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传记 >

圣人·疯子·狂人:李敖的是与非

2010-04-28 
基本信息·出版社: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 ·页码:39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216060245/9787216060240 ·条形码:97872160602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圣人·疯子·狂人:李敖的是与非 去商家看看
圣人·疯子·狂人:李敖的是与非 去商家看看

 圣人·疯子·狂人:李敖的是与非


基本信息·出版社: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
·页码:39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216060245/9787216060240
·条形码:978721606024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圣人·疯子·狂人:李敖的是与非》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史料、生动传奇的语言,记叙了这位传奇人物上世纪50年代至2008年的独特人生,是祖国大陆目前写李敖最权威、挖掘史料最深、最新的一部传记文学,颇值一读。李敖是世界知名的作家、史学家、政论家;是勇打抱不平、揭露台湾官场重重黑幕的传奇斗土:是乐于助人、扶弱济贫、心地善良的慈善大师;是叱咤风云、鼓动风潮的独行侠;也是闻名中外的情场高手、情爱理论家。
作者简介 汪幸福,笔名辛夫,湖北黄冈市人。现在某机关工作。业余作家、学者。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浪迹台湾岛》,长篇传记文学《殷海光传》、《殷海光与蒋介石》、《林彪与蒋介石》,长篇纪实文学《台湾九大案纪实》、《林氏三兄弟》、《林家大垮轶事》、《天笑——林彪引出的故事》、《李敖之谜》等。此外,还在大陆、港台报刊上发表各类文章数百篇。
编辑推荐 《圣人·疯子·狂人:李敖的是与非》:他是翻江倒海,鼓动风潮的独行侠;他是嫉恶如仇,驱黑除魔的民主斗士;他是风流花心,酷爱美女的情场高手;他是拥共抗暴,反独促统的杰出爱国者。
●在大节骨眼上,我定位得清清楚楚,并且声明在先:我把所谓“中华民国”定位成亡国;把这个“政府”定位为伪政府。
●这些人(指民进党)太笨了,为美国做看门狗,还自费买骨头,还被主子大赚骨头钱,这不是贱贱贱贱的一种“贱”吗?这个岛上,只有一个先知点破了这一贱相,这先知就是我。
●美国口口声声以人权牌谴责异己,但却从不以人权牌谴责他的走狗。所以,全世界的独裁者,只要被美国卵翼了,就绝口不提他的人权了。
●我以天纵之圣,以一表人才,当了什么“立法委员”,难道全是正面吗?当然不是,最大的负面是我到“立法院”,离狗屎太近了,殊为不值,殊为不值。
●我的功德,虽不乏醒世施教之功,但以近距离发功,难免踩到狗屎,殊为可厌。
●离狗屎太近,有自我小化之嫌,把自己变小了。但是,使台湾不绝于中国之外,却把国家变大了,以小易大,这种努力方向,也算值得。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与各路政客的激烈较量
公开揭露台籍政客谢东闵
穷追猛打“台独教父”李登辉
剑指独派头子陈水扁
猛烈抨击学术官僚李远哲
痛击独派“部长”杜正胜
酷评国民党主席马英九

第二章 与四位老师的恩恩怨怨
与中学老师严侨的特殊交往
恩师姚从吾的心愿全落空
勇护思想导师殷海光
吼醒昏睡的王作荣

第三章 情爱场上多传奇
与罗君若分手险丧命
与校花王尚勤的短暂之恋
同居贤女刘会云
与影星胡茵梦难了的恩怨
与美女王小屯的曲折婚恋.

第四章 一生中打的奇特官司
与名学者胡秋原打四十余年的官司
出版家肖孟能被告得无处躲藏
起诉报阀余纪忠父女
单打独斗击败台中市政府
连告国民党高官秦孝仪
屡告民族败类李登辉
越洋控告美国总统小布什

第五章 挺身而出反“台独”

第六章 独树一帜的竞选
代表新党竞选“总统”
与众不同的竞选
竞选失败的“大赢家”
标新立异选“立委”
高龄参选台北市市长

第七章 奋不顾身反军购

第八章 震动两岸的神州文化之旅
北京的活动丰富多彩
上海之行发肺腑之言
香港怒斥“民主派”

