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经济管理 > 投资 >

国际清算银行(第73期年报)

2010-04-27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页码:169 页 ·出版日期:2003年12月 ·ISBN:7504932469 ·条形码:978750493246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国际清算银行(第73期年报) 去商家看看
国际清算银行(第73期年报) 去商家看看

 国际清算银行(第73期年报)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页码:169 页
·出版日期:2003年12月
·ISBN:7504932469
·条形码:978750493246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在本年报所观察的时期里,事实证明经济金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悲观预期是没有根据的。毫无疑问,一些糟糕的事情发生了。亚洲经济危机仍在延续,提醒直接受到影响或旁观的人们,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体系所具有的强大力量也会被机构或其他方面的弱点摧垮。危机后来波及到俄国,但这与接下来卢布贬值和偿债延期在市场上形成的猛烈反响相比,并不令人吃惊。规避信贷和转移风险的做法导致许多金融资产价格急剧下跌,众多市场流动性枯竭。主要金融中心的银行、对冲基金和其他金融机构都遭受了巨大损失。还有一个曾以市场反应敏锐而备受尊敬的金融机构,也多亏得到救助才免于破产。
目录
发文函
第一章 前言:一个不舒服的软点
全球增长放缓和金融因素的影响
保持金融稳定和公共政策影响

第二章 发达工业国家的发展
概要
2002年全球复苏
政策虽具支持性但增长却令人失望
商业投资尚未复苏
居民支出富有弹性?
全球前景
不均衡但逐渐的扩张
私人资产负债表
更长期的前景
德国更长期增长的前景受到抑制
通货膨胀
近期发展状况
前景
通货紧缩的风险?
利润幅度和公司定价权力
财政议题辩论
贸易和经常账户发展状况
近期全球储蓄发展趋势
近期前景

第三章 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发展
概要
国际收支发展状况
亚洲
解释通货滞胀和通货紧缩
亚洲国内需求的增长
限制信贷融资的居民支出?
中国角色的转变
拉丁美洲
近期经济发展状况
债务的可持续性和财政调整
国际清算银行第73期年报
治理通货膨胀的挑战
中东欧
近期状况的可持续性
加入欧盟的挑战
非洲和中东地区

第四章 发达工业化经济体的货币政策
概述
情况回顾
美国
欧元区
日本
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
通货紧缩的风险及影响
通货紧缩带来的问题
历史记录
过去经验的教训
应对通货紧缩
避免通货紧缩的战术
战胜通货紧缩的策略
对货币政策框架可能进行的微调

第五章 外汇市场
概要
美元、欧元和日元
主要走势
决定因素
其他外汇市场的走势
工业国家货币
新兴市场货币
经常账户的动态变化和汇率行为
从1973年以来工业国家经常账户逆差的调整
1987年美国经常账户逆差的逆转
美国目前的情况

第六章 金融市场
概要
收益曲线和宏观经济形势
市场心理的转变
对于低收益率的担心
股市
信息和风险厌恶
保险公司与银行
资产价值评估与泡沫的吸出
信用市场
一个混乱的夏天
公司借款人开始修补其资产负债表
信用衍生工具和市场一体化
新兴市场外部债务融资
蔓延的根源
银行转向高评级信用
房地产价格之谜

第七章 金融部门
概要
经济状况与金融机构的业绩
商业银行
保险公司
充满活力的根源
周期性因素
结构因素
脆弱性
周期性风险
其他风险
多种融资渠道及金融部门的活力

