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基层管理
基本信息·出版社:军事科学出版社 ·页码:300 页 ·出版日期:1999年10月 ·ISBN:7801372905 ·条形码:978780137290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军队基层管理 |
 |
|
 |
军队基层管理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军事科学出版社
·页码:300 页
·出版日期:1999年10月
·ISBN:7801372905
·条形码:978780137290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我军基层管理,主要是指连队和舰艇、飞行大队及其相当的基层单位,依据我军性质、宗旨、优良传统、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管理思想和有关军事法规,结合部队的日常生活、工作、训练和各种勤务,所进行的组织、协调活动。基层是军队的基础,是遂行作战、训练和保障等任务的基本单位。因此,基层管理在整个军队管理系统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首先,我们要切实把做好基层管理工作上升到“抓基层、打基础”的高度来认识。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加强组织管理,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组织之中。只有通过一系列管理活动才能强化组织的作用。军队基层管理具有计划、组织、协调、控制、规范等职能,组织职能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简介 黄世海,男,1965年生于重庆涪陵,1982年入伍,198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新闻系,当过记者,带过兵,现为成都军区装备部秘书。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军队管理教育优良传统》、《我军部队管理教育优良传统教育教材》和5本诗歌、杂文著作。与人合著有:《军队管理教育研究》、《军人行为规范手册》等5本。有理论文章、文学作品多次获全军以及省级以上奖励,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
目录 序
第一章 军队基层管理概述
第一节 基层管理的定义
第二节 基层管理的性质
第三节 基层管理的要素
第四节 基层管理的职能
第五节 基层管理的思路
第二章 基层管理的特点、规律和作用
第一节 基层管理工作的特点
第二节 基层管理的规律
第三节 基层管理的作用
第三章 基层管理要坚持的原则和制度
第一节 基层管理的主要原则
第二节 基层管理的主要制度
第三节 交接制度的组织与实施
第四章 基层管理中教育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职责教育
第二节 优良传统教育
第三节 管理基本理论教育
第四节 法纪教育
第五节 条令条例教育
第六节 安全防事故教育
第七节 尊干爱兵教育
第八节 保密教育
第五章 基层管理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认真搞好思想教育
第二节 严格规范四个秩序
第三节 持久培养严格作风
第四节 扎实抓好管理落实
第六章 基层管理开展的主要活动
第一节 深入开展尊干爱兵活动
第二节 积极开展表扬批评活动
第三节 扎实搞好骨干选拔培养
第四节 坚持开展兵管兵活动
第七章 贯彻落实条令的主要措施
第一节 深入搞好条令教育
第二节 适时开展教育整顿
第三节 严格建立正规秩序
第四节 持久抓好作风养成
第八章 军事训练管理的基本措施
第一节 组织好训练计划的制定
第二节 严格落实训练过程管理
第三节 积极做好训练保障管理
第九章 后勤管理的基本对策
第一节 认真搞好伙食管理
第二节 严格落实财务制度
第三节 搞好营房营具管理
第四节 积极抓好被装管理
第五节 扎实做好卫生工作
第十章 装备管理的基本做法
第一节 武器装备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武器装备管理的原则
第三节 爱装教育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 装备管理的基本方法
第十一章 战时管理的主要重点
第一节 深入做好战前教育
第二节 严格落实战中管理
第三节 扎实做好战时保障
第四节 认真做好战后管理
第十二章 野营管理的主要环节
第一节 深入搞好动员准备
第二节 严格开进途中组织
第三节 严密组织宿营管理
第四节 认真搞好伙食调剂
第五节 加强野营结束管理
第十三章 施工管理的主要关键
第一节 搞好安全管理
第二节 做好施工准备
第三节 管好施工现场
第十四章 事故的预防及对策
第一节 车辆事故的预防
第二节 射击事故的预防
第三节 爆炸和工程作业事故的预防
第四节 淹亡事故的预防
第五节 触电和雷击事故的预防
第六节 火灾事故的预防
第七节 中毒中暑事故的预防
第八节 其他事故的预防
第十五章 不同人员和分散单位管理
第一节 对新战士的管理
第二节 对老战士的管理
第三节对志愿兵的管理
第四节 对城镇兵的管理
第五节 对勤杂人员的管理
第六节 对伤病人员的管理
第七节 对零星外出人员的管理
第八节 对少数民族战士的管理
第九节 对女战士的管理
第十节 对“家门口兵”的管理
第十一节 对后进战士的管理
第十二节 对分散小单位的管理
第十六章 对各种问题的处理
第一节 对部队常见问题的处理
第二节 对特殊问题的处理
第三节 处理问题应注意的方法
第十七章 业余生活管理的方法
第一节 充分发挥业余生活管理的作用
第二节 认真落实业余生活管理的内容
第三节 积极抓好业余生活管理的落实
