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牵雪域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藏学出版社 ·页码:477 页 ·出版日期:1998年11月 ·ISBN:9787800573262 ·条形码:978780057326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魂牵雪域 |
 |
|
 |
魂牵雪域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藏学出版社
·页码:477 页
·出版日期:1998年11月
·ISBN:9787800573262
·条形码:978780057326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魂牵雪域》第一次向您展示了西方传教士眼中的17世纪古格王国君臣贵族和普通百姓的社会生活和宗教信仰。天主教对喇嘛王国古格王朝的渗入,既是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同时也是造成古格王朝崩溃的导火索。《魂牵雪域》向您详细展示了这一历史的画卷。《魂牵雪域》由国际著名的意大利藏学家杜齐作序,著名藏学家戴克详注。
编辑推荐 《魂牵雪域》:十七世纪初,葡萄牙传教士安夺德历尽艰险首次踏上雪域高原传播基督福音,他既是第一个进藏传教的天主教徒,也是第一个把藏族文化展示给西方的传教士。
目录 前言
鸣谢
序言(杜齐作序)
第一章 对古老基督教徒的研究
1、葡萄牙人和莫卧儿人在印度
2、“大莫卧儿”阿克巴皇帝宫廷里的耶酥会士
3、蒙塞拉泰神父和关于西藏的最早消息
4、哲罗姆·沙勿略神父的研究
5、震旦和西藏
6、皮门塔的事业
7、鄂本笃修士与西藏
8、迪奥戈·达尔梅伊达及其证明
9、神父的遗产
第二章 西藏的发现
1、发现了大震旦即西藏
2、安东尼奥·德·安夺德神父
3、马奴埃尔·马科斯
4、旅行的机会
5、关于“发现了大震旦”的信
a)出发
b)在斯里那加
c)在巴德里纳德
d)在马纳
e)越过马纳关
f)在扎布让
g)回程
h)关于西藏的消息
第三章 古格王国
1、古格王国的形成
2、王朝的政策
3、仁钦桑布的活动
4、古格的艺术
5、王朝给西藏立下的功绩
6、11至16世纪的古格王国
7、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拉达克王国
8、安夺德时期的古格王国
第四章 传教会的创立
1、第二次西藏之行
2、创立西藏传教会的报告
a)第一次和第二次西藏之行概况
b)西藏各地区
c)喇嘛及其习俗
d)喇嘛教的一些仪式和信仰
e)同喇嘛的辩论
f)喇嘛为国王设下的圈套
g)西藏人的正直和宗教热忱
h)建立以圣母之希望-命名的教堂
i)国王对安夺德的谦恭
第五章 扎布让传教会
1、一条新路
2、戈迪尼翁的情况报告
a)通过库马翁王国
b)库马翁人的特征
c)有关西藏的各种消息
d)喇嘛及其习俗
e)信仰基督教的萌芽
3、1625年至1629年神父的活动
4、方式方法
5、传教工作
6、新的传教站
7、安夺德的旅行
8、希望
第六章 在西藏的心脏里
1、新事业
2、通过孟加拉
3、卡塞拉的报告
a)在不丹
b)在达玛法王的宫廷上
c)传教工作
d)喇嘛的信仰及其仪式
e)对震旦的探索
f)希望
g)不丹的特点和习惯
4、在西藏的心脏里
5、卡布拉尔的报告
6、徒劳的努力
第七章 战争与迫害
1、国王反喇嘛的政策
2、喇嘛们的反应
3、安夺德当选为果阿省会长
4、战争
5、达仓热钦的画像
第八章 新希望
1、有关印度事件的消息
2、佛朗西斯科·德·阿则维多神父
3、德·阿则维多的《报告》
a)从阿格拉到卓西马斯
b)在巴德里纳德
c)在马纳
d)在恒河的发源地
e)在扎布让
f)西藏人的习惯
……
第九章 传教会的结束
第十章 扎布让命运的变迁
附录
……
序言 意大利哲学博士古瑟普·M·托斯卡诺(Giuseppe M.Toscano)神父撰写的《西藏最早的天主教传教会》(La Prima Mis-sione Cattolica nel Tibet)一书,是在国际著名藏学家古瑟普·杜齐(Giuseppe Tucci)教授指导并为之作序,著名藏学家卢切亚诺·伯戴克(Luciano Petech)教授参与审阅和亲自增加了大量注释之下完成的。主要论述17世纪初期,葡萄牙耶稣会安东尼奥·德·安夺德神父为首的天主教传教士,从印度北部进入我国西藏阿里古格地区传教活动的情况,包括安夺德赴藏背景、古格传教会的建立、发展和失败。此外,还论及由印度马拉巴赴后藏日喀则的耶稣会传教士的活动。古格地区的政治、军事、宗教、艺术,以及与加瓦尔、拉达克、勃律等周边地区的战争,等等。它是迄今叙述古格传教会情况最为详细和具体的专著。作者使用了所能收集到的安夺德等传教士的葡萄牙文报告、信函及其他第一手材料,并参考了多种文字的大量有关书刊,从而使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史实可靠。
由于杜齐和伯戴克的指导和审阅作注,因此本书不仅是托斯卡诺多年认真研究的成果,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亦反映出杜齐和伯戴克对于古格地方政权和传教会的许多观点和看法。因而本书的许多论述颇为中肯,符合当时情况,且不乏精彩之处。
文摘 插图:

乔治在谈及拉萨的风俗习惯时也告诉人们:“头骨的顶端部分和其他骨头都被清洗得非常干净,分发到各个家庭,都被各家当作宝贝珍藏起来。”引自乔治的《西藏入门》第444页)马可·波罗在述说“西藏”省时说,那里皮毛丰富,还说“那里有许多皮毛、其他绣花织品、黄金及丝织品”。(引自贝纳德多的《百万》第一一七章第112页)蒙塞拉泰对他们的品行未置怀疑,但他认为不应对他们的仁慈夸大其词。他认为造成这一印象的责任应当归。咎于瑜珈,因为是他们对这一品行作了介绍。瑜珈是印度教禁欲者,他们信奉一种与苦行及健身相结合的仲裁信仰,认为存在决定一切。他们喜欢到最有名气的庙宇朝圣。所以经常越过喜马拉雅山朝拜西藏圣地。
所有的旅行者都夸耀西藏人对朝圣者和行者热情好客。慈悲、施舍和好客是佛教的三大德行。这三德在西藏享有特别荣誉,所以在那里极难看到暴尸于寒冷和饥饿的行者。
一旦遇有商队从那里经过,西藏人就会以土匪的面孔出现在他们面前。有关西藏富饶之说,人们只能谨慎地接受。事实上,真正富饶的地区只有少许,它们往往是狭窄和纵深的谷地,因为那里有河流流过,高原许多地区未经开垦,只能喂养牲畜,所以蒙塞拉泰说“那里有许多牲畜”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