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化工 >

制药工艺

2010-04-28 
基本信息·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页码:279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7030175395 ·条形码:978703017539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制药工艺 去商家看看
制药工艺 去商家看看

 制药工艺


基本信息·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页码:279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7030175395
·条形码:978703017539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生物技术类专业教材系列
·图书品牌:科瀚伟业

内容简介 《制药工艺》是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是根据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要求而编写的。全书分化学制药工艺学、生物制药工艺学、中药制药工艺学共三篇17章,主要包括:化学制药工艺学的研究和应用实例、生物制药工艺技术基础、氨基酸药物、多肽与蛋白质类药物、核酸类药物、酶类药物、糖类药物、脂类药物、维生素及辅酶类药物、甾类激素药物及基因工程假单胞杆菌生产干扰素α2b以及中药制药工艺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制药工艺》可作为高职高专制药类专业教材使用,也可供相关行业生产技术人员作为参考用书。
编辑推荐 《制药工艺》为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生物技术类专业教材系列之一。
目录
绪论
第一篇 化学制药工艺学

第1章 化学药物工艺路线的设计和选择
1.1 概述
1.2 化学药物工艺路线设计
1.3 药物工艺路线的评价和选择

第2章 化学制药工艺的研究
2.1 概述
2.2 配料比及反应物浓度
2.3 溶剂的选择和溶剂化作用
2.4 反应温度和压力
2.5 催化剂
2.6 搅拌
2.7 反应终点与质量控制
2.8 工艺研究中的特殊试验

第3章 化学制药工艺的放大
3.1 实验室研究与工业化生产的区别
3.2 制药工艺放大的基本方法
3.3 物料衡算
3.4 生产工艺规程

第4章 化学制药工艺实例
4.1 磺胺嘧啶生产工艺
4.2 卡莫氟生产工艺
4.3 贝诺酯的生产工艺
4.4 诺氟沙星的生产工艺

第二篇 生物制药工艺学

第5章 生物制药工艺技术基础
5.1 原料选择和预处理
5.2 原料的粉碎
5.3 提取
5.4 分离纯化
5.5 浓缩
5.6 结晶与重结晶
5.7 干燥

第6章 氨基酸药物
6.1 氨基酸的种类及理化性质
6.2 氨基酸的生产方法
6.3 赖氨酸的生产

第7章 多肽与蛋白质类药物
7.1 概述
7.2 多肽类药物的制备
7.3 蛋白质类药的制备

第8章 核酸类药物
8.1 概述
8.2 主要核酸类药物的生产

第9章 酶类药物
9.1 药用酶概述
9.2 重要酶类药物的性质及生产方法

第10章 糖类药物
10.1 糖类药物的类型及生物活性简介
10.2 糖类药物原料和制备方法
10.3 重要糖类药物生产工艺

第11章 脂类药物
11.1 概述
11.2 脂类药物生产方法
11.3 重要脂类药物的生产

第12章 维生素及辅酶类药物
12.1 概述
12.2 重要维生素及辅酶类药物的生产

第13章 甾类激素药物
13.1 概述
13.2 甾类激素的生产

第14章 基因工程假单胞杆菌生产干扰素α2b
14.1 干扰素概述
14.2 基因工程假单胞杆菌的构建与特性
14.3 基因工程菌发酵生产干扰素的工艺过程
14.4 基因工程干扰素的分离纯化工艺过程