第十八章 基层管理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第一节 基层管理者的思想素质
第二节 基层管理者的能力素质
第三节 基层管理者的文化素质
第四节 基层管理者的自然素质
第十九章 基层管理要建立的主要机制
第一节 建立按级管理机制
第二节 建立自我控制机制
第三节 建立依法施管机制
第四节 建立量化评估机制
第五节 建立能动激励机制
第六节 建立工作资料机制
第二十章 基层管理的创新
第一节 要从思想观念上创新
第二节 要从管理方法上创新
第三节 要从综合治理上创新
后记
……
序言 我军基层管理,主要是指连队和舰艇、飞行大队及其相当的基层单位,依据我军性质、宗旨、优良传统、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管理思想和有关军事法规,结合部队的日常生活、工作、训练和各种勤务,所进行的组织、协调活动。基层是军队的基础,是遂行作战、训练和保障等任务的基本单位。因此,基层管理在整个军队管理系统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首先,我们要切实把做好基层管理工作上升到“抓基层、打基础”的高度来认识。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加强组织管理,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组织之中。只有通过一系列管理活动才能强化组织的作用。军队基层管理具有计划、组织、协调、控制、规范等职能,组织职能占有重要地位。只有通过严密组织的管理活动才能使军队保持高度集中统一,令行禁止,正规有序,提高战斗力。世纪之交,军事技术不断发展,武器装备日趋复杂,专业分工越来越细。我们只有通过科学管理,才能使人、武器、技术等要素更好地组合在一起。基层管理是基层建设中一项最经常、最大量、最具体、涉及面很广的工作,贯穿于作战、训练、施工、生产等各个领域。没有它,军队就会成为一盘散沙,更谈不上完成各项任务。其次,基层管理是军队管理的重点。基层是军队建设大厦的基础,是军队机体的细胞,只有细胞充满生机和活力,军队机体才能健康发展。从现代组织理论来讲,军队是一个“金字塔”形的庞大组织系统,只有塔基牢固才能形成一种稳态结构。军队管理分为宏观管理、中观管理、微观管理。基层管理属于军队管理系统中的微观层次,然而是一个基础性层次。
文摘 严格管理,就是要贯彻治军要严的方针,严格执行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大胆管理,严格要求,反对涣散软弱、不负责任。一是要认真贯彻执行条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社会组织,不能没有一定的纪律,不能没有一定的权威和服从,以维护良好的秩序。军队是武装集团,更应有严密的组织纪律,无论从思想到生活,从训练到作战,都应有统一的原则。条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是我军管理部队,组织部队进行训练和作战的依据,也是广大官兵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因此,基层管理就要用条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来规范部队的行动。从本质上讲,我军的条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都是代表广大官兵的整体利益,能够得到广大官兵的拥护和维护的。关键是我们要抓好细致的思想教育,使每个军人从思想上认清条令条例不是束缚个人行为的条条框框,而是部队建设必不可少的法规,自觉地按照条令条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大胆管理既要防止姑息迁就不管的现象,又要克服简单粗暴、主观臆断的现象,坚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持之以恒,点滴养成。二是要赏罚分明,严格执行纪律。严格法纪,赏罚分明,历来是严格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条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的必要措施。因此,该表扬的一定要表扬,该处罚的也就一定要处罚。赏是为了表彰先进,使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激发大家奋发向上。罚是为了制止违法乱纪的行为,教育大家引以为戒。如果该处罚的不处罚,就会失去纪律和严肃性,使那些目无纪律的人更加无所顾忌。因此,不管是谁,违反了纪律都要给以严肃处理。
后记 21世纪即将来临,我军以什么样的姿态跨入新世纪,迎接世界军事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各级管理者特别是广大基层主官必须把握新时期军队建设的客观规律,学会科学的管理方法,掌握科学的管理知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
笔者在军队管理战线工作近10年里,对基层管理工作虽作过不少的探讨,但随着历史的发展,管理环境的变化,感到管理手段要适应变化发展的新形势,差距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我开始对军队基层管理的方式方法作了进一步的思考,然而收效却寥寥。这里奉献给读者的只是笔者在管理实践中积累的一点粗浅体会。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我军著名管理专家王安同志的热心指导,军事科学出版社夏征难总编的大力帮助。成都军区司令部军务部谭振亚部长审定了书稿,并对本书的写作纲目作了修正。许多从事管理理论研究的同志的论著,给了我有益的启示。这里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