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毛泽东的翻译:师哲眼中的高层人物 |
 |
|
 |
毛泽东的翻译:师哲眼中的高层人物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页码:394 页
·出版日期:2005年10月
·ISBN:7010051410
·条形码:978701005141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毛泽东访苏时,曾争取与斯大林在思想上进一步沟通,斯大林也多次揣摩毛泽东的心思,但双方的努力始终没有结果……
刘少奇、邓小平赴苏处理匈牙利事件时,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刘少奇的发言尤其精彩。王稼祥翘起大拇哥,说:棒!真棒!
周恩来访苏赴宴时,赫鲁晓夫等人一再向其劝酒,他终于不胜酒力,头号晕、呕吐。事后,他主动向毛泽东承认错误,毛泽东说……
斯大林曾多次向彭德怀询问朝鲜战场上一件重要的事情,彭德怀默不作声,无论斯大林怎样追问,他始终一言不发。事后,师哲越想越觉得彭德怀高明:机敏过人!品德过人!
作者简介 师哲(1905.6—1998.8),生于陕西省韩城县(市)井溢村。1925年加入国民二军,同年被选送到苏联学军事。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旅俄支部)。1929年被派到西伯利亚格贝岛工作,1938年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任弼时的秘书,并于1940年同周恩来、任弼时一同回到延安。此后,一直担任毛泽东和中央领导的俄文翻译,并先后在中央社会部、边区保安处工作。1945年任中央书记处办公室主任,1948年任中央书记处政治秘书室主任。建国后担任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局长、外文出版社社长等职务。
1957年任山东省委书记处书记,1959年下放直至被关进秦城监狱。1982年平反后被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
编辑推荐 本书由毛泽东主席的翻译师哲口述,师秋朗整理而成,全面而详细地向读者讲述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朱德、彭德怀、贺龙等新中国成立时的一批高层领导人物的事迹和他们的情感,讲述了他们为新中国付出的艰辛努力。
目录
毛泽东
毛泽东同“远方”秘密交往实录
有关苏德战争
“七大”前后
整风运动中的往来
共产国际解散
……
文摘 书摘
毛泽东的情愫
我在毛泽东身边工作18年,同他接触越多,了解得越多,也就越加敬佩
他。无论从哪个方面讲,他都是历史上最杰出的人物,是中国人民最伟大的
领袖,而我从他那里得到的教益是深厚而广博的。他的言行,他的音容笑貌
、神采韵味,都在我的眼前,永不离去。
1940年初,我随周恩来、任弼时一同回国到了延安。我1925年去苏联学
军事,原本打算学两年就回国,但被稽留了15年,早已归心似箭,此时得以
实现,我的激奋心情是难以言表的。可是临回国时,共产国际却给了我一个
使命: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和召开,然后回共产国际
去汇报。因为周恩来在共产国际说中共打算在1940年召开“七大”,在当时
情况下,派一个外国人到延安执行此项任务多有不便,所以就把任务交给了
我。我心里想的是再也不离开祖国了,所以接受这一任务并不愉快,又不能
拒绝,转念想:回国再说,还不定怎么变化呢。我这一使命除了毛泽东、周
恩来、任弼时以外没有人知道,我1985年写回忆录时才开始透露出来。
1940年3月23日到达延安。刚进入边区,周恩来就和毛泽东通了电话,
当天晚上,周恩来又同毛泽东面谈,毛泽东当然掌握了我们一行人的一切情
况。毛泽东本来是夜里办公,白天休息到午后,但24日(即我们到达的次日)
他早早起来,在窑洞前活动腿脚。周恩来带着我去见毛泽东。我们离开蓝家
坪,过了延河,向杨家岭走去,远远就看见了毛泽东那高大身躯,当我们走
近时,他微笑着迎了上来,先握住周恩来的手,周恩来把我介绍给毛泽东,
毛泽东转过身来又同我握手。我握住他的手,心里激动万分——啊!这就是
我在共产国际看到的斯诺所摄照片上的毛泽东,这就是我们朝思暮想的、做
梦也想见到的伟大领袖毛泽东!现在我正站在他的面前,正握着他那宽大敦
厚的大手,改天换地的大手!!
在这样一位伟人面前,我不免有些拘束。毛泽东显然是觉察到了,为缓
和气氛,他打趣地说:“你的面孔像××,你的风度像××。”
他说的这两个人我都不认识,不知道如何回答,也没记住。机智的周恩
来赶紧说:“这些人他都不认识。”
毛泽东话锋一转,问我:“你是哪里人?”
“陕西韩城人。”我回答。
毛泽东立即接上:“哦,你是司马迁的同乡嘛!”
我首先是惊讶,接着就觉得他一下子把我和他拉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