姓名学:姓氏祖考与起名艺术
著名民俗学专家文龙先生编写。书中介绍了姓氏的时代特征,153个姓氏溯源,帮助你寻根问祖,了解姓名的避讳、谥号、赐名、取名、取字、取号、取乳号、取小名的知识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姓名学:姓氏祖考与起名艺术 |
 |
|
 |
姓名学:姓氏祖考与起名艺术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页码:311 页
·出版日期:2007年10月
·ISBN:9787500839255
·条形码:978750083925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姓名学:姓氏祖考与起名艺术》由著名民俗学专家文龙先生编写。书中介绍了姓氏的时代特征,153个姓氏溯源,帮助你寻根问祖,了解姓名的避讳、谥号、赐名、取名、取字、取号、取乳号、取小名的知识,为了更具实用性,书中还着重介绍了现代起名、改名的知识与方法。
姓名,蕴涵了人的精、气、神。姓名,传达着天地之玄机。
编辑推荐 《姓名学:姓氏祖考与起名艺术》: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
目录
第一章 姓名的内涵与意义
第一节 名字的重要性
第二节 姓名的内涵
一、姓名是代表符号
二、姓名承载丰富的内涵
三、姓氏文化揭示了中华民族人群的分布和迁移
四、姓名与法律法规
第三节 姓名的时代特征
一、群体特征
1. 上古姓氏特征:崇尚名以记事
2. 殷代命名特征:天干地支
3. 春秋姓氏特征:循规蹈矩
4. 汉莽王朝姓氏特征:喜用单名
5. 魏晋六朝姓氏特征:“之”字盛行
6. 唐代姓氏特征:“名”“字”相同
7. 五代姓氏特征:喜用“彦”字
8. 宋代姓氏特征:常用“老”“叟”“翁”和五行相生之义序辈
9. 辽金元人姓氏特征:常用“奴”“哥
10. 明清:无十分显要的流行色
二、个体特征
第四节 古代姓名的贵贱
一、姓名贵贱之分,源远流长
二、以姓名论贵贱的门阀制度
三、避讳是姓名的特征
四、谥号和赐名
第五节 华夏各民族姓名的融合
第二章 中华民族姓氏溯源
第一节 姓与氏
一、从母系到父系
二、姓与氏的产生
三、姓与氏的演变
四、姓名的由来
第二节 姓氏与郡望、堂号
一、姓名与郡望
二、姓名与堂号
第三节 姓氏与家谱
一、家谱
二、姓氏与家谱血统
三、从字辈谱看名字
第四节 中华姓氏的来历
一、以祖先的图腾崇拜物为氏
二、以姓为氏
三、以国名为氏
四、以邑名为氏
五、以所居之地为氏
六、以先人的字或名为氏
七、以次第为氏
八、以官职为氏
九、以技艺为姓
十、以谥号为姓
十一、因赐姓、避讳、避乱等而改姓
十二、以爵位称号及爵系为氏
十三、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
十四、部分少数民族的姓氏
十五、汉族人改为少数民族姓氏
第五节 百家姓溯源
李、王、张、刘、蔡
许、陈、黄、林、慕容
南宫、孟、彭、潘、欧
马、廖、蒲、濮、仇
孔、姜、钱、孙、周
赵、白、曹、丁、晁
邓、崔、戴、柴、程
东方、狄、杜、巩、冯
房、公孙、范、管、独孤
谷、关、傅、段、耿
蒋、胡、何、郭、江
霍、简、纪、季、贺
罗、卢、方、焦、金
侯、洪、柯、屈、连
吕、任、邱、朱、秦
汪、上官、唐、尉迟、叶
姚、曾、袁、谢、苏
宋、石、汤、屠、司徒
施、徐、轩辕、西门、吴
翁、史、魏、杨、夏侯
武、靳、明、陆、钟、谭
韩、郝、曲、褚、元
于、董、萧、阎、邵
龙、倪、伍、盛、高
梁、郑、沈、贾、余
夏、田、熊、康、顾
万、乔、赖、文、樊
殷、严、鲁、毕、柳
梅、庄、詹、项、游
查、鲍、姬、楚、伊
司马、葛
第三章 中华民族传统的起名习俗
第一节 古人起名习俗
一、古人取名
二、古人取字
三、古人取号
四、谥号、庙号的选取
第二节 传统的取名仪式与方法
一、“抓周”起名
二、寄名起名
三、以梦兆起名
四、排行起名
五、按族谱字辈起名
六、按属相起名
七、五行起名
八、奇、怪、丑起名
九、其他起名
第三节 男孩、女孩的起名习俗
……
第四章 起名的构思
第五章 起名的方法和技巧
第六章 成人改名
附录一 百家姓
附录二 容易读错的姓氏
……
文摘 有人改名,不一定是因为原名封建、鄙俗,而想要取一个更有意义的好名字,比如有的女孩子觉得萍呀、花呀的不够好,便换一个新名字,或者把名字中的这类字眼去掉,留下另一意义较好的。比如原慧萍,去掉萍,改成单名一个“慧”字。这类改名,动机在于对美的追求,改名者力图使自己的名字与自己的审美追求以及社会普遍的美学理想相协调。
成人改名,从更大的意义上来说,是改变人生境遇创造二次自我的理想和信念,给自己一个崭新的标志。人们步入成年后,生活的风雨,命运的磨难,以及对人生宏伟目标的征服和挺进,使他对原来的名字不满意,因而要用一个全新的名字来表达自己的愿望,编织自己未来的蓝图。成年人改名,就其本人而言,是一个生命的转折点,也可以说是生活与人生的新起点。
改名的事例,古往今来实在不少。一个人小时候往往用的是乳名,后来上学时要有个“学名”,许多农村孩子原先这时候才有真正的名字,长大了,如果成了作家会有“笔名”,从艺的有“艺名。”
刘少奇原名刘渭璜。小学毕业时,他第一次改名叫刘卫黄,立志要做“捍卫炎黄子孙幸福的有志青年。”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列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作为一名热血青年,他感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志青年不甘雌伏,定要雄飞。”一天,年仅20岁的他,对在长沙读书的老同学张子珩说:“我要改名少奇。我感到从小就应立奇志,即使抛头颅、洒热血,也要为国家民族的振兴贡献自己的一切。”后来,他参加“五四”运动,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再后来,留学莫斯科,加入中国共产党。于是,少奇这个名字就与后来的中国工人运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