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页码:29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ISBN:7229012848/9787229012847 ·条形码:9787229012847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养气八条脉:人体经气使用手册 |
 |
|
 |
养气八条脉:人体经气使用手册 |
 |

基本信息·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页码:29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ISBN:7229012848/9787229012847
·条形码:978722901284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解读国医养生经典
·图书品牌:重庆日日新
内容简介 《养气八条脉:人体经气使用手册》内容简介:八脉不同于十二正经。既不直属脏腑,也没有表里配合关系,它们“别道奇行”。所以又叫“奇经”。 医家诊治疾病,没有不用八脉的,气功导引、推拿按摩和针灸更是直接作用于八脉。八脉通,则全身经络尽通,气血通畅。精力充沛。因此.八脉与养生长寿的关系极为密切。李时珍说。人身都有这八条脉,但常人无法觉察到八脉的通路。仙家因为能以阳气冲开八脉,所以仙家能得道长生。
认识并用好八脉。小则能祛病强身,大则延年益寿。明代医圣李时珍所撰《奇经八脉考》由仙家论及医家,虽是论述八脉的最好著作。却较难为常人理解。因此。该书不仅完成了今译,对八脉的要义进行了全面解读,更提供了众多用八脉治病养生的简易方法。
编辑推荐 《养气八条脉:人体经气使用手册》:全面解读中医经脉使用经典《奇经八脉考》,八脉者,先天之根,一气之祖。
李时珍,明代大医。三十八岁被武昌楚王召任“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其后进京任太医院院判。有传世著述三部。大医学李时珍谈仙家袪病长生之学。
迄今为止.中医的精义和灵魂仍然只存在于传统中。中医不只重视养疗之方、调治之法。中医更重视对身体的全面理解,更在乎对“自然的亲近。中医是一种生活方式.晨一种哲学态度,更是一种日常行为。中医甚至认为,即使疾病也具有某种健康倾向。
回归到真正的中医世界。首先应从中医名典的阅读开始。
八脉气血充足,人想不长寿都难:在人体的全部经络中,十二正经如同沟渠,奇经八脉如同湖泊。十二正经气血充足,只说明人体的目前状态良好;而八脉气血充足,则说明人体已有较好的体质基础。有好的体质自然精力充沛,更能祛病长生。
佛道和练武之人最要八脉:佛道和练武之人行气强身、性命双修,甚至贯通“大小周天”,全在对奇经八脉的认识和使用。李时珍认为,八脉通则全身气血尽通。
用八脉治病有奇效:大医家除了能用好正经,更能巧妙地使用八脉。八脉对人体经气的蓄溢功能,以及八脉对人体经气的统领作用,是大医家都会用八脉治病的原因所在。
目录 总说
人体有二十七气
正经如沟渠,八脉如湖泊
人体经络全息图
手太阴三经的流布与病治
手厥阴三经的流布与病治
足太阴三经的流布与病治
足少阴三经的流布与病治
手少阳三经的流布与病治
足阳明三经的流布与病治
足太阳三经的流布与病治
手少阴三经的流布与病治
足厥阴三经的流布与病治
手阳明三经的流布与病治
手太阳三经的流布与病治
足少阳三经的流布与病治
佛家开人体十二门养生、疗疾法
八脉
八脉气血在人体的流布
八脉阴阳与天地六合
与八脉交汇的经脉
大医家必倚重八脉
用八脉与十二正经交会穴治病养生
阴维脉
维系诸阴经的脉
与阴维脉相交的经脉
阴维脉循行线路与穴位图
用阴维脉各穴治病
各种原因所致心悸的治法
阳维脉
维系诸阳经的脉
与阳维脉相交的经脉
阳维脉循行线路与穴位图
用阳维脉各穴治病
感冒治法
二维为病
联络周身经脉的脉
癫与痫,证同而因异
治维脉致腰痛的要穴
认识人身四气
营、卫二气与二维脉气
六经病气的传变
邪侵阴脉、阳脉所致癫病和痫病
腰痛针刺穴位图示
六邪的致病路途
二维病的按摩、导引治疗法
阴(⻊乔)脉
使身体内侧及骨节矫捷的脉
通八脉以长生
与阴(⻊乔)脉相交的经脉
三丹田内修门径
阴(⻊乔)脉循行线路与穴位图
用阴(⻊乔)脉各穴治病
各型夜盲症的治法
阳(⻊乔)脉
使身体外侧及骨节矫捷的脉
男在阳(⻊乔),女在阴(⻊乔)
与阳(⻊乔)脉相交的经脉
阳(⻊乔)脉循行线路与穴位图
用阳(⻊乔)脉各穴治病
用(⻊乔)脉治失眠
二(⻊乔)为病
二(⻊乔)病的症状表现
阳(⻊乔)与阴(⻊乔)病表现不同
治腰痛的要穴
治双目痛的要穴
从睡眠情况看体虚类型
病邪侵入阳(⻊乔)和阴(⻊乔)的不同表现
阳(⻊乔)与阴(⻊乔)所致癫痫反应不同
放血可以治病
从嗜睡或失眠看人体的阴阳气血情况
如何辨别虚证和实证
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型各有补益之方
二(⻊乔)病的按摩、导引治疗法
