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 ·页码:21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7510700906/9787510700903 ·条形码:9787510700903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破解情绪密码:做自己的心理咨询师 |
 |
|
 |
破解情绪密码:做自己的心理咨询师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
·页码:21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7510700906/9787510700903
·条形码:978751070090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破解情绪密码:做自己的心理咨询师》内容简介:“正确的思维让人健康,错误的念头让人犯病。”自1950年问世以来,《破解情密码》与约翰·辛德勒博士的大名已经享誉欧美,在这本书的影响下,数以亿万计的读者改善了自己的健康,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这是—本具有经典意义的心理学通俗读本,没有太多枯燥艮涩的术语或图表。作者本身就是一位资深心哩专家,在他数十年的行医过程中,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患者和求助者。所以,在书中你能看到大量发生在现实中的真实案例。这些人,无论是身处高位的富豪、企业家、专业人士,还是平凡的工薪阶层、家庭主妇、稚龄孩童,无不有着各自的心理、情绪问题。看过了他们的经历,你将发现情绪控制方法在改变人们生活中的神奇作用。
作者简介 约翰·A·辛德勒(John A Schindler),美国著名心理咨询大师,莫诺心理诊所创办人之一。自1930年代开始,在风靡美国的健康运动中,他率先倡导“情绪健康”这一理念,并通过自己的临床咨询,研究和总结出一系列预防和医治“情绪诱发病(EIl病)”的实用方法。
此外,他还在美国的各大电台与电视栏目中主持了“如何陕乐度过每一日”的健康专题节目,倡导保持情绪健康的观念,并指导人们如何控制情绪,如何保持精神健康。辛德勒博士将这些讲座集结成书,面世以后,十分畅销,并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在数十年中,一直在读者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地位。
书中的理论已经为众多最新的医学案例所证实,在全世界,有无数的临床医学家、医生、心理学专家和平民大众受到了它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本关于现代人心理健康问题的警世之作。
辛德勒博士的心理健康讲座极大地改变了大多数美国人的生活观念,而本书也是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大力推荐的必读书之一。
媒体推荐 辛德勒博士的方法得到了充分的证实,能让大家对自己的想法提高警惕,以便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一旦你掌控了自己的情绪,你的生活就会充满欢乐,最重要的是:如此一来,预防和治疗情绪诱发症就成了一件容易的事。
——亚马逊网站书评
情绪平衡技巧是管理情绪最陕见效的方法之一。持续练习情绪平衡技巧,将使你学会以不压抑的方式,辨识、认知、接纳并协调你的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你的生活将变得更轻松平顺,开始吸引不同类型的人,并创造新的人生情境。
——美国著名心理专家麦克斯威尔·马尔茨
编辑推荐 《破解情绪密码:做自己的心理咨询师》:全球销量1500万册,亚马逊网站5星级畅销书,数次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
前后再版30余次,成功改变了亿万人生活的心理自助经典之作,世界500强企业员工心理培训教程,美国人最推崇的心理指导书,一位改变了一个国家心理医学概念的权威专家,幸福快乐是可以选择的,它需要你具有一种情绪平衡的能力。
创天下华章,品先贤厚泽。
任何一个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都会有基本的生理需要,也就是在人类内心深处想要得到的、想要拥有的东西。一旦其中任何一个得不到满足,心头便会涌起不安、烦躁,期盼落空的失落情绪就会笼罩着整个人,使其每时每刻都沉浸在失望的忧郁阴影中。
有这么一些患有情绪诱发病的人,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病会是由情感原因造成的。造成疾病的原因是由于他们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心理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因此会并发很多常见的疾病。
辛德勒博士认为,超过一半的疾病是由于情绪诱发症(EII)引起的。当你的大脑中出现了消极的想法时,你的身体正经受着从神经系统、肌肉、关节、腺体和器官传来的各式各样消极的回应。这些消极情绪强烈程度的不同所引起的身体反应会造成咽喉肿痛、胃溃疡或者其他更严重的疾病。
目录 译者的话
第一章 生理疾病和情绪的关系
1.无声战斗:那些不起眼的“官能性疾病”
2.智商高的人更容易罹患Ell
3.两种情绪的侵扰
4.不要引爆愤怒情绪
5.小事情引发情绪大战争
第二章 不可不知的情绪诱发病
1.你是不是面临肌肉紧张危机?
2.心脏真的能到嗓子眼?
3.胃部肌肉是情绪晴雨表
4.结肠是情绪的镜子
5.胆囊炎症被坏情绪引起?
6.疑似“阑尾炎”也是由于情绪
7.“肚皮鼓鼓”的病人
8.尴尬的暖气
9.情绪作用于血管后
10.皮肤病也是情绪反应
11.情绪指引你的纤维肌
12.今天,你Ell了吗?
第三章 情绪对呼吸和分泌腺的影响
1.你有“呼吸过度”的困扰吗?
2.不要总埋怨神经紧张
3.稳定情绪还需要脑下垂体
4.紧张性刺激会让你的身体危机四伏
5.一个ACTH测试
第四章 良好情绪是治病良药
1.坏情绪致命,好情绪疗伤
2.良好情绪产生的奇迹
3.我们为什么不好好活着?
4.表面情绪、基础情绪:深浅两面
5.基础情绪最影响身体,你知道吗?