第八章 结论:朝向更加平衡的全球增长
未来的机会和脆弱性
获得货币和财政稳定的政策
国际清算银行的活动
推动国际合作:国际清算银行的直接贡献
对货币和金融事务的定期磋商
由国际清算银行所推动的其他领域的中央银行合作
亚太代表处
美洲代表处
金融稳定学院
通过常设委员会促进金融稳定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
全球金融体系委员会(CGFS)
支付与结算体系委员会(CPSS)
市场委员会
中央银行反假威慑组(CBCDG)
国际清算银行对广泛的国际金融合作的贡献
十国集团
金融稳定论坛(FSF)
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
存款保险国际协会(IADI)
国际清算银行的金融服务
银行部门的运作
作为代理和信托的职能
净利润及其分配
本财年的净利润
当年净利润的分配
前年储备调整分配
审计报告
机构事务
修改国际清算银行章程
会计原则的变化
国际清算银行第73期年报
预算政策
国际清算银行的酬金政策
董事会和银行管理层的变化
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账户
董事会成员
国际清算银行高级管理人员
国际清算银行成员中央银行
……
序言 在本年报所观察的时期里,事实证明经济金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悲观预期是没有根据的。毫无疑问,一些糟糕的事情发生了。亚洲经济危机仍在延续,提醒直接受到影响或旁观的人们,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体系所具有的强大力量也会被机构或其他方面的弱点摧垮。危机后来波及到俄国,但这与接下来卢布贬值和偿债延期在市场上形成的猛烈反响相比,并不令人吃惊。规避信贷和转移风险的做法导致许多金融资产价格急剧下跌,众多市场流动性枯竭。主要金融中心的银行、对冲基金和其他金融机构都遭受了巨大损失。还有一个曾以市场反应敏锐而备受尊敬的金融机构,也多亏得到救助才免于破产。
但是,事态的发展仍然没有像一些人想像得那么糟。及时的政策反应抑制了去年8月和9月金融市场危机的扩散。而且,即使在非同寻常的压力下,基础设施仍然继续保持良好运行。巴西雷亚尔贬值了,但并没有导致拉丁美洲或亚洲其他汇率机制的崩溃。相反,对于1999年春季总的印象是:亚洲的金融市场已经稳定下来,许多遭受严重衰退的亚洲国家的经济已经触底。甚至在可能被认为相当脆弱的东欧,金融状况亦基本保持平稳,增长前景仅稍被削弱。
去年以来,出现好消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经济的持续强劲增长。也许人们已经预见到,过去的股市收益以及充足的就业机会促进了消费支出,有力地支持了经济连续第七年增长。出人意料的低通货膨胀率使利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上。欧洲也几乎不存在通货膨胀,总需求在消费支出的支持下得到加强。在这出口微弱增长、商业信心不足和投资行为谨慎的情况下,是一个令人鼓舞的发展。共同货币的引入和大多数国家利率的下降可能也对此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几个主要工业国家,只有日本的经济状况没有得到改善。
但是在本年报观察期间,金融领域和实际部门也存在一些潜在的令人担虑的发展趋势。经济增长在每种类别国家内以及各种类别国家之间都显著不同。贸易失衡的情况也是如此。实际商品价格达到40年来的最低点,许多贸易商品的价格也出现下降。在金融领域,大多数工业国家的信贷增长仍然非常强劲,但在那些深受银行系统脆弱性影响的国家仍很微弱。许多工业国家的股票价格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房地产价格也开始上升。尽管美国外债不断增加,1999年1月1日诞生的欧元预计将成为一种与美元竞争的储备货币,但美元仍基本上保持强势。最后,由于过去投资过度和最近市场管制的放松,金融重组的规模不断扩大。
文摘 插图:





许多工业国家的财政放松和政策利率的时常大幅下调无疑有助于金融体系到目前为止一直保持弹性,对于仍然依赖资本流入弥补经常账户逆差的新兴市场经济体,这种放松和利率下调也有助于减少资本流入的下降。但是,对这种金融弹性的另一种可能解释是近年来支持国际金融体系的基础设施的改善和融资来源的多样化。全球增长放缓和金融因素的影响
2002年年初美国经济从前期的衰退中恢复了良好的增长,这种增长与当时存在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强烈扩张态势一致。但很不寻常的是,增长从此趋向放缓,而非加速。此外,如事先出现利润和投资急剧下降的非同情况一样,这种恢复的本质很微不足道。战后一直使经济下降最小化的强劲消费在2002年的绝大多数时间里保持强势,但在年底和今年初时呈现减弱迹象。与之相反,公司投资则在大力削减成本和保持生产率高增长的情况下,在全年的大数时间依然疲软,导致利润占GDP比例恢复至更正常的水平,并大幅度减少了其外部融资需求。
在本年报回顾期内,甚至在公司和居民部门的敏感性存在大幅差异的情况下,在美国金融因素对支出决策的影响愈来愈明显。就公司部门而言,主要是考虑在债务水平已达到历史高位时重组公司资产负债表,导致在可能的方面投资支出和债务水平同时被减少。这种收缩进程也符合很具挑战性的金融市场条件的要求。股市持续下跌和债券收益利差很高(尽管近来有所缩小)都表明,只有高质量的信贷才能从先前政策利率的下调中充分受益。尽管有收益汇回的支持,美元有效汇率最终下降的事实是利率下降和对美国贸易逆差不断担心的综合反应,但这并不足以扭转对资产负债表和世界政策环境不确定的担心造成的企业悲观。
一直预计这些困难的金融环境也会约束居民的支出,但事实却与显示消费者信心弱化的调查截然相反,美国居民的支出继续强劲。耐用消费品和住房服务从低政策利率和特别金融因素中尤为受益。耐用品厂商情愿以牺牲利润为代价提供零利率融资,对汽车的持续销售尤其有利。最为明显的是,低住房抵押率、房产价格上升和交易成本下降使消费者进行大量的再融资。虽然这些收益的一部分被用于减少高成本消费债务,但大部分被用于支持更多的消费或住房市场交易。由于后者进一步加剧了住房价格上升的压力,这种进程形成了自身动力。而且,反映信贷总量增长的相似现象近年来也出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