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生活 > 旅游 >

圆明园

2010-04-27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页码:117 页 ·出版日期:2000年01月 ·ISBN:9787805012148 ·条形码:9787805012148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圆明园 去商家看看
圆明园 去商家看看

 圆明园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页码:117 页
·出版日期:2000年01月
·ISBN:9787805012148
·条形码:978780501214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北京览胜丛书

内容简介 《圆明园》介绍了: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的《北京览胜丛书》选择北京最具有特色,凝集了古代劳动人民和建筑大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产,详尽介绍其建制沿革、建筑风格、艺术与实用功能,旁及其兴衰历程和蕴涵其间的历史烟云,其意义自不待言,从文化建设的角度上看,这套丛书为保存古都风貌留下了一部极其重要的历史记录。然而它的价值并不权限于此,因此随着人们对古都北京的历史顷怀日渐浓烈,特别是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这套丛书的而世将会有助于增进人们对北京的深入了解,进而更加珍惜北京珍贵的历史文化,更加热爱这座伟大的历史文化名城。
编辑推荐 《圆明园》是由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第一章 圆明园的兴建
第二章 全盛时期的圆明园
第三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圆明园的焚掠
第四章 同治年间重修圆明园的经过
第五章 圆明园的再劫、所存遗迹
第六章 遗址公园的建立 圆明园 喜获新生
圆明三园主要风景表
后记
……
序言 北京是一座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城,特别是作为元明清三朝的国都而崛起为全国的政治、文化的中心,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是我国封建时代国都建筑艺术之集大成的典范,而且作为新中国的首都又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现代的大都会,正是这样特殊的历史积淀和无与伦比的地位,使北京成为全人类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名城。
尽管岁月的沧桑和人为的因素,北京旧城的面貌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但是值得令人欣慰的是,作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许多珍贵的文物古迹,如今不仅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并且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受到精心保护。北京所拥有的辉煌壮丽的宫阙建筑,气势恢宏的庙宇祠坛,丰美多姿的大小园林,不可胜数的亭台楼阁、城垣陵墓和散在民间的深宅大院、旧日民居,以及具有特殊意义的科学文化遗址和革命史迹等等,既是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具有代表性的杰作,更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载体,它是历史的精华,民族的骄傲,包含深厚的文化底蕴。
记得1984年我应美国康奈尔大学之邀,在该校研究工作期间,获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项“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其目的在于通过国际合作,更有效地保护和保存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重大价值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
文摘 插图:


康熙四十年以后,在西郊建造起很多的园苑。圆明园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兴建的。从此以后,清代历朝帝王对圆明园的经营都是不遗余力的。他们每到春天和夏天,就到西郊圆明园里去生活,从雍正开始,这已成为宫廷的习惯,且历代相传。他们由新正郊礼完毕后,就移居园宫里生活,到冬至大祀的前夕,才回到城内的皇宫里,仪式完了以后,又回到园苑里去了。他们除了夏天去东北热河离宫外,一年之中,园居的时间几乎超过了全年的三分之二,城内的皇宫仅仅成为举行大典的地方。自康熙至咸丰六帝,死在城内皇宫里的,只有乾隆一人而已。由此可知,清朝园苑的盛况,远远超过了元、明两代。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出西直门十五里到海淀,过海淀向北二里即圆明园。圆明园正南有澄怀园(一名翰林花园、现为东北义园),西南有蔚秀园与承泽园,东南有朗润园与勺园(以上四园现为北京大学校舍);东有近春园与熙春园(现为清华大学),西有一亩园、自得园(现为中共中央党校)、清漪园(即颐和园)、静明园(即玉泉山)与静宜园(即香山)——以上诸园以前全是圆明园的属园,散布在圆明园正南与东西两翼,构成了以圆明园为中心的扇面形。东起近春园西至香山约二十余里,举目所见皆园林飞阁,玉泉水一流东下。至今站在圆明园废墟的高处,还可以看见这一带连绵隐现于烟云树杪间的幽美景色。
后记 远在46年前,即1953年10月,我还是一个刚由北京大学毕业的学生时,曾写了一篇长文《圆明园》,分两天连载在《光明日报》上,那是为了纪念该园被英法联军焚掠93周年而作的。
当时我之所以写那篇文章,有两个原因,其一是童年时受父亲的影响。因为我童年时家里藏书很多,其中有一本又重又大的《故都文物略》,装璜精美,内容丰富,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书后有圆明园西洋楼多幅图片,父亲指着图片告诉我该园被毁的经过。这在我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解放初北京大学随全国高等院校的调整,由沙滩迁到原燕京大学的校址,我也随校搬迁,住在风景如画的未名湖畔的德斋。这里毗邻圆明园遗址。既然我童年时代对该园就有深刻的印象,每逢节假日便到那里散步。当时这里已是一片荒凉景象,举目所见皆是阡陌纵横的水稻田,并有101中学在这里建校。在走访园内家户时,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这里很快就要被各单位分掉,从事基本建设。我一听感到非常可惜,这就成为推动我写这篇文章的第二个原因,觉得有必要写一篇长文以唤起政府与社会的注意。我在该文的最后写道:
“解放以后,全国所有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都被人民政府当作民族的宝贵遗产珍惜地保存起来。笔者建议文物机关,就现存圆明园遗物加以整理保管;并能保持这块地形的完整,以便将来作为首都文教区的人民大公园。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