第五章 做情绪的主人
1.情绪不稳诱发症,并不是危言耸听
2.四面埋伏的情绪影响.
3.成熟也是情绪的检验标准.
4.关于成熟,你有误解
5.要获得情绪安定,先培养成熟品质
6.有一种关于成熟的思维体系是错误的
7.让“性的不成熟”滚远一点
8.别理会那些伪君子们
9.真正的成熟什么样?
1 0.成熟还包括你的适应性和可塑性
11.那一场奇妙的成熟经历
12.和压抑绝缘最好
13.“道阻且长”:我们可以穿越
14.山姆和威廉
15.鸡毛蒜皮惹大事
第六章 保持多彩生活的12条原则
1.越简单,越心安
2.杞人忧天最可怜
3.游手好闲的人不快乐
4.美好的情绪跟着美好的爱好
5.知足才能常乐
6.欣赏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7.开启美好的情绪还得靠话语
8.坦然接受还是逆势反抗?
9.犹豫和果断,黑暗和光明两面
10.珍惜当下
1 1.展望未来
1 2.不要总是沉溺于烦恼
第七章 家庭可以给我们稳定的情绪
1.家庭是情绪的源头
2.别让家庭扼杀喜悦的情绪
3.吹毛求疵的家庭不会有好心情
4.要是家庭缺乏友爱,远离它
5.别和自我主义太重的人绑在~起
6.家庭成员不能互相抱怨
7.过度忧虑过不好生活
8.过多姻亲,也是烦恼导火索
9.简单、有朝气的家庭会为我们带来美好的心境
10.自信的家庭最有力量
11.充满友爱的家庭最温情
12.要让每个成员都能在家里找到快乐
第八章 性成熟是检验情绪成熟的标尺
1.对性的约束是必须的
2.不要轻易上了“色情贼船”
3.时髦恋情等于玩火自焚
4.婚前性不成熟会铸成大错
5.婚姻中的性不成熟会影响婚姻质量
6.到位的早期性教育是美满婚姻的根本
7.婚后性成熟可以维系美好的婚姻
第九章 在紧张的工作面前保持好心情
1.机器工业会产生情感压力
2.职位高低和情绪好坏可能成反比
3.男人和体力劳动者更容易情绪不良
4.必须勇敢生活下去
第十章 苍老的压力面前要情绪坦然
1.“寿命危机”没那么可怕
2.长寿的秘密:好情绪
3.必须要摒弃一些无谓的担忧
4.晚年成熟成就夕阳之美
第十一章 完美人生来自于六种需求的满足
1.一切都源自爱
2.安全感就是处境安稳
3.不要扼杀创造性
4.每个人都需要得到肯定
5.新鲜体验:可以助长快乐情绪
6.自信让我们昂首阔步
7.基本需要怎样得到满足?
8.做出你的选择
……
文摘 第一章 生理疾病和情绪的关系
1 无声战斗:那些不起眼的“官能性疾病”
我们最常见的官能性疾病就是情绪诱发病(Emotionally InducedIlness简称:EII),为什么说它最常见?因为目前大多数求医的人基本上患有这种疾患。怎么能检测出自己是不是患有这种病呢?其实很简单:如果你感到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非常不舒服,像是要生病了,或者你已经染上了疾病,那么你就很有可能患上EIl病。
假如你对医学知识知之甚少,你或许很难相信上面的这个理论,许多事实却证明了这个理论是正确的。美国新奥尔良的一个诊所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调查:他们检查出在500个患过胃肠疾病的人中,有74%的人都得过EIl病,耶鲁大学的校医院也有过类似的结论:到他们医院就诊过的病人中,有76%的人都得过EIl,也就是说,EIl病正在流行。下面这份研究数据表明了由EIl病引起的生理症状:
上述的数字可不是耸人听闻,不过有人会问了,既然Eli病如此流行,为什么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呢?这就不得不提到EIl病在现代医学里的盲点了。
情绪不像感冒发烧,来了就走,它是人本身的一种生理反应,贯穿整个生命的始终,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可能患上情绪诱发病。大概好多人都碰到过这样的现象:你感到很难受,去看医生,医生针对你的病症却说不出个所以然,也没有告知你究竟得了什么病。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两个:
第一种情况是,这个医生很有经验,对你的病情也能做出相应的分析,但毕竟他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透彻,所以不敢妄下诊断。
第二种可能是医生不告诉你得了什么病,是由于他们也不明白到底这样的病用什么方法才能治疗,也就跟你说不清楚。
假如你不舒服去医院看病,医生告诉你:“你身体没有什么毛病,你的问题是由情绪产生的”,或者对你说:“你的疾病是由你的心理紧张造成的”。那你肯定会更不舒服,因为这话明摆是在敷衍你,负的医生不是只能看病而不会治病,他应该在长期行医的过程中养成应付差事的习惯和处事方法。
如果医生只用“你的病情是由你的情绪造成”这样的话来应付病人,这样不仅让病人心理压抑,还会激怒他们,导致病人产生不好的情绪。如果患者经常遇到敷衍他的医生,病情肯定始终得不到有效诊治。
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到底有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呢?当然有了,那就是:医生婉转地告诉了患者的病情,并且给予他安全的治疗。而这个过程有很大难度。大多数医生都习惯了正面为病人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旦告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