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少儿 > 儿童/青少年 >

苦儿流浪记(畅销版)

2010-04-30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页码:20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ISBN:7510011043/9787510011047 ·条形码:9787510011047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苦儿流浪记(畅销版) 去商家看看
苦儿流浪记(畅销版) 去商家看看

 苦儿流浪记(畅销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页码:20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ISBN:7510011043/9787510011047
·条形码:9787510011047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青少年
·丛书名:青少年必读丛书

内容简介 《苦儿流浪记(畅销版)》内容简介:故事讲述的是:雷米是一个弃儿,从小由一个石匠的妻子抚养。他八岁那年,石匠受伤残废,失去了工作。石匠把他卖给一个流浪的卖艺人,从此他和卖艺人带着几只小动物到处流浪。这个卖艺人是个善良的老人,他待雷米很好。教他读书弹琴。老艺人在一次卖艺中,不幸被警察扭送入监狱。出狱后,老艺人又不幸冻死。雷米被一个花匠救去。后花匠因一次天灾,花房全部损坏,还不起债,也被送进监狱。雷米只得又去流浪。他遇到许多困难,毫不灰心,最后找到了亲生母亲。
编辑推荐 《苦儿流浪记(畅销版)》:名师推荐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推荐书目
◎品读华丽的篇章 享受阅读的快乐◎
阅读经典真正能让孩子的心静下来;阅读经典会给孩子的一生罩上诗意的光芒,使孩子的一生都有一股温暖向上的力量相伴;阅读经典能让孩子体悟到什么是美,什么是爱,什么是善良,什么是勇气,什么是信念……
目录
第一章 乡下的日子
第二章 维泰利斯的杂耍班
第三章 我的首场演出
第四章 在法庭面前
第五章 我的第一个朋友
第六章 忍痛离别
第七章 心里美先生
第八章 进入巴黎
第九章 维泰利斯去世
第十章 一座黑城
第十一章 水灾
第十二章 营救
第十三章 返乡
第十四章 巴伯兰
第十五章 德里斯科尔一家
第十六章 孝敬父母
第十七章 卡比遭诱骗
第十八章 漂亮襁褓的疑团
第十九章 阿瑟的叔父
第二十章 圣诞节之夜
第二十一章 马西亚的忧惧
第二十二章 好心的博勃
第二十三章 天鹅号
第二十四章 团圆
……
序言 埃克多·马洛(1830~1907)是19世纪后半期法国著名作家。出身于法国西北部一个公证人家庭,曾在里昂读书,后到巴黎学法律。离开学校后,进了一家公证人事务所工作,但其兴趣不在法律,而是在文学创作方面。他在巴黎的报纸上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受到了读者的注意;同时,他开始写小说,不久便成为当时很有地位的作家。马洛是位多产的作家,一生写了七十多部小说,其中大部分是写给成人读者的,但真正传世的是他的儿童文学作品。《苦儿流浪记》是其中最为家喻户晓的一部,曾荣获法兰西学院的嘉奖。
故事讲述的是:雷米是一个弃儿,从小由一个石匠的妻子抚养。他八岁那年,石匠受伤残废,失去了工作。石匠把他卖给一个流浪的卖艺人,从此他和卖艺人带着几只小动物到处流浪。这个卖艺人是个善良的老人,他待雷米很好。教他读书弹琴。老艺人在一次卖艺中,不幸被警察扭送入监狱。出狱后,老艺人又不幸冻死。雷米被一个花匠救去。后花匠因一次天灾,花房全部损坏,还不起债,也被送进监狱。雷米只得又去流浪。他遇到许多困难,毫不灰心,最后找到了亲生母亲。
这部小说自问世以来,曾被译成英、德、俄、日等多种文字,受到全世界读者,特别是少年朋友的喜爱。它不仅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而且能净化人们的灵魂,激励人们的意志,这部不朽的名著以它巨大的艺术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直到今天,它仍在法国重印出版,并多次被搬上银幕,受到观众的普遍欢迎,被誉为法国文学史上不朽的作品。
文摘 插图:




第二天上午,我们进村去请教本堂神父。神父在没有弄清楚巴伯兰妈妈是否能帮她丈夫的忙以前,是不会让她动身的。他写了封信给接受巴伯兰治疗的那个医院的讲道神父。
数天后,他接到口信。信中说巴伯兰妈妈不用启程,不过她应当寄一笔钱去,因为她丈夫受了伤,要和包工打官司。几天、几个星期过去了。
巴伯兰常有信来,都是催着要钱的。最后一封要得比前几封更加急迫。妈妈没办法,决定把家里惟一值钱的奶牛卖掉。没过多久,家里来了个牛贩子。他仔细地打量奶牛,东摸摸,西摸摸,露出不满意的神态摇摇头,嘴里说的是已经重复了无数遍的话,说他不中意这头牛。说这是头穷人家养的牛,无法倒卖。说它没什么奶,用这种奶做的黄油质量低。末了他说,完全出于好心,想帮帮像巴伯兰妈妈这样一位好大嫂的忙,他才乐于买下这头奶牛。可怜的奶牛,仿佛已明白是怎么回事,哞哞地惨叫着,不肯走出牛棚。
“您绕到它后边去赶。”牛贩子说着,一边取下挂在他脖子上的鞭子,递给我。“那不行!”巴伯兰妈妈说。她牵着牛,轻轻地说:“走,乖乖,走呀,走。”奶牛不再反抗。上路后,买主把它拴在自己的大车后面,它只能跟着马奔跑。我们回到屋里很久后,还可以听到它低沉的叫声。
没过几天,狂欢节到了。往年过节,巴伯兰妈妈总是给我做好吃的,又是油煎鸡蛋薄饼,又是炸糕,看到我吃得饱饱的,她总是高兴得眉开眼笑。那时我们有牛奶和黄油,我们总是把牛奶掺进面糊里,用黄油起锅。现在我只好伤心地对自己说:再也没有牛奶和黄油了,再也不会有狂欢节了。可是,巴伯兰妈妈做了件出乎我意料的事。尽管她是个不愿意东讨西借的人,这次她却这家要杯牛奶,那家讨块黄油。中午我回家时,发现她正往陶瓷面盆里倒面粉。“哟,面粉?”我一边说着,一边走了过去。“对了,我的小雷米,这是精白面粉哩!你闻闻,香喷喷的。”她微笑着说。
倘若我有勇气的话,我真想问问弄这些面粉来是准备干什么的。正因为我太想知道了,我倒反而不敢开口讲出来。再说,我实在不想把今天是狂欢节这句话说出来,免得让巴伯兰妈妈心里不好受。“面粉可以用来做什么?”她瞧着我问道。“可以做面包。”“还有呢?”“做疙瘩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