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修订本)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页码:31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5月 ·ISBN:7500469470/9787500469476 ·条形码:9787500469476 ·版本:第1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修订本) |
 |
|
 |
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修订本)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页码:31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5月
·ISBN:7500469470/9787500469476
·条形码:978750046947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王立群教授是中央电视台十套《百家讲坛》的主讲人,他的大众作品很少,多为学术著作,这本《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修订本)是王立群教授对其第一本学术专著进行精心修改增补的修订本。本书研究的是中国古代散文的一个分支——游记散文中的山水游记,作者倾注了大量心血.增加近百幅照片,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山水游记研究力作,是山水游记文学爱好者的必读之本。
作者简介 王立群,山东新泰人,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史记》研究会顾问、中国《文选》研究会副会长。曾出版有《现代文选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选成书研究》(商务印书馆) 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上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山水意识的演进和山水描写的产生
一 山水意识的演进
二 山水描写的产生
第二章晋宋地记与山水描写
一 晋宋地记的概况
二 晋宋地记的山水描写
三 晋宋地记山水散文的文学史意义
第三章 六朝行记与游踪记写
一 唐前游踪记写在其他文体中的发展
二 六朝行记与游踪记写
第四章 山水游记的产生
一 山水游记三种文体要素在唐朝的充分发展
二 山水游记载体的成熟
(一) “记”体文的发展
(二) 唐代古文家对散文体裁的开拓
三 柳宗元的创造精神与山水游记的产生
四 山水游记晚出的原因
第五章 山水游记的分类(一)
一 舆地游记的两种形态
(一) 舆地游记的发展历程
(二) 舆地游记形态之一:纯粹的地学游记
(三) 舆地游记形态之二:文学性的地学游记
二 文学游记的三种模式
(一) 柳宗元与再现型游记
(二) 苏轼与表现型游记
(三) 陆游与文化型游记:
(四) 文学游记分类的成因
第六章 山水游记的分类(二)
一 另一种视野下的晚明至清中叶游记
二 晚明至清中叶的文人游记
(一) 晚明游记小品大概
(二) 晚明游记小品评议
(三) 清代文人游记概况
三 清代的学者游记
(一) 清代学者游记之形成
(二) 清代学者游记的记写模式
(三) 清代学者游记的走向
第七章 山水游记的结集、流传与著录
一 从《游志》到《游志续编》
二 山水游记选集的大量涌现
三 山水游记在历代书目中的著录
第八章 山水游记的创作理论
一 “山以贤称,境缘人胜”
二 “仁者乐山,知者乐水”
三 “随其兴之所适,及乎境之所奏”
结语 山水游记的价值
参考文献
后记
再版后记
……
序言 中国传统古代文学的主体是诗歌与散文。但是,对于诗歌的偏好使得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有关诗歌的研究,无论就其广度还是就其深度而言,都远较散文研究要发达得多。时代呼唤着对散文研究的深入与开拓。
从古代文学的研究现状看,诗歌研究有诗话,词曲研究有词话 (图0—1),散文研究虽已有人做文话,但至今尚未问世。研究诗歌有各种诗歌通史与断代史,而散文研究则只有为数极少的散文史。这些事实都说明散文研究在传统诗文研究中的滞后。
文摘 插图:
后记 山水游记研究为介乎山水文学研究与文体史研究之交叉学科。以题材而言,归属于山水文学研究;以文体而言,则又隶属散文研究。此为研究困难之一。中国古代山水游记多无专集汇编,虽明、清两代若干游记选集,但大量游记单篇却散见于明、清诸家文集之中。裒辑不易,此为研究困难之二。搜集资料,剖析资料,属文献研究;阐明成因,评论贡献,则为理论研究。是书写作,兼有二者,此为困难之三。尤使余感困难者乃山水游记之分类。笔者将山水游记厘分为文学游记与舆地游记两类。“舆地游记”一词,又为笔者所名,能否成立,尚非万全。此为困难之四。以余之力,欲解此数难,虽寥寥十余万言,犹感力不从心。
余致力于山水游记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厥后,曾于参加全国旅游文学研讨会之际,写成若干论文。久欲将其汇辑并扩充延展为一编,就教海内专家;但因诸事困扰,迟迟难成书稿。遍鉴海内外诸作,尚无前贤时贤专门述及山水游记之作。筚路蓝缕,倘能有助来者做成此题,余之愿也。
是书写作,对臧维熙先生主编之《中国山水的艺术精神》与《中国游记鉴赏大辞典》,褚绍唐、吴应寿先生之《徐霞客游记导读》,及朱迎平先生《唐代古文家开拓散文体裁的贡献》均有所参考、采撷,特此说明,一并致谢。
此书蒙河南大学中文系白象学术出版基金资助出版,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