第九章 “笨论”触怒新加坡
参考文献
后记
……
序言 李敖是世界知名的作家、史学家、政论家;是驱除黑暗、勇打抱不平、揭露官场黑幕的传奇斗士;是乐于助人、扶弱济贫,心地善良的慈善大师;是叱咤风云、鼓动风潮的独行侠;是闻名中外的情场高手,情爱理论家。
1935年4月25日,李敖出生在黑龙江哈尔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他的祖籍系山东潍县,李敖平时则称自己是吉林扶余县人。他的父亲李鼎彝,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系陈独秀、胡适的学生,曾做过东北大学、吉林女子师范学校讲师、吉林第六中学校长、北京法部科员、太原禁烟局局长等职。
他的母亲叫张桂贞,吉林永吉县人,毕业于吉林女子师范学校,系当时的新潮女性,多才多艺,篮球打得尤其出色。
1937年,为躲避日本人,李敖随父母亲迁到北京。
1942年秋,李敖人北京内务部街新鲜胡同小学念书,1948年夏考取北京第四中学初中部,1948年冬到上海,1949年1月进入上海缉规中学,同年5月12日到台湾,随后入台中市第一中学念书,1954年考人台湾大学法律专修科,后因不愿学法律而退学,1955年再考台大,人历史系学习,毕业后到凤山陆军步兵学校第三总队第二大队受训,1961年2月退伍,经人介绍进入国民党中央文献会,不久退出,随后到出版家肖孟能的《文星》杂志社任主编,掀起一股反传统风潮,名声大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李敖两次人狱,吃尽苦头。2000年春,李应台湾新党之邀,参加台湾“总统”竞选,落选后继续著书立说,2004年底以无党派人士身份参加台湾“立法委员”竞选,以微弱的多数当选。
李敖走上文坛后,经历坎坷,特立独行,其言其文,风波甚多,所做之事,令人叫绝,是海内外公认的传奇斗士。
文摘 插图:


李敖在数十年的写作生涯中,将很大的精力用在拆穿、揭露台湾政坛的各路政客上,并写了甚多这方面的文章和著作,而且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然,也引起当权者的愤恨,惹出了不少的麻烦和官司。一身是胆的李敖,不管当权者是怎么想的,也不管那些政客受不受得了,更不去考虑后果,只要发现他们说了假话、做了坏事,不论其官有多大,地位有多高,他都要抨击,都要拆穿。因此,拆穿政客的杂文、传记,成为李敖一生所写文章、著作的主体。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李敖在揭露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独裁卖国、滥杀无辜等方面,写了大量著作和文章,如《蒋介石研究》(1-6集)、《蒋介石评传》(上下)、《拆穿蒋介石》、《清算蒋介石》、《经国·经国·错》、《蒋经国研究》等,并为此与蒋家结怨,成为国民党的眼中钉、肉中刺。蒋经国掌控的特务机关一度将李敖列上暗杀的黑名单,后因作家江南命案闹大受到全世界的谴责,李才未被蒋家的特务机关除掉。
有关李敖与蒋家的恩恩怨怨,笔者曾在其他书中着墨甚多,本书从略。
李敖揭露蒋氏父子大力培养的台籍政客谢东闵的真面目,曾震撼台岛,大快人心。
谢东闵,字求生,台湾彰化县二水乡人,生于1908年1月25日,少年时代在家乡念书,后因不满日本人的统治,跑到大陆求学,1931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法学院政治系,毕业后留校任日语教师。抗战时期,谢前往香港从事写作,不久又回到广西桂林,在《广西日报》任译电员,后又赴重庆,进人国民党专门培养台湾党政官员的训练班学习。结业后,谢被国民党派回台湾,任国民党直属台湾党部执行委员。1945年,谢作为惟一的台籍国民党代表,赴重庆出席了国民党第六次代表大会,抗战胜利奉派返台,任高雄接管委员会主任委员,不久转任高雄县首任县长,后又任台湾行政长官公署民政处副处长,并兼任台湾省合作金库理事长。1947年,谢出任台湾省教育厅副厅长兼国民党台湾省党部执行委员。上世纪50年代初,谢先后任国民党台湾省改造委员会委员、台湾《新生报》发行人、“中国青年反共救国团”副主任。1953年,谢被调到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任职,1954年出任台湾省“政府委员”兼“秘书长”、“省议会”“副议长”、“议长”,1972年6月任台湾省“主席”,是国民党逃台后任命的第一位台籍省“主席”。1978年3月,谢又被蒋经国提名当选第六任台湾当局的“副总统”,1984年卸职转任台湾“总统府”“资政”,是国民党
……
后记 此书今日完稿,甚为欣慰。
在写作过程中,我得到了海内外朋友的大力帮助、支持,没有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无法写成此书。这里,我要特别提到李敖的师母、住在美国的夏君璐女士,李敖在台湾的朋友陈宏正、胡虚一及程积宽先生,他们为我写作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包括亲手写的书信,还有我的朋友雷国涛以及我所在单位的同事,也给我提供了诸多方便与帮助。此书的写作,主要参考、引用了李敖先生在台湾、大陆出版的一些著作,还参考了《南方周末》记者夏榆、《文学报》特约记者丁丽洁等人的文章,在此,我向他们一并表示深深的谢意。
由于时间仓促及其他一些原因,此书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欢迎广大读者读后指出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下次再版时更正。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