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农林 >

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

2010-04-30 
基本信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05年08月 ·ISBN:7100036623 ·条形码:978710003662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Pages Per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 去商家看看
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 去商家看看

 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


基本信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05年08月
·ISBN:7100036623
·条形码:978710003662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档案是最真实的历史。清代社会经济结构与其前的历代封建王朝一样,以农业立国,以农业为中心。其时虽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因素,但就其社会生产力的总体而言,还未脱离中世纪水平,属于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地主制国家。农业对清王朝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本书汇集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的清代档案,查阅了馆中所藏清代宫中及军机处的上谕档、朱批奏折、录副奏折等文件及薄册这类,从10多万件有关清代气象以及与气象紧密关连的农业生产方面的奏报文件中,筛选摘录出与各地农业方面的政策、制度,各地屯田、垦荒、耕作及农作物品种、种植、禾苗生长情况,农业自然灾害灾情和防治情况等,尤其注意收辑各级官员对其辖境农业生产概况的奏报,按年按月逐件摘录编排成册,较为系统而全面。相信对研究清代农业、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及气候与环境变化史的学者来说,这将是一本不能缺少的参考资料。
目录

前言
凡例
索引
正文
附录 清代政区地名表
……
文摘 书摘
序:
  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但其社会经济结构仍与其前的历代封建王朝一样,以农立国,以农业为中心。其时虽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因素,惟就其社会生产力的总体而言,还未脱离中世纪的水平,在社会经济模式上仍属于以自给自足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地主制国家。不仅全国广大人民群众以农业及与农业有关的生产活动为主要谋生手段,而且清王朝的各级政府也都以农业生产方面的赋税收入作为其主要的财政来源。农业生产的好坏及广大农民的生活状况,直接决定着清王朝的兴衰治乱及整个社会的停滞与发展。
  有鉴于此,国内外学术界在重视研究清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历史的同时,对其农业史的研究也备加关注,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曾多次掀起清代农业史研究的高潮。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者们对清代农业生产的状况,一直存在较多争议。如20世纪30年代,在我国学术界有关中国社会发展长期停滞与否这一问题的大争论中,就曾涉及清代农业生产发展或停滞问题,并且有激烈的争辩。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社会早在清代以前就已停滞不前,到了清代,停滞仍在继续,因此清代的农业生产是处于停滞状态的。另一些学者则认为社会发展不可能长期停滞不前,清代农业经济一直是在封建生产方式内不断前进的,只是速度有快有慢而已,至少在乾隆时期,清代的农业是有较大发展的。再如,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术界曾展开过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讨论,其中也曾涉及清代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问题,虽然学者们有意见分歧,但却也由此进一步引发了对清代农业生产的深入研讨,论著频出,获得了可喜的成果。又如,在有关清代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亩产量)研讨方面,也有不少学者发表论著,但仍莫衷一是。有的学者认为,人口数量是粮食生产的函数,只有在粮食生产不断增长的条件下,人口才有可能增加。整个清代,除个别时段外,人口一直在不断增加,足见清代的粮食生产是一直在不断增长的。而粮食增产的途径不外耕地面积增加及亩产量增长二者,根据清代耕地面积的增加速度远落后于人口增加速度的状况,可见清代粮食生产不断增加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亩产量的不断增长。另有一些学者则认为,清代人口不断增加是事实,但粮食生产供应不足也是事实,粮食价格不断上涨,饥荒频频,说明清代的粮食产量并不是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增长的。有些学者甚至还根据某些地区有关粮食生产的文献资料记载,得出了清代粮食亩产量有下降趋势的结论。
  以上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