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历史 >

毛泽东与共和国重大决策纪实

2010-04-28 
基本信息·出版社: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 ·页码:38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7216061535/9787216061537 ·条形码:97872160615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毛泽东与共和国重大决策纪实 去商家看看
毛泽东与共和国重大决策纪实 去商家看看

 毛泽东与共和国重大决策纪实


基本信息·出版社: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
·页码:38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7216061535/9787216061537
·条形码:978721606153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毛泽东与共和国重大决策纪实》内容简介:展现毛泽东炉火纯青决策艺术的真谛,超大气派超大智慧超大视界,透析新中国划时代十件大事发生真相。抗美援朝+援越抗美+西藏平叛+对印自卫反击战+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炮击金门+“两弹一星”研发+核潜艇研发+军衔制+三线建设。
编辑推荐 《毛泽东与共和国重大决策纪实》:毛泽东十大决策经典,共和般景象变迁。
目录
一 是美国人逼着我们打这一仗的——抗美媛朝决策纪实
1.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不愿看到的朝鲜战争还是爆发了,毛泽东代表中国党和政府发出严正警告,“中国人民决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2.“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在友邦危急、国难当头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决定由彭德怀挂帅出征
3我们“应当参战,必须参战”,从10月1日到19日,毛泽东面临着一生中最为艰难的一次决策
4.在新的战场与新的对手作战,毛泽东提出“零敲牛皮糖”等新的指导方针,中国人民志愿军经过浴血奋战,终于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二 无敌之师实现正规化的重要举措——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决策纪实
1.我军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之初曾三次准备实行军衔制,均因客观条件限制而未能落实。毛泽东发出“建设我军为世界上第二支最优良的革命军队”的号召,首次授衔历经一十六载终于实行
2.毛泽东说:“这个大元帅我不能要。让我穿上大元帅的制服,多不舒服啊!到群众中去讲话、活动,多不方便啊!”在毛泽东的带动下,从元帅到将军都虚怀若谷,主动让衔传为美谈
3.1955年9月27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我军在北京举行隆重的授予元帅军衔及勋章典礼大会,毛泽东主席亲自给朱德等十大元帅授衔和授勋。从此,我军官兵开始以崭新的军容出现在世人面前,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4.钢铁长城将星云集,人民解放军英才辈出,他们为共和国的诞生和繁荣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的名字和他们的业绩将永垂史册

三 小战场连着国际斗争大舞台——炮击金门决策纪实
1.解放台湾,统一祖国,一直是全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
2.炮击金门,意在击美,一箭三雕的绝妙高棋
3.“只打蒋舰,不打美舰”,以打击国民党军的方式打击美军的侵略行径
4.“打而不登,封而不死”,变“两步走”为“一揽子”解决

四 反对原子弹必须掌握原子弹——我国研制“两弹一星”决策纪实
1.“要反对原子弹,必须掌握原子弹”,毛泽东做出了富有远见的战略决策
2.苏联背信弃义撕毁合同撤走专家,毛泽东从容对赫鲁晓夫道:“需要是需要,也没有什么大关系。技术上能帮助我们一下更好。不能帮就由你们考虑决定。”
3.面对苏联的背信弃义,毛泽东发出号召:“自己动手,从头做起,准备用八年时间,拿出自己的原子弹!”中国人奋发图强自力更生,终于爆炸了自己的“596”
4.“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1967年6月17日,我国成功地爆炸了一颗氢弹,提前实现了毛泽东关于“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我看有十年工夫完全可能”的预言
5.“两弹结合”试验的成功。毛泽东欣慰地说:‘锥说我们中国人搞不成导弹核武器?现在这不是搞出来了吗?”
6.“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毛泽东把手中的烟蒂摁到烟灰缸里,高兴地说: 哦太好了!准备庆贺!“

五 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研制决策纪实
3.原子弹爆炸成功,核潜艇工程重新上马,中央军委发布“特别公函”,毛泽东连续四次作出批示,周恩来列出专家保护名单,核潜艇工程排除各种困难和干扰顺利前行
4.1970年12月26日,人们特意选择了毛泽东生日这一天,把中国自己研制的第一艘核潜艇送下水。1974年8月1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正式编入中国海军序列。毛泽东发出的“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的号召正在变为现实

