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散文 >

中国散文鉴赏文库(当代卷)

2010-04-28 
基本信息·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ISBN:7530603795 ·条形码:9787530603796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0开 Pages Per Sheet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中国散文鉴赏文库(当代卷) 去商家看看
中国散文鉴赏文库(当代卷) 去商家看看

 中国散文鉴赏文库(当代卷)


基本信息·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ISBN:7530603795
·条形码:9787530603796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0开 Pages Per Sheet

媒体推荐 序言
尽管在前进的道路上有许多艰难曲折,甚至有时还面临惊涛骇浪,中国的出版事业,仍然是在不断壮大之中的。它的标志,不仅反映在书籍出版种数和读者购书款项的逐年递升上头,也反映在许多具有基本建设意义的大部头书籍的不断涌现,以及好些缺门被逐渐填补等等方面。正是在这种状况之下,百花文艺出版社正在编纂出版一套“中国散文鉴赏文库”,这套文库分古代散文、现代散文、当代散文三卷,每卷约180万字,全部精装出版,它们综合起来就是煌煌500万字的巨著了。这应该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擘划,人们拥有这么一套文库,就像登高鸟瞰似的,对于中国古今散文的风貌,大可以获知一个梗概了。而这一卷呢,又可以说是当代中国艺术散文的一个缩影。
百花文艺出版社多年来鞠躬尽瘁,致力于散文出版事业,该社的编辑们和全国走在前列的散文家几乎都打过交道,对各家的风格、水平、气质、特长,可以说了如指掌,由他们出面编选这么一部概括面广,内容深厚的集子,应该说是事半功倍,得心应手的了。本卷选到的作家凡二百八十六人,每人选一篇到两三篇不等,规模相当壮观。读者们如果把这卷选集从头到尾浏览一遍,我想,是完全可以基本领略中国当代散文艺术的风貌的。因为其中所选的作品,具有很大的代表性。
这一卷命名为“当代卷”,它的起讫时间,是从1949年到199O年,以别于从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的“现代卷"。对“当代”这个词儿的理解,各人可能不尽相同,而这里,则是包括了四十一年的跨度的。有些现代作家,是从五四以后,巍然屹立,一直生活、写作到今天的,他们的作品被分别收进了现代、当代卷,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读者们也是很好了解的。但是有些作家,逝世已经二三十年了,作品仍然被选进“当代卷”,个别读者就可能觉得有点茫然了。不过人们只要理解这一卷选的是解放以来四十一年的作品,疑团自然可以消释,任何事物几乎都存在交叉状态,“选本”也然。
本卷所选的,除了中国大陆,还有台湾、香港作家的作品。台湾、香港文学,是我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散文更有新的发展。这里选的都是那里的主要散文作家的作品,各具鲜明特色。
我从前曾经说过:“中国是一个散文传统深厚的国度,先秦诸子,在思想上和文采上各逞雄长,庄周、荀况、李斯、韩非这些人不仅是思想家,也都是散文家;汉代的贾谊、司马迁、王充、诸葛亮等人,不仅是政治家或历史学者,也都是散文家。他们的文章富有形象的特征,‘笔锋常带感情’。唐宋时期,散文就更加发扬光大、蔚为宏观了,因而有了什么‘唐宋八大家’之称。这里的‘家’,并不是指他们在诗歌方面的造诣,而是推崇他们在散文方面的成就。其后,诗歌一支,小说一支,散文一支,像三条大河,并排浩浩荡荡地奔流。什么‘笔谈’、‘笔记’、‘文集’一类的集子,在文学库藏中具有重要的位置。稍后,剧作又脱颖而出,就像有四大江河流贯在中国大地上一样,这四道文学河流,也闪闪发光地流贯在中国文学史上。”
……
目录
郭沫若
访沈园
方令孺
在山阴道上
叶圣陶
游了三个湖
……
文摘 书摘
海拉尔市虽然是一个草原中的城市,但住在这个城市里,并不能使我们感到草原的风味,只有当我们从海拉尔乘汽车经过南屯前往锡尼河的这条路上,才看到真正的草原风光。在这条路上,我第一次看到这样平坦、广阔、空旷的草原,从古以来没有人耕种过的、甚至从来也没有属于任何个人私有过的草原。没有山,没有树木,没有村落,只有碧绿的草和覆盖这个草原的蓝色的天,一直到锡尼河我们才看到一些用毡子围起来的灰白色的帐幕,这是布列亚特蒙古族牧人的家.我们访问了这些牧人的家,在草原上度过了最快乐的一天。
当然不是所有的草原都像锡尼河一样的平坦。当我们从海拉尔前往满洲里的路上,我们就看到一些起伏不大的沙丘;而当我们从满洲里到达赉湖,从达赉湖到扎赉诺尔的路上,也看到了一些坡度不大的丘陵在地平线上画出了各种各样的柔和的曲线。
呼伦贝尔不仅在现在是内蒙的一个最好的牧区, 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最好的草原。这个草原一直是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游牧民族:鲜卑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都是在这个摇篮里长大的,又都在这里度过了他们历史上的青春时代。
根据《后汉书·鲜卑传》所载,鲜卑人最早的游牧之地是鲜卑山。他们每年“以季春月大会于饶乐水上”。鲜卑山、饶乐水究竟在哪里,历来的史学家都没有搞清楚。现在我们在扎赉诺尔附近木图拉雅河的东岸发现了一个古墓群。据考古学家判断,可能是鲜卑人的墓群。如果是鲜卑人的墓群,那就可以证实早在两汉时期鲜卑人就游牧于呼伦贝尔西部达赉湖附近一带的草原。
对于早期鲜卑人的生活,历史文献上给我们的知识很少,仅说鲜卑人的习俗与乌桓同。而当时的乌桓是一个以‘弋猎禽兽为事,随水草放牧”,但已“能作弓矢鞍勒,锻金铁为兵器”的游牧民族。我们这次在呼和浩特和海拉尔两处的博物馆,看到扎赉诺尔古墓中发现的鲜卑人的文物,其中有双耳青铜罐和雕有马鹿等动物形象的铜饰片。又有桦木制的弓、桦树皮制的弓囊和骨镞等等,只是没有发现角端弓。又《鲜卑传》谓鲜卑于建武二十五年始与东汉王朝通驿(当作译)使,这件事也从墓葬中发现的织有“如意”字样的丝织物和汉代的规矩镜得到了证实。
史载契丹人最初居在鲜卑人的故地,地名枭罗固没里,没里者,河也(《五代史》卷七十二,四夷附录)。这条河究竟在哪里,不得而知。最近在扎赉诺尔古墓群附近发现了契丹人的古城遗址,证明契丹人也在呼伦贝尔草原东部游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