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传记 >

青年蒋经国

2010-04-28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页码:307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7507511529/9787507511529 ·条形码:9787507511529 ·版本:第2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青年蒋经国 去商家看看
青年蒋经国 去商家看看

 青年蒋经国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页码:307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7507511529/9787507511529
·条形码:9787507511529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文汇天下

内容简介 蒋经同在苏联生活了13年,于1937年3月回国,开始了他一生不寻常的政治生涯。关于他在大陆的经历,多年来已有不少传记和回忆录式的著作出版。徐浩然老先生所著的《青年蒋经国》这本书,对蒋经国在赣南的工作和生活的记述,最为精彩。这是因为徐浩然先生曾是蒋经国的学生和得力干部,他的著作所涉及的内容,多是他跟蒋经国共事的亲身经历,自非一般道听途说者可比。此书记事准确,内容翔实。作者为此书之回忆、构思、撰写,大约花费了近十年时间。作者以古稀之年、卧病之身,不避疾苦,无问寒暑,即使在医院病床之上,也笔耕不辍,孜孜不倦,终抵于成。所有史料,均经核实,不避毁誉,秉笔直书,这对中国现代史特别是中国国民党史研究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资料。加之文笔流畅,趣味盎然,是一部可读性极强的力作。
作者简介 徐浩然1918年生,江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民革江西省委祖国统一促进委员会委员。
抗日战争期间,徐浩然先生曾与蒋经国、章亚若在赣州共同工作过,是蒋经国在赣南时期得力的部属。由于历史的原因,从50年代末起,徐浩然先生在狱中度过了二十年的艰难生活。1987年,因患直肠癌做过手术。
近十年,徐浩然先生撰写出版的著作逾百万字。主要有:《蒋经国在赣南》、《父子“总统”》、《章亚若传》、《滕王阁史话》、《海峡两岸的呼唤——和平统一祖国》等。
编辑推荐 我虽已离赣南百远行,但对赣南父老以及干部之工作生活,尤其是对新中国儿童学校及虎岗的学生们,何尝一日忘情!
我们做事,初意是在于为民牟利,而有时结果反而使民遭殃。
一个人当政,一事之误,可危害千万人的利益,所以更应小心谨慎。
——摘自《东望章贡合流》
目录
序言 不向历史交白卷
一、从莫斯科回到溪口
二、赴江西上任
三、建设新赣南
四、查禁黄、赌、毒
五、对贪官污吏严惩不贷
六、培育赣南新人
七、一寸山河一寸血
八、兴办赣南实业
九、新赣南派的崛起
十、赣南“蒋青天”
十一、章亚若初识蒋经国
十二、秘密来往,暗结胎珠
十三、章亚若死亡之谜
十四、蒋经国与章亚若的爱情结晶
十五、到赣南的参观者
十六、赣南的小契卡和小戴笠们
十七、蒋经国的原配蒋方良在赣南
十八、徐浩然与蒋经国在赣南的交往
十九、对赣南一往情深