六 世界屋脊的枪声——西藏平判决策纪实
1.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发动武装叛乱,是帝国主义势力和极端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与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碰撞的必然结果。局势的发展证实了毛泽东所言:解决西藏问题不出兵是不可能的,要做好武装的和非武装的两手准备
2.毛泽东对达赖的关怀和期望是真诚的,对推迟西藏民主改革的安排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由于党的民族政策的实行和国际大背景的共同作用,西藏保持了几年的相对稳定。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毛泽东对这种平静一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3.反动分子逆历史潮流而动,不断挑起事端。毛泽东说“乱子越大越好”,他们发动全局叛乱之日,就是那里的劳动人民彻底解放之时
4.叛乱与平叛的战幕拉开,毛泽东命令只准胜不准败。谭冠三背水一战,两天两夜荡平拉萨叛匪
5.进军南山,跋涉藏北,封锁边境,关门缉盗。毛泽东纵论西藏大势,平叛大军征战三载.西藏战局尘埃落定

七 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边境冲突——对印度反击作战决策纪实
1.历史上,中印两国人民在长期和平友好相处过程中,曾形成一条传统习惯的边界。英帝国主义为了打开中国的后门,背着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代表炮制了臭名昭著的“麦克马洪线”,埋下了中印边界纠纷的隐患
2.毛泽东说:帝国主义、蒋匪帮及外国反动派策动西藏叛乱,干涉中国内政,这个说法,讲了很久,全不适当,要改为英国帝国主义分子与印度扩张主义分子,狼狈为奸,公开干涉中国内政,妄图把西藏拿了过去
3.为给尼赫鲁一个下楼的机会,毛泽东对他采取了又斗争又争取的方针。然而,尼赫鲁在赫鲁晓夫的支持下一意孤行,不断在中印边界挑起事端。毛泽东担忧地说,如果两国政府不想出一个十分妥善的解决的办法,我担心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边境冲突今后还有可能出现
4.为了谋求中印问题和平解决,中印两国总理举行会谈。印度不仅拒绝中国的和平建议,而且疯狂推行“前进政策”,中印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大规模边境冲突终于发生
5.中国军队在打退了印度的侵略之后,主动停火并从实际控制线后撤20公里,表明中国政府停止冲突重开谈判、解决边界问题的诚意。尼赫鲁在那以后不久就去世了,外电有人评论说,尼赫鲁是被气死的

八 中国人民决不会坐视不救——援越抗美决策纪实
九 备战备荒为人民——三线建设决策纪实
十 小战斗改变大格局——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决策纪实
……
文摘 插图:


朝鲜战争是美帝国主义插手朝鲜内部事务一手策划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资本主义体系遭到严重削弱,欧亚大陆的一些国家挣脱帝国主义的枷锁,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而美国作为战后头号帝国主义国家,凭借其经济、军事实力,竭力推行称霸世界的侵略扩张战略。在中国,美国先是支持国民党政权进行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它继续坚持敌视中国人民的政策。在日本,美国强化其军事占领,计划把日本变成它的永久性军事基地。在朝鲜,美国则违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同盟国关于使朝鲜自由独立及成立统一的朝鲜政府的协议,于1948年8月在朝鲜南部扶持李承晚集团上台,成立“大韩民国政府”,公然分裂朝鲜民族,阻挠朝鲜独立统一的实现。针对这一情况,1948年9月9日,朝鲜人民在朝鲜北部成立了以金日成为首相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朝鲜南北两个不同性质的政权成立以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坚决主张在没有任何外来干涉的条件下,举行全朝鲜普遍选举,建立统一的中央政府,实现国家的自主和统一。而李承晚却在美国支持下,无理拒绝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提出的主张,公然宣称“南北分裂是必须用战争来解决的”,并加紧进行战争准备。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也为此在军事上作了必要的准备。双方在“三八线”(第二次世界大战临近结束时,苏、美两国决定以朝鲜国土上北纬38度线作为对日采取军事行动和受降范围的分界线,这条分界线通称“三八线”)上不断发生武装冲突,终于导致了朝鲜内战的爆发。
朝鲜战争爆发后,朝鲜人民英勇作战,一开始打得很顺利,于6月28日解放了汉城。美国见状,唯恐它扶植的李承晚政权垮台,并进而在亚洲引起连锁反应,便于27日发表声明,宣布武装入侵朝鲜,当天出动海、空军对朝鲜进行武装干涉,同时派第七舰队侵人我国台湾海峡,阻止我解放台湾。30日,美国派陆军第八集团军直接参加地面作战。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