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40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7561770391/9787561770399 ·条形码:9787561770399 ·版本:第1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心理学史 |
 |
|
 |
心理学史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40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7561770391/9787561770399
·条形码:978756177039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心理学史》是心理学专业基础课教材,参编人员大多为从事该课程教学的一线教师。《心理学史》在编写过程中,借鉴了西方心理学“新史”的编写原则,更注重心理学的学科发展与现实的社会心理变迁之间的联系,将心理学史纳入社会发展史的整体范畴,突出了心理学与社会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和研究心理学的现实意义,培养其未来从事心理学相关职业的使命感和自豪感。
编辑推荐 《心理学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什么是心理学史
一、心理学史的内涵
二、心理学史的范围
三、心理学发展的动力
第二节 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史
一、欣赏历史画卷
二、探知兴替得失
三、形成历史观点
第三节 怎样学习心理学史
一、思考:重构历史的逻辑
二、感受:再现历史的故事
三、应用:领悟历史的智慧
第一章 西方心理学的起源与建立
第一节 西方心理学的哲学渊源
一、西方古代哲学与心理学
二、西方近代哲学心理学思想
第二节 西方心理学的科学渊源
一、古代医学和生理学中的心理学思想
二、近代生物学与心理学
三、近代物理学与心理学
第三节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一、科学心理学诞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二、心理学在德国的创立
第二章 冯特与德国的心理学
第一节 冯特的“新”心理学
一、冯特生平
二、冯特的心理科学观
三、实验内省法
四、冯特的心理学理论体系
五、关于冯特心理学的争论与评价
第二节 与冯特同时代的其他德国心理学家
一、布伦塔诺
二、艾宾浩斯
三、屈尔佩和符兹堡学派
第三章 美国心理学的兴起
第一节 美国的哲学心理学
一、道德哲学和心灵哲学阶段的心理学(1640—1776)
二、理智哲学阶段的心理学(1776—1886)
三、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心理学(1886—1896)
第二节 美国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美国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二、美国心理学的先驱
三、美国心理学的发展
第三节 詹姆斯的实用主义心理学
一、詹姆斯生平
二、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意识流学说
四、自我理论
五、习惯论与本能论
六、记忆理论
七、情绪理论
八、对詹姆斯实用主义心理学的评价
第四节 构造主义心理学
一、铁钦纳生平
二、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基础
三、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体系和方法
四、铁钦纳对冯特心理学思想的改造
五、对铁钦纳和构造主义心理学的评价
第四章 欧洲的机能主义心理学
第一节 达尔文的进化论心理学
一、达尔文生活的时代
二、达尔文生平
三、进化论与神创说之争
四、达尔文对进化心理学的研究
五、达尔文及其进化论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向
六、当代进化心理学的复兴
第二节 高尔顿的个体差异心理学
一、高尔顿生平
二、高尔顿的心理学研究
三、高尔顿在心理学史上的地位
第三节 比纳的智力测验心理学
一、比纳生平
二、比纳对智力的研究
三、比纳对心理学的贡献
第五章 美国的机能主义心理学
第一节 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产生
一、美国机能心理学的理论渊源
二、历史的硝烟: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的论战
第二节 芝加哥大学的机能主义
一、杜威
二、安吉尔
三、卡尔
四、对机能主义芝加哥学派的简评
第三节 哥伦比亚大学的机能主义
一、卡特尔
二、武德沃斯
三、桑代克
四、对机能主义哥伦比亚学派的简评
第四节 美国应用心理学的发展
一、霍尔与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二、闵斯特伯格与工业心理学的发展
三、威特默与临床心理学的发展
第六章 早期行为主义
第一节 早期行为主义产生的背景
一、社会背景
二、哲学背景
三、自然科学背景
四、心理学背景
第二节 华生的生活与工作
一、早年的家庭生活
二、学生时代
三、学术生涯
四、商业生涯
五、晚年生活
第三节 华生的行为主义
一、论心理学的性质与对象
二、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三、对心理现象的行为主义诠释
第四节 其他的早期行为主义者
一、霍尔特
二、魏斯
三、亨特
四、拉什利
第五节 对早期行为主义的评价
一、早期行为主义的贡献
二、早期行为主义的局限
第七章 行为主义的发展
第一节 早期行为主义的困境与新行为主义的产生
一、早期行为主义的困境
二、新行为主义的产生
第二节 托尔曼的目的行为主义
一、托尔曼的生平
二、目的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
三、托尔曼的贡献与局限
第三节 赫尔的逻辑行为主义
一、赫尔的生平
二、逻辑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
三、赫尔的贡献与局限
第四节 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
一、“心理学界发明家”的多彩人生
二、斯金纳心理学的基本立场
三、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原理
……
第八章 格式塔心理学
第九章 精神分析
第十章 精神分析的发展
第十一章 皮亚杰理论
第十二章 认知心理学
第十三章 人本主义心理学
第十四章 中国心理学史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文摘 第一章 西方心理学的起源与建立