第三篇 中药制药工艺学

第15章 中药制药概述
15.1 工艺研究的目的和原则
15.2 中药加工工艺与疗效的关系
15.3 中药前处理的基本工艺过程
15.4 制剂工艺过程

第16章 中药材的提取
16.1 提取原理
16.2 溶剂浸出法
16.3 挥发油的水蒸气蒸馏法
16.4 压榨法

第17章 中药材的纯化、浓缩和干燥技术
17.1 中药提取液的技术
17.2 浓缩
17.3 干燥
参考文献
……
序言 本书是根据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要求而编写的。在编写中,从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目的出发,力争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理论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力求少而精,加强实用性,注重基本知识的阐述和应用,重点突出生产工艺和技术的应用。
本书是根据制药工艺学涉及的范围,结合高职高专制药专业、生物制药及相关专业的特点,并参考了新近出版的相关专著、教材,以及有关文献资料来进行编写的。全书分绪论、化学制药工艺学、生物制药工艺学、中药制药工艺学共三篇十七章,主要内容包括化学制药工艺的研究和应用实例、生物制药工艺技术基础、氨基酸药物、 多肽与蛋白质类药物、核酸类药物、酶类药物、糖类药物、脂类药物、维生素及辅酶类药物、甾类激素药物及基因工程假单胞杆菌生产干扰素α2b以及中药制药工艺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其中绪论、第11~14章由天津职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李霞老师编写,第一篇第1~4章由武汉工交职业技术学院环化系金学平老师和于果老师共同编写,第二篇第5~8章由陕西科技大学南亚老师编写,第9、10章由陕西科技大学田颖老师编写,第三篇第15~17章由山西综合职业技术学院杨天英老师编写,广东清远职业技术学院陈景勇老师也参与了部分章节的编写和校对工作。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缺乏经验,加之时间仓促,错误及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使用本书的各校师生和读者提出批评、指正。
文摘 插图:


2.生成盐类复合物的沉淀剂
生物大分子和小分子都可以生成盐类复合物沉淀,此法一般可分为:
①与生物分子之酸性功能团作用的金属复合盐法(如铜盐、锂盐等)。
②与生物分子之碱性功能团作用的有机酸复合盐法(如苦味酸盐、单宁酸盐等)。
③无机复合盐法(如磷钨酸盐、磷钼酸盐等)。
以上盐类复合物溶解度都很低,极容易沉淀析出,若沉淀为金属复合盐,可通以HzS使金属变成硫化物而除去;若为有机酸盐、磷钨酸盐,则加入无机酸并用乙醚萃取,把有机酸、磷钨酸等移入乙醚中除去;或用离子交换法除去。应用此法时必须防止重金属、某些有机酸与无机酸和蛋白质形成复合盐后导致蛋白质发生不可逆的沉淀。
3.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可用于沉淀酸性多糖类、胰蛋白或核蛋白等物质的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有:十六烷基三甲基季胺溴化物(CTAB)、十六烷基氯化吡啶(CPC)、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等。
4.离子型多聚物沉淀剂
离子型多聚物沉淀剂是一类温和的沉淀剂,可与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形成类似盐键而结合起来。常用的有核酸(多聚阴离子),可作用于碱性蛋白质;鱼精蛋白(多聚阳离子)则作用于酸性蛋白质。此外还有人工合成的离子型聚合物。因多聚电解质与蛋白质分子是发生静电作用,所以调整溶液pH,使蛋白质分子带有不同电荷,与上述多聚物作用后得以分离。
5.氨基酸类沉淀剂
从氨基酸混合液中(如蛋白质水解液)提取某种特定氨基酸时,除采用等电点沉淀,色谱等方法外,还可使用—些特殊的沉淀剂,如从猪血纤维水解液中制取组氨酸时,用Hga。使其形成汞盐析出,沉淀洗净后制成悬浮液,再向沉淀中通人H2S气体即可使组氨酸重新游离。用苯甲醛沉淀精氨酸,用邻二甲基苯磺酸沉淀亮氨酸在生产上也有应用。
6.分离核酸用沉淀剂
在制备核酸时,常在核蛋白提取液中加入酚或氯仿、水合三氯乙醛、十二烷基磺酸钠等。它们破坏核酸与蛋白质分子间的盐键和氢键,使两者分离,并选择性地使其中的蛋白质部分变性沉淀,而使核酸留在溶液中有利于提取。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