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整合
基本信息·出版社:安徽大学出版社 ·页码:54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 ·ISBN:7811103591 ·条形码:978781110359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整合 |
 |
|
 |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整合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安徽大学出版社
·页码:54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
·ISBN:7811103591
·条形码:978781110359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整合》是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一般知识、原理和实践操作的学术著作。作者试图通过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阐释和论述,引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工作者,特别是初学者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性原理,为以后学习和掌握相关理论、开展实际工作等奠定必要的基础。
作者简介 姚本先,1963年7月生,安徽肥东人,心理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生。现任安徽师范大学科研处处长,安徽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所长。安徽省劳动模范、安徽省模范教师、安徽省高校教学名师,安徽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
先后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社科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重大招标项目和“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等课题研究,曾在《心理学报》、 《心理科学》、《教育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主要著作有《心理学》(教育部规划“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和《儿童心理辅导》等,5次获得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奖等省部级奖励。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概念
一、健康的涵义
二、心理健康的涵义
三、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心理健康标准的观点分析
二、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论基点
三、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现状
四、心理健康标准的科学界定
第三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精神分析理论
二、行为主义理论
三、人本主义理论
四、认知主义理论
第二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性质
第一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名称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辨析
第二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实施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第三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联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整体关联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关联
第三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历程 、
第一节 西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西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起
二、西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三、西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趋势
第二节 我国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我国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
二、我国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三、我国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
四、我国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展望
第三节 我国台、港、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台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
二、香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
三、澳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四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B标、任务、原则与途径
第一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确立依据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观点分析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具体内容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第二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一、教育性原则
二、发展性原则
三、全体性原则
四、主体性原则
五、整体性原则
六、差异性原则
七、活动性原则
八、保密性原则
第三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途径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途径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途径
第五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第一节 人格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
一、自我意识辅导
二、情绪情感辅导
三、人际关系辅导
四、性心理辅导
第二节 学习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
一、学习动机辅导
二、学习策略辅导
三、考试心理辅导
第三节 生活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
一、休闲辅导
二、消费辅导
三、职业辅导
四、危机心理辅导
第六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第一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概述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涵义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
第二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类型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课程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型课程
第三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方法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
第四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原则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题设计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系列设计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综合设计
第七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
第一节 学校心理咨询概述
一、学校心理咨询的涵义
二、学校心理咨询的类型
三、学校心理咨询的对象
第二节 个别咨询
一、个别咨询概述
二、个别咨询的过程
三、个别咨询的技术
第三节 团体咨询
一、团体咨询概述
……
第八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测量
第九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
第十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
第十一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
第十二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规范、伦理与督导
……
序言 在我的面前,放着姚本先教授的书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整合》。它要展示的是心理健康教育并不仅仅是一种方法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其体现了一种科学的先进教育理念。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的普及和深入有助于我们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方法的改善;有助于有中国特色学校心理学的建设;有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应有的内涵之一。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学有专长、全面发展的人,而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是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健康的、充分的发展。所以,教育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就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大力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世界性的教育共识,世界各国因此也都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现代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一个温饱问题得不到解决的国家或地区,是没有什么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可言的。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时代发展的呼唤。只有在学校教育中抓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的人,他们将来才能顺利适应社会,成为高素质、创造性的劳动者或专门人才,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为帮助教育工作者科学地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培育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姚本先教授在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写成了这本学术著作。这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是一个促进。
文摘 (二)有利于优化学校课程的结构
传统课程结构的弊端是要素不全、内部关系不协调、缺乏整体性和协同性。其中,没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没有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这就导致学生心理素质发展不良,最终会使学生心理素质片面、畸形地发展。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是改变这种状况的根本出路。1993年,党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针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实际,明确指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心理素质在各种素质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各种素质的基础和核心。但到目前为止,其他素质均有相应的课程设置,唯独心理素质没有独立的课程设置,这是极不合理的现象。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在学校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课程结构符合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及学生发展三大要素中,如果说原有结构更注重前两个因素的话,那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则是加强了学生自身发展的权重,使得三大要素逐步达到动态平衡,进而使得课程结构更趋合理。在传统课程结构中,学科课程的主要功能是将社会文化和知识传递给学生,以知识为载体、以知识传递为中介,使学生获得智慧和技能。它是以社会发展为基本出发点的。它的局限在于常常难以顾及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情意性的需要,难以发挥个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主要功能是促进个体心理健康,以个体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使学生获得学习、生活、社会适应与发展的技能。它是以个体发展为基本出发点的,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这恰恰是对学科课程的改革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