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无题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有心无题 |
 |
|
 |
有心无题 |
 |

基本信息·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页码:363 页
·出版日期:1997年03月
·ISBN:7108009641
·条形码:9787108009647
·版本:第2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内容简介 现在的问题太多,而解决问题的心却太少。所以作者觉得,可怕的倒是“有题无心”!但他相信,只要有心,问题就会减少。试想,假如世上多一些关心、诚心、耐心、热心、爱心、信心……,多一些同情之心、责任之心、宽容之心、悔悟之心、公义之心、仁爱之心……,那么,将可以化解多少难题!那样的话,问题当然还会有,却不致令人绝望灰心。那样的话,题目当然还会有,却可以写得轻松自如。
作者简介 何光沪 1950年9月28日生于贵阳。初中毕业后"上山下乡"务农,并曾在各级各类学校任教,1989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1997年至1998年在哈佛大学任访问研究员。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学系教授,主要从事宗教学、宗教哲学、基督教神学等领域的研究。 著有《多元化的上帝观》、《神圣的根》、《何光沪自选 集》等;译有《宗教哲学》、《现代基督教思想》、《基督教神学原理》、《全球伦理》等;编有"宗教与世界"丛书、《基督教文化评论》、《对话:儒释道与基督教》、《蒂里希选集》等。
媒体推荐 序
之所以"有心",是因为还是一个活人,还没有死心。
之所以"无题",是因为题目太多,多得无从说起
现在的问题太多,而解决问题的心却太少。所以我觉得,可怕的倒是"有题无心"!
我又相信,只要有心,问题就会减少。试想,假如世上多一些关心、诚心、耐心、热心、爱心、信心……,多一些同情之心、责任之心、宽容之心、悔悟之心、公义之心、仁爱之心……那么,将可以化解多少难题!
那样的话,问题当然还会有,却不致令人绝望灰心。
那样的话,题目当然还会有,却可以写得轻松自如。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本文笔犀利的杂文集。内容丰富,文笔轻松老练。在欣赏杂文,品位文学之余,读者能够被作者深深的人文关怀所吸引,被作者精辟深刻的分析所牵动,真可谓"有心无题",用心写出的文章要用心去品位,这样的"无题"胜于"有题"。
目录
序
书
“我与你”和“我与它”——读布伯《我与你》
西方文化的源泉——读艾峰特《基督教与文化》
悲剧、诗与宗教信仰
“这个世界最需要爱”!——《拯救与逍遥》读后
……
文摘 书摘
小枫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并非“两处茫茫皆不见”。他体察人生苦难,正视那“没有眼睛也能看见的”(莎士比亚语)世间丑恶;他坚信终极救助,仰望那只要有心总得依赖的绝对价值;在二者之间,他还发现了一条七色彩虹,那就是神圣的爱。小枫所说的“拯救”,是正视苦难,宏扬爱心,迈向超越;小枫所说的“逍遥”,是漠视苦难,冷却爱心,自求超脱。于是,他当然肯定拯救,否弃逍遥。
于是,苦难、超越与爱;就成了这本书的三大主题。
佛教之革新,要在消除“消极出世”的形象,变彼岸之“逍遥”为此世之“拯救”。而这,正是池田先生在这本书里反复宣说的观点。修行者不应该“只是把‘自利’即自我解脱作为目标,而应当积极完成教化广大民众的‘利他’之行”。“即使牺牲解脱自身的修行,也要投身于大众之中”。在论及大乘小乘之别时,池用和野崎都谈到,小乘脱离政治,实为逃避现实,其结果是立场暖昧、自我封闭。而大乘则冲破传统,与国教(婆罗门教)积极论争,得以将佛法推广于社会。“大乘各种经典,有的论说了政治统治者即‘王’应有的姿态,有的则从佛法的理念即‘法’的立场出发,在政治上加以论述。”小乘派只考虑“对政洽的关心反而会招来政的镇压”,大乘派却不顾镇压面“有着奋不顾身向社会挑战的精神。”池田先生指出,“尽管政治与宗教确实处于不同的层次,但并不是说宗教徒与社会就没有关系。菩提树下成道韵释尊,并未满足于自己个人的觉悟”,所以“除了自己的佛道修行,还广泛教化沉溺于苦恼中的大众”。“决意为大众的幸福而献出自身”,这才符合释尊本来的精神。
“自我”作为人的那一点精神,那一点心性,不就是这么一种谈论,或者不如说,这么一种默念、这么一种沉默、这么一种聆听,这么一种俯视、这么一种内省,这么一种仰望吗?康德说,头上有星空,胸中有良知;海德格尔说,面临虚无之深渊,人才会想起存在,才会聆听存在;维特根斯坦说,对不可言说者,我们只有沉默。
“东方”,本是个方位和地域概念,后来加上了文化涵义,但还是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随着眼界拓展而拓展的。中周人曾自以为居天下之中,那时候居中才算老大,“东方”人只能称作“东夷”,与“西狄”,“南蛮”之流并列;“东方”文化连文化也算不上,叫做“化外”。从中原来到海边,才有了“东瀛”、“东洋”等语。尽管后来明白了有些“夷人”是来自“西洋”而非“东洋”,国人心目中与“洋”相对的“土”还是稳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