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
基本信息·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 ·页码:221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 ·ISBN:9787811134513 ·条形码:978781113451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 |
 |
|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 |
 |

基本信息·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
·页码:221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
·ISBN:9787811134513
·条形码:978781113451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可供广大的大学生读者及教师阅读。
内容简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系统阐释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心理健康的教育模式、评价与培养、心理咨询、心理危机与干颅、心理档案创建及心理评估、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诊断与调适等。最后,作者精选了自己亲历的具有代表意义的大学生心理咨询个案,从诊断、指导、操作、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目录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与特点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第二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特点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误区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四、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
五、高校辅导员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第三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评价与培养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
三、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因素
四、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
五、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对大学生的影响
第四章 大学生心理咨询概述
一、心理咨询的起源与发展
二、心理咨询的定义与任务
三、心理咨询的原则及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要求
四、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五章 大学生团体心理咨询
一、团体心理咨询的概念与类型
二、团体心理咨询的目标与功能
三、团体领导者的角色、职责与任务
四、团体心理咨询的基本技术与实施
第六章 大学生朋辈心理咨询
一、朋辈心理咨询的概述
二、朋辈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方法
三、朋辈心理咨询员的培养与选拔
第七章 大学生心理危机与干预
一、心理危机概述
二、自杀及其预防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及预防
第八章 大学生心理档案及心理评估
一、大学生心理档案
二、心理评估概述
三、大学生常用心理测验量表
第九章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神经症
一、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调适
二、大学生常见神经症及原因
第十章 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一、适应不良有关的心理问题
二、与学习有关的心理问题
三、与人际交往有关的心理问题
四、与恋爱及性有关的心理问题
五、与情绪有关的心理问题
六、与求职择业有关的心理问题
七、与精神卫生有关的心理问题
八、其他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
序言 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我国心理卫生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整个社会对心理咨询的认识不足,因此高校也不存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向多元化发展,加之网络文化的不断冲击,以及西方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的渗透,给大学生的成长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而且,目前社会竞争加剧、就业市场的不景气,大学生找工作,尤其想找一个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难,这时大学生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他们可能产生焦虑、自卑等情绪,并且逐渐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在校大学生、研究生自杀、杀人案件时有发生。于是人们开始反思:大学生们到底怎么啦?此时部分高校的学生管理者和心理学教育工作者感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他们开始呼吁:必须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开始了在大学生心理咨询道路上的艰难跋涉。20世纪90年代以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看到了高校教育与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始从政策上给出指导意见,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文摘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一)国外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起与发展美国有一位大学生叫比尔斯(C.W.Beers),1876年出生于康涅狄格州,18岁考入耶鲁大学商科就读。比尔斯与他的哥哥住在一起,他哥患有癫痫,发作时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声似羊呜,痛苦万分,使他非常害怕。他听说此病有遗传,总担心自己也会像哥哥一样,终日生活在恐惧、担忧、焦虑的情绪之中。1900年,比尔斯因精神失常,自杀未遂被送进了精神病院。住院期间,他亲眼目睹了精神病人所受到的种种粗暴残酷的待遇与非人的生活,不胜悲愤;同时有感于社会对精神病人的歧视、偏见、冷漠。3年后比尔斯病愈出院,立志把自己的余生献给精神病患者。他向政府及社会的各有关方面呼吁,要求改善精神病患者的待遇,并开展预防精神病的活动,但响应者甚少。于是,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用生动的文笔写成了《自觉之心》(A Mind That Found Itself),1908年3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