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0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2月 ·ISBN:9787561756607 ·条形码:9787561756607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对外汉语教学心理学 |
 |
|
 |
对外汉语教学心理学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0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2月
·ISBN:9787561756607
·条形码:978756175660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汉语国际教育丛书
·外文书名: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内容简介 对外汉语教学心理学是以普通心理学中最核心的内容为基础,汲取语言心理学中有关语言感知、语言获得、语言理解和语言生成等精华,引入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从教和学两方面来阐述汉语作为外语学习的心理活动、心理过程和心理规律。《对外汉语教学心理学》阐述了汉语作为外语学习的心理基础、汉语作为外语的感知和理解、汉语作为外语的记忆、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的心理分析、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心理分析、对外汉语教师心理等内容。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外语教学与心理学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学心理学
第二章 汉语作为外语学习的心理基础
第一节 汉语作为外语学习的生理基础和心理机制
第二节 汉语作为外语学习的过程
第三节 汉语作为外语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第三章 汉语作为外语的感知和理解
第一节 汉语作为外语的感知
第二节 汉语作为外语的理解
第四章 汉语作为外语的记忆
第一节 记忆特征和汉语作为外语的识记
第二节 汉语作为外语的保持和遗忘
第三节 汉语作为外语的再认和回忆
第五章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的心理分析
第一节 听力的心理机制
第二节 听力教学难点的心理分析
第三节 听力能力的培养
第六章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心理分析
第一节 口语的心理机制
第二节 口语教学难点的心理分析
第三节 口语能力的培养
第七章 对外汉语阅读教学的心理分析
第一节 阅读的心理机制
第二节 阅读教学难点的心理分析
第三节 阅读能力的培养
第八章 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的心理分析
第一节 写作的心理机制
第二节 写作教学难点的心理分析
第三节 写作能力的培养
第九章 汉语作为外语学习的学习者心理
第一节 学习者的认知风格
第二节 学习者的情感因素
第十章 对外汉语教师心理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师的角色和能力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师的人格特征
参考文献
后记
……
序言 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与世界各国经济合作和文化交往的空前发展,在国际上形成了不断升温的“汉语热”,同时也催生了一门新的专业--汉语国际教育。汉语国际教育,顾名思义,是一门为在国际上进行汉语教育而服务的专业,是为国际汉语教学培养培训师资和管理人才的专业。这个专业是在中国国内原有的对外汉语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与对外汉语专业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其共同点都是为了培养对外汉语教师和相关人才,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更加强调“国际”性。“对外”和“国际”两者的名称不同。“对外”是立足于国内,强调培养在中国国内从事对外国人进行汉语教学的师资;而“国际”则把这一任务从国内推向了世界,立足于全球,致力于在世界范围内培养从事汉语和中国文化教学的师资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才。在国际上从事汉语教学,与国内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相比,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都有很大的不同,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去共同面对和解决。更重要的是,汉语国际教育表明:汉语教学不再是中国人的事,而成为一项国际性的事业。我们要适应这个转变,促成这个转变。
第二,更加强调“应用”性。汉语国际教育是作为一个专业硕士学位设立的,其服务对象是国际范围内在第一线从事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师,解决他们所面临的迫切的问题,提高他们汉语教学的水平和能力以及效果和效率。这一专业培养和培训并重,既培养未来的国际汉语教师,又注重对在职国际汉语教师的培训提高。
文摘 第六章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心理分析
人们说话,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讨论某个问题,抒发某种感情,总是围绕着某个中心或某个话题而展开。即使是聊天,天南地北,信口开河,似乎散漫无序,但这样的说话不过是话题的频繁转移或改变,形成多个话题而已,从每一个局部的话题来看,仍然是有计划和有目的的。这说明说话的过程,有其内在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规律。
口语有演讲式的独自和交流式的会话。独自多半是叙述性的(如阐述问题、介绍情况等),其演讲的内容和选用的话语要适合听众的接受水平和能力。会话除了叙述性的因素,还有询问性(如向对方发问或咨询等)和应对性(如回应对方的发问或要求等)因素,学习口语要考虑和遵循这些特点和规律。
外国学生学习汉语口语,还有一个转换问题。外国学生在初中级阶段,他们说话时,大部分(或者少部分)用自己的母语来思维,然后再翻译转换成汉语的词语和句子来表达,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说话的速度和准确性。
汉语作为外语的口语教学,把握口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口语能力和水平。
第一节口语的心理机制
人们说话,是以语言输入为其基础的,有了语言的输入才会有语言的输出。口语的形成和输出,一般要经过话语计划、话语构建和话语执行三个阶段。即使是即兴式的讲话,一边儿想一边儿说,这“想”就是在进行话语计划和话语构建,这“说”就是在进行话语执行。
后记 著作的撰写不外乎两种缘由:主观的意愿或客观的促进与需求。本书的写作当属后者。2005年,我从对外汉语学院的汉语言系调到对外汉语系。当时学院正在进行本科学历教育改革,副院长顾伟列教授积极敦促我开设新课。不久,学院开始组织本丛书的编写。几方面的促进之下,便有了本书的撰写。
春花秋月,寒来暑往,时光随着一章章书稿的写成而流逝。两年的教学、科研工作之余,我所有的时间几乎都交付给了本书的写作。
付梓之际,谨以有限的文字向所有给予支持和帮助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外汉语学院的领导促进了本书的撰写并为出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潘文国教授始终关注和指导并惠赐佳序;吴仁甫教授将我们合作撰著《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一书时所搜集、积累而未及利用的资料提供给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曹利群女士为本书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将心理学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相结合并作系统的阐述,在对外汉语教学界还是一项尝试性的工作。不周密之处,恳请学界同行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