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宗教 >

金刚经

2010-04-30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页码:9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9787540200084 ·条形码:9787540200084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金刚经 去商家看看
金刚经 去商家看看

 金刚经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页码:9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9787540200084
·条形码:9787540200084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国古典名著普及丛书

内容简介 《金刚经》是一般人比较熟悉的佛教经名,然而如果问它的全称是什么,可能很多人都答不全了,它全称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又称《金刚般波罗蜜经》,简称为《金刚经》。
那么这个对现代人来说如此拗口的经名到底是什么深刻的含义呢?“般若”,是古代印度梵文praijan的音译,意为智慧,然而这种智慧不是普通人类的智慧,而是指只有佛才具有的,无所不知、圆融无碍的大智慧,所以这个名词只能音译。“波罗蜜多”,是梵文paramita的音译,意为到彼岸,即到达涅槃解脱的彼岸的意思。“金刚”,金中之精坚者也,百炼不销,能断万物,以此比喻以大智慧断除人的贪欲恶习和种种颠倒虚妄之见。因此该经经名的全部含义为“以坚定无比的佛智为舟船,到达涅槃解脱的彼岸”。
目录
金刚经
《金刚经》导读
金刚经
般若波罗蜜心经
《般若波罗蜜心经》导读
般若波罗蜜心经
华亚金狮子章
《华亚金狮子章》导读
华亚金狮子章
《金刚经》、《心经》、《华亚金狮子章》评价
……
序言 五千年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曾经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过无数奇迹。随着本世纪末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中华文化所具有的博大智慧和神奇魅力正越来越引起海内外有识之士的关注和推崇。对中国优秀文化的渴求,已成为当今时代持久不衰的社会热点。
历史的经验证明,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如果抛弃自己固有的文化传统,丧失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就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是实现国家强盛的必由之路。在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不仅有助于我们认清国情、减少前进过程中的阻碍,而且能够成为凝聚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强大精神力量,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摘 五蕴,又译作五阴,它是佛教对人和人的意识活动的概括,从广义来说也指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总和。它共包括五大要素,即后文提到的色、受、想、行、识。色,不是指颜色的意思,也不是女色之色,而是指物质现象,对人来说指的是肉体;受,指人们的情感感受(喜、怒、哀、乐等等);想,指思维的表象作用;行,指人的意志,并非人的外在行为活动;识,指统一各种心理作用的意识。
空,佛教所说的空,并不是指常人所说的什么部没有,这一点要十分注意。佛教所说的空,指一切事物都是无自性的,即不能独立地、永恒地自我成就。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必须依赖各种条件(因缘)才能存在,本身没有任何质的规定性,因而是不自由的,也就是说,它们都是“空”的。大乘中观学派认为,空是一种不可用语言加以描述的实在,故而又将空称为“妙有”。大乘佛教反对将空理解为绝对虚无,批评这种错误观念为“但空”、“恶趣空”。
法,佛教各派对法的解释极为繁复,小乘说一切有部有“五位七十五法”,而瑜珈行派更有“五位百法”之说。一般说来,我们将“法”理解为宇宙中的万事万物就可以了,这种解释也不是没有根据,《俱舍论》卷一说:“能持自相故名法”,即凡具有质的规定性,并能被人所认识的一切事物,皆可称之为法。像佛法、规律、真理、戒律等等,都属这种广义的法的一种。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