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百姓关键词:《有话大家说》主持人日记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 ·页码:158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 ·ISBN:7806619100 ·条形码:978780661910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解读百姓关键词:《有话大家说》主持人日记 |
 |
|
 |
解读百姓关键词:《有话大家说》主持人日记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
·页码:158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
·ISBN:7806619100
·条形码:978780661910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人是生活在现实中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劳作不息;年年岁岁,周而复始。人又是生活在感情中的:亲情爱情,朋友之情,构成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爱恨情愁。人同时又生活在对目标的追求中的,于是人类才有别于动物世界,人才有情趣、有意义、有价值,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的《有话大家说》,可以说就是一个从人们日常生活中撷取的花絮,与大众共同探讨生活的目的、意义和价值的节目。
媒体推荐 序言
真诚的魅力
赵丽宏
电视节目主持,确实是一门非常值得研究的艺术。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凭什么受欢迎,凭什么赢得观众的喜爱?是渊博的知识,是俊秀的外表,是飞扬的神采,是口若悬河,是风趣幽默,是随机应变?这些,当然都是主持人获得成功的条件,每个成功的主持人,都可能拥有这些条件中的一部分。不过,我以为除了这些条件,还有一点至关重要,这就是真诚的态度。如果缺乏真诚,你再有才华,观众也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拒绝,甚至厌恶。那些视自己为天才,为上帝,为导师,为主宰的主持人,居高临下地面对观众,哪怕他口吐莲花,观众也不愿意赞美。只有真诚待人,以平等谦虚的态度面对观众,观众才可能接近你,认可你,喜欢你,从而产生由衷的交流。
谷永立是一位受观众欢迎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我最初是在上海电视台的体育节目中认识她的,她播报体育新闻,风格朴素而不张扬,虽然很难在念新闻稿时表现个性,但她的表情和声音还是能让人感觉到一种诚恳。后来她成为收视率很高的“有话大家说”的主持人,开始被更多人关注。我看电视的时间不多,看“有话大家说”也是偶尔的事情。看过谷永立主持的几次节目,印象很不错。她还是很朴素,不张扬,作为主持人,她表现得沉着智慧而富有底蕴,这底蕴是由对事物的独立见解作为基础的。留给我最深的印象,还是她的真诚,她以和善、宽容和鼓励的态度对待所有参加她节目的观众。作为主持人,她既是主导节目的中心,也是参与节目的普通一员。我想,观众喜欢谷永立。大概也是因为这一点吧。
现在,谷永立出书了,相信喜欢看她节目的观众也会对她的书感兴趣。我在祝贺她的同时,也期待她百尺竿头更上层楼。
2003年12月30日于四步斋
目录 序言(赵丽宏 程乃珊 陆星儿 竹林 王小鹰)
写给我的观众
拥抱亲吻喊停
家有琴童
留学何去何从
残疾人的完整人生
……
文摘 书摘
提示:
“望子成龙”是每一位家长对孩子的一种期望。在上海,每年的三四月份,总能发现一些学琴的孩由父母陪伴着,住在一些小旅馆里,一住就是一两个月,希望可以考入上海的音乐院校。他们中有的已经来了不止一次。
东方传统的思想使得我们的家长往往愿意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花费大量财力与心血。同时,古今中外以及生活中那些成功的事例给这些家长带来无比的信心和巨大的动力,使得他们在“送子学琴”的过程中,付出任何代价都在所不惜。那么,年幼的孩子们是否能如父母所愿?他们背负着父母的期望,在学琴中究竟获得了什么呢?而抱着“一切为了孩子”心理的父母在这一过程中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编导陈晔发掘了这个选题,并进行了细致的拍摄,挖掘
到很多精彩的内容及内幕故事。这些个案可以透视出一些普遍的共性问题,值得探讨。
记得一本儿童教育杂志曾提出一个口号,“教育的前提是了解孩子”。面对这愈演愈烈的学琴热潮,这句话显得耐人寻味。
关键词索引:
孩子之意,父母之命
关联词连接:乐趣、天赋、代价、目标
人物一:小逸伟,10岁,拉二胡是爸爸让学的。刚开始学时有点儿不喜欢,后来拉拉觉得有点乐趣就喜欢了。逸伟的父亲项先生评价小逸伟“智商不会很低”。
人物二:谢谢,12岁,学长号。当时觉得很反感,现在还坚持吹长号是爸爸开导的结果。谢谢认为,现在学长号的目的是为了将来能够多一条路、多一种选择。
情况一:两人这次都是要报考上海音乐学院附中。
情况二:由于学琴的费用相当昂贵,谢谢的全家,包括姨妈、姑妈、伯父……全体上阵,目标一致:希望孩子在芸芸考生中能够脱颖而出,不“辜负”前期投入的费用。
(相关资料:上海音乐学院附小一年的学费是八千,附中是一万,大学是一万二。)
情况三:逸伟的父亲项先生总结求学的过程分三种境界:
1.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杀出——条“血路”。
而项先生认为自己还只是处在第一种境界。如果孩子能考进“上音”附中,他会毫不犹豫地辞掉工作、卖掉自家前几年盖的一栋房子。
目标一:做一个音乐教育工作者(这是最低目标)。
目标二:成为国内乃至世界上一流的演奏家。
目标三: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索引:
放弃工作,牺牲自我,为了孩子
关联词连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