……
序言 经国先生从苏联回国开始做事后,我感受最深的是他一句口头禅:不向历史交白卷。这在赣南的日子里最明显,经国先生自1 939年农历3月18日(他三十岁生日)接任江西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职务令,在6月21日正式宣誓就职,直到1945年2月6日赣州沦陷前夕乘机离开赣州,3月电请江西省政府主席曹浩森辞卸专员职务,任期有六年之久。
蒋经国先生40年代建设新赣南,为中外所瞩目。他的政治生涯是起步于赣南,发韧于江西的。当时正是风华正茂、雄心勃勃的他,主观上是想巩固蒋家王朝的统治,很想以赣南为起点、为样板、为基地,把他的政治抱负向全国推展。他在赣南推行新政,除暴安良,慰问孤寡,有蒋青天之称,又积极备战,以备日寇来攻。在赣南的几年,他还别出心裁,创造了许多赣南奇迹,一时被称为赣南经验,有所谓的抗战建国看赣南之誉,可以说赣南是蒋经国先生政治生涯的起步。在赣南的日子里,经国先生还与章亚若产生了一段感情纠葛,并育有两子——孝严、孝慈,今人对这种感情的描写多有以讹传讹之处,我作为见证人也有责任将其澄清。
蒋先生出任江西第四行政区专员前后,相继兼任江西地方政治讲习院军事总队长和特约讲师。我在该院学习时,曾多次听他讲课。我在该院第二期区长班毕业后,院方将我优选推荐给蒋先生,被委派为赣州城区区长,因而同蒋先生接近之日甚多。在赣南时,蒋先生正值青春壮年,精力旺盛,他喜欢同青年人在一起,无拘无束,不摆专员架子。在虎岗夏令营时,我们都叫他“蒋阿哥”,他很高兴。1946年7月,他在庐山随侍父侧,我去看他时,他的心情是很愉快的。同年9月24日上午10时15分,他陪同蒋老先生乘美龄号专机到赣州巡视,我曾同赣南故旧多人,到赣州公园门口迎候。
文摘 蒋经国诞生于1910年农历3月18日。他的降世颇具戏剧性,传言甚多。由于蒋介石与毛福梅婚后感情一直不融洽,加上蒋介石长期离家在外,夫妻相聚的时日为数寥寥,所以蒋经国的身世在野史中被演绎得颇为不堪。传言,其为蒋介石的哥哥蒋介卿与毛福梅的“野合之作”,根据是蒋介石、蒋经国父子之间,仪容、气质相像处极少,蒋介石身体高大、相貌堂堂,而蒋经国则矮矮胖胖,二人的性格也相距甚远。当然这种离奇的说法,可信度并不高。
按照蒋经国的出生日期推算,1909年春夏期间,在日本振武学校学习的蒋介石回国度假,确曾同毛福梅生活过一段时间。据蒋介石留日同学林绍楷的后人说,1909年蒋介石从日本回家度暑假,不愿与毛福梅住在一起,林绍楷做了许多工作之后,蒋介石勉强同意,这样毛福梅才怀孕。林家这位后人由于世交关系,常在蒋家走动,有一次曾率直地对蒋经国说,你是在我们林家的帮助下才出生的,蒋经国听后笑而不语。此说法流传甚广,但亦无人深究。
事实上,大多数人都认定,夫妻感情已经失和的蒋介石、毛福梅最后能够得子蒋经国,主要应“归功”于蒋母王采玉。相依为命的王采玉、毛福梅婆媳虔诚礼佛,笃信算命先生所言“蒋氏贵子必得元配所出”。无奈蒋介石长期在外求学,归家无定日。当1909年蒋介石从日本返国度假滞留上海之时,王采玉便携毛福梅前往探望。不料,蒋介石嫌弃“黄脸婆”,不肯与毛福梅同住。王采玉只得软硬兼施,训导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道理,并以“投黄浦江”来威胁,要求蒋介石与毛福梅和好。素以“孝子”自谓的蒋介石难违蒋母,只得留毛福梅在沪居住。不久毛氏身怀有孕,而蒋介石亦返归学校。
翌年春,已返回家乡的毛福梅在丰镐房生下了一个男孩,乳名建丰,谱名经国。其时,蒋介石仍在日本,无缘亲践舐犊之情,直到第二年夏天,蒋经国1周岁多了,蒋介石托故假归,回乡探亲,才得以享受得子添丁的天伦之乐。
蒋经国的出世,使蒋家的烟火有人承继,令常年孤寂的王采玉、毛福梅婆媳欣喜异常,感到莫大的安慰,她们在蒋经国身上倾注了全部的爱心与宠护。蒋经国从小就得到祖母严格的传统教育,得到母亲的鞠育劬劳,训督嘉勉。毛福梅的结拜姐妹陈志坚曾回忆说:“我到蒋家任教那年,经国刚4岁,朝夕共处,喊我姨娘,非常亲热。他的仪表、性情都像娘,稳重文雅,懂事听话,尊敬长辈。他祖母说他‘略无乃父童年的那样顽态’,唯因她婆媳过分疼爱,戏玩不让远离膝前,使小时的经国不免娇怯易哭。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