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清风阅览故纸堆 |
 |
|
 |
清风阅览故纸堆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页码:220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1月
·ISBN:7501320780
·条形码:978750132078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杂文集。与众不同的是,作者是根据其收藏的几十件“前朝字纸”有感而发,创作而成。这些藏品中,有清代的地契、广告、当票、列车时刻表,有民国的小学生课本、婚书、布告、著作权转让合同、罚款单,也有日伪时期的良民证和50年代的报纸,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书基础上采用一文一图、图文并茂的形式,阅读起来轻松直观,且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媒体推荐 书评
本丛书共收录各类故纸藏品版图约2800幅,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大册编印出版。这批故纸藏品的时代上迄时初,下至“文革”,其总的时间跨度达六百年之久。其品种凡举执照、地契、钱钞、股票、税单、发票、烟标火花、广告商号等,乃至诸多杂项,如文书、告示、信札、日记、版面、歌谱、书衣封面、剪报、明信、请贴、名片等,不一而足。 内容则广涉中国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和方面。
编辑推荐 本书是作者鲍传江的杂文作品集,收录了“故纸居然成堆”、“敬惜字纸?”、“文化爆米花”、“晚清小学堂课文三则”、“故纸堆中的‘铁达尼号’”、“镇宅灵符”等杂文60余篇。内容则广涉中国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和方面。
目录
故纸居然成堆
敬惜字纸?
文化爆米花
晚清小学堂课文三则
段亨福扛包挣7不少钱
民间图像的宗教感
……
文摘 书摘
广州的义记洋行于光绪二十七(1902)年到上海开设了一家分店,鉴于在广州十三行、浆栏
街多年的行商经验,面对大上海激烈的市场竞争,该洋行一开张即印制了一幅相当于现在对开
报纸这么大的广告,借以强调本行章程,以杜假冒。针对商行中最大宗的商品——布匹,广告
要求客户认准以下商标:双龙牌为市上最高之货,单龙牌乃市上通行之最者,弥陀佛稍次,双
狮旗次之,鱼牌又次之,凤凰更次之…-单是布匹多达几十种品牌,真可谓用心良苦。
即为洋行,经营的当然都是泰西(当时对欧洲的通称)各种五金杂货,100多年前,这家洋
行向上海市民供应了什么呢?以下内容从广告上照录:
生铁,钉条、青铅.黄铜皮,紫铜皮、竹节钢、旧铁、白马口铁、瓦楞白铁皮、白铁皮、
白钻板、新铁丝、铁丝钉、小铁钉、白钢皮、水门听、火石、毛巾、各色花巾、花布、绒毡、
老虎绒毯、洋纱缘圈、洋纱线、玻璃洋烛、面盆、颜料、牛奶、洋绒绳、金纸、各色铜铁锁、
葛条自来火,各色香水、香肥皂、各色条豆肥皂、后抽皮带、千斤皮带、各色地毯、米斗器,
镶金磁壶、玻璃杯、船上机器、各色洋货、各色纸笔簿子、各色水器、各色金货、各色银货、
各色大小自来火、各色花绒。
以上商品除了毛巾、香皂,香水、玻璃杯等,大部分都退出了今天超市货架,相对于今天
的商品富足,义记洋行对于现代人是一个褪了色的杂货铺的历史影子。而在当年,上海人的第
一拨现代化思潮,都是和这些小商品互为作用的。所以,把这些前几代人耳熟能详的词组重读
一遍,就有一点浮想联翩了。
写到这,还是有点想不通,把这么多不同类别、作用的商品排列在一个商行里,怎么才能
有视觉美感呢!
这篇文章要是和我另一篇《清代的喀城有那些店铺》对照来读,应当更有意思,老实说,
我写那篇文章是动了感情的。
清代人生活不可能有今天这么好,清代人的欲望找不到通道输出,打不开的欲望硬是发不了芽,清代人心情只好平复,一如地上只能绿绿的无边无际,反正这样也过了几个千年了。
清代的喀城在同治十二年九月十八日搞了一个店铺清册,据册里记载,此时此地的店铺经营着如下业务,这业务恰好是店名透露的。大体有当铺、杂货铺、黄酒馆、刀子铺、木匠铺、
铁匠铺、帽铺、锡器铺、饽饽铺、碾磨房、绳麻铺、铜匠铺、弓箭铺、皮铺、牛车店、染坊、药铺、剃头铺、烟铺、毡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