人们经常说,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这句话好像存在着矛盾。本章介绍西方科学心理学的两大古老起源——哲学起源和科学起源。同时对科学心理学这门新学科的建立过程进行扼要的阐述。第一节集中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哲学心理学思想、西方近代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思想对科学心理学的影响。第二节有选择地介绍西方古代和近代自然科学对心理学独立产生的积极贡献。第三节阐述科学心理学建立的条件及其重要人物和事件。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说心理学古老而年轻是有道理的。西方科学心理学经历了各种挑战和变革,才
逐渐形成和创造了今日的繁荣及辉煌。
1.能回答“为什么说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
2.分别掌握古希腊、基督教与经院哲学及文艺复兴时期主要代表人物的心理学思想。
3.了解近代哲学中所蕴涵的心理学思想。
4.了解古代医学和生理学中有哪些心理学思想。
5.回答近代生物学研究为心理学的诞生做了哪些准备。
6.阐述近代物理学研究为心理学诞生所作的贡献。
7.了解科学心理学是在怎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诞生的。
8.分析心理学为什么首先在德国而不是其他国家创立。
心理学是西方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文明相结合而生成的一大显学,并迅速发展为今日大学里的重要科目之一。心理学在西方的诞生和兴盛并不是偶然的,它有着丰厚的哲学渊源和科学思想土壤,其中经历了各种挑战和变革,才逐渐形成和创造了当代的繁荣和辉煌。西方心理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成就,对中国心理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章将扼要介绍西方心理学的起源及建立历程。
第一节 西方心理学的哲学渊源
科学心理学是哲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哲学为心理学的独立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心理学的正式建立时间只有百年历史,但孕育这门学科的心理学思想却有两千多年的长期积累。心理学最早的源头是西方近代哲学,而西方近代哲学则又发端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罗马哲学。
一、西方占代哲学与心理学
古希腊罗马时期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几乎是同一历史阶段。这是人类认识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阶段,是人类思想文化文明史上的第一次人性觉醒和启蒙的时代,也是西方心理学思想诞生的摇篮时期。“现代科学心理学往往同古希腊罗马人在智慧上的成就具有某些内在的同源性。”(车文博,1998,p.26)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哲
……
后记 近几年,国内连续出版了几部心理学史教材。它们各具优势和特色,代表了国内外心理学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平,为心理学史的教学和研究提供了详尽的宗本。但是,将它们作为本科教材使用却发现一些问题。这些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大多追求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这种“细而全”的处理方式并不适合本科教学,后者要求知识高度精练、概括且重点突出。“纵贯古今、横通中外”对于史学著作而言纵然是优势,但考虑到本科教学时数有限,教材框架拉得过大,所涉知识过多、过深,容易造成学生的学习和记忆负担过重,不利于他们从整体上把握心理学史的知识体系。本书的定位十分明确,就是本科教材。因此,我们在编写过程L}|力求内容精简,仅用一章篇幅概要介绍了心理学的史前发展,而重点介绍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史,以减轻本科生的学习负担。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主要考虑了两个方面:一是要方便老师教;二是要学生愿意读。老师和学生双方的认可,是本书编写期望达成的目标和因循的思路。
如何方便老师教呢?本科教学目标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区分为三个层次:概念识记、原理领会和知识应用。其中,“概念识记”要求学生掌握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够正确地认知与表述;“原理领会”需要学生掌握不同的心理学家或理论流派的立场和观点,了解其问的区别与联系;“知识应用”则要求学生不仅能够使用各种流派的心理学理论解释心理现象,而且要针对这些理论和现象,形成自己对于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立场和观点。为了满足上述教学要求,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努力做到:第一,基本概念明确。本科教学不同于研究生教学,后者涉及对同一个概念的多种不同的定义方式,乃至讨论和争议,教学目的是引导思维,培养研究能力。而本科重在基础知识教学,需要对基本概念做出明确定义。对各章复习与思考中要求名词解释的概念,本书大多给出了明确的定义。第二,基本知识和原理清楚明白。在编写过程中,力求语言通俗,简洁生动,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避免翻译性的、“写的是汉字,说得却是外语”、云遮雾罩式的写作风格。第三,对历史上重要的心理学家和心理学理论流派的介绍比较系统、完整。本教材与以往通史式的教材相比,采取了“简本”的形式,对涉及的时间段有所限定,字数有所缩减。写作时我们要求作者高度概括和提炼,减少旁枝末节,但重要的知识内容和理论框架必须保留。各理论流派发展的内在思想逻辑和外在的历史逻辑脉络清晰,整本书做到了减量不损质。
怎么让学生愿意读?鉴于以往的心理学史大都是平铺直叙,表现形式较为单一,不大适合青少年学生阅读的特点,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增加了图片、图表的使用,以增强历史知识的直观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力争通过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文字表述方面,力求准确、通俗、简练,倡导鲜活生动的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