冲脉
充养十二经的脉
冲脉气血环绕口唇而生胡须
何为太冲
五脏六腑的气血都聚于冲脉
与冲脉相交的经脉
冲脉气血情况与胡须的关系
人体阴阳部位图示
李时珍认为的上、中、下三焦
人体的火气有相、君之分
冲脉循行线路与穴位图
用冲脉各穴治病
痛经与冲脉最相关
冲脉为病
冲气上逆的诸家治法
手足痿软的诸家治法
胸气、腹气、头气和胫气各个输注
冲脉病的脉诊法
从脐周气动情况诊病
人身有“四海"
四季、五脏关系图
依据人体“四气”取穴图解
寒邪聚集脐周不同方位的治法
四海病的症状表现冲脉病的按摩、导引治疗法
任脉
妊养阴经的脉
任脉的重要支脉
与任脉相交的经脉
任脉循行线路与穴位图
用任脉各穴治病
闭经与任脉关系密切
任脉为病
任脉有病,病在腹部
任脉病的针灸治法
任脉病的按摩、导引治疗法
督脉
总督阳经的脉
任督二脉可分可合
……
督脉为病
带脉
带脉为病
气口九道脉
奇经八脉考?文言原本
……
序言 《养气八条脉》是对李时珍《奇经八脉考》的现代解读。
李时珍(1518—1593年),字东璧,号濒湖,蕲州(今湖北蕲春)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他出身医学世家,年少时即开始诊脉看病。在其后几十年的行医生涯中,他精研诸家论述,并数度游历民间采方求证,终撰成医药巨著《本草纲目》。同时,李时珍还深入研究人体经脉,参阅无数先贤医典,撰成《奇经八脉考》一书。此书是中医论述奇经八脉的专著,也是后世医家和气功家诊治疾病、行气导引的案头读本。
《奇经八脉考》集中了前人对八脉的重要论述,并详加考证,旁征博引,从而系统完善了经络学说。其将阴维脉、阳维脉作为八脉之纲,是对八脉何者为纲的独创之见。
《奇经八脉考》原书共十七章。总说、八脉两章论述了八脉和十二正经的关系;然后阴维脉、阳维脉、阴跻脉、阳跻脉、冲脉、任脉、督脉、带脉各一章,分论各脉的循行与功用;二维为病、二跻为病、冲脉为病、任脉为病、督脉为病、带脉为病各一章,详述各脉病治;最后一章气口九道脉,则从脉诊的角度总述了八脉病的常见脉象。
李时珍对八脉的论述,相较于前人,其完备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更清楚地论述了八脉的循行路径和腧穴所在部位,这不仅完善了经络系统,而且使经络系统更具施术条件。
《内经》论及经络,对正经的记述比较详细,对八脉却只谈及任、督二脉;《难经》中虽有八脉的记载,却零散而不完备。《难经》之后,各代医家虽有阐发,却仍不系统。李时珍参考前代各家论述,详细考证了八脉的起止和循行,特别是具体指出了八脉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及与他经的交会和联系。
如“阴维脉起于筑宾穴。该穴既是足少阴肾经的穴位,同时也是阴维脉的郄穴,在大腿内侧,内踝上5寸腓肠肌肌腹下方的凹陷处。然后沿大腿内侧上行到小腹,与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交会于府舍穴,再向上运行,与足太阴脾经交会于大横穴、腹哀穴,后又沿着胁肋与足厥阴肝经交会于期门穴,经过胸膈,上挟咽喉,在颈部与任脉交会于天突穴、廉泉穴,再上到头顶前而止”便具体描述了阴维脉的起止,运行过程中与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等的交会以及交会的穴位,使一直以来模糊不定的八脉运行路线及穴位变得清晰可循,这极有助干后世医家确定治法和取穴。
文摘 插图:


总说
人体有二十七气
人的全身有经脉和络脉,其中直行的干线为经脉,由经脉分出网络纵横全身的分支为络脉。经脉有十二条,分别是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络脉有十五支,即手足三阴三阳经各自从腕踝关节分出的一络,以及任脉之络与督脉之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十五支络脉也叫“十五别络”。经络中有经气运行,经气可以分为正经十二气,络脉十五气,共计二十七气。经气在全身上下循行,如泉水缓缓流动,又如日月运转不息。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脏腑与体表,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脏为阴,腑为阳,一脏配一腑,一阴配一阳,于是便形成了脏腑阴阳表里的属络关系。十二经脉是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流注系统,能将人体的气血周流全身,起到在内温养五脏六腑,在外濡养肌肤腠理的作用。十二正经的经气在充盛时,会满溢并进入奇经;奇经的经气在十二正经经气不足时,也会进入十二正经。因此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的经气是相互灌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