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经济管理 > 管理学 >

破茧的蝶蛹:诊断学习型组织的14个维度

2010-04-27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页码:237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9月 ·ISBN:7800878473 ·条形码:978780087847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破茧的蝶蛹:诊断学习型组织的14个维度 去商家看看
破茧的蝶蛹:诊断学习型组织的14个维度 去商家看看

 破茧的蝶蛹:诊断学习型组织的14个维度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页码:237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9月
·ISBN:7800878473
·条形码:978780087847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仁达方略管理文库,学习型组织系列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在国内第一次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学习型组织诊断体系,详细介绍了各种诊断工具的具体应用,其中包括:1个真实的诊断案例、14个可操作的诊断维度、15种详细的调查问卷、41个关键的诊断点、239个具体的考核指标、312个精确的定位指针,这些理论和方法都是作者在多年咨询实践中总结和积累起来的,简单实用,便于掌握,并经过了实践的验证,是企业透析自身状况的必备工具。
作者简介   中国权威的企业文化咨询机构--北京仁达方略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国内著名管理咨询专家。长期从事组织行为与企业文化实证研究与咨询实践,是国内极有影响力的企业文化实证研究与咨询专家,创建了企业文化全新的实证性的理论体系和建设方法。
  服务过的企业有蒙牛乳业、伊利股份、中国航天、中国航油、中国长城资产、国家电网 、华电国际、中华通信,大庆油田、北京金融街、天桥投资,天鸿集团、泰康人寿、福临门、中国铁路等。凡是接受过其咨询的企业,无不成为长期的合作伙伴。
媒体推荐 书评
  仁达方略始终用企业的语言,化复杂为简单,我们受益匪浅。
  ——蒙牛乳业总裁 牛根生
  仁达方略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企业文化是一门科学。
  ——华电国际集团党委书记 田沛亭
  仁达方略的项目组做了大量的工作,工作严谨、求实,项目成果操作性强,提高了金融街内部的管理能力与企业的整体运营能力。
  ——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世春
  仁达方略提供方案的可操作性,是我们在与很多咨询公司接触过程中感受最深的。
  ——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总经理 张正明
  自咨询合作后,几年来,仁达方略已经成为我们决策所必需的拐杖,甚至可以说是我们的导师。
  ——北京建房房地产公司董事长 张笠纯
编辑推荐   本书在国内第一次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学习型组织诊断体系,详细介绍了各种诊断工具的具体应用,其中包括:1个真实的诊断案例、14个可操作的诊断维度、15种详细的调查问卷、41个关键的诊断点、239个具体的考核指标、312个精确的定位指针,这些理论和方法都是作者在多年咨询实践中总结和积累起来的,简单实用,便于掌握,并经过了实践的验证,是企业透析自身状况的必备工具。
目录
第一篇 创建从诊断开始
第1章 为什么要诊断
学习型组织错误百态
突破组织发展的瓶颈
第2章 诊断什么
组织力是平台
……
文摘 书摘
  为什么要诊断
  诊断评估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基础,它有利于避开学习型组织建设的误
区,对学习型组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进行学习型组织诊断,
找到组织存在的问题,从而对症下药。
  学习型组织错误百态
  近年来,学习型组织越来越成为国内企业界津津乐道的话题,许多企业
也都在着手进行学习型组织建设。然而,国内企业的学习型组织建设大多还
停留在概念阶段,口号大于实际,对学习型组织的理解也有很多误区,可以
说是错误百出。本节正是基于此,从国内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实践中,提炼出
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错误做法,希望能引起读者深省和反思。
  1.学习型组织的泛化和虚化倾向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很多优秀的企业,如通用电气、壳牌石油
、摩托罗拉、AT&T等,都先后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典范。在我国,自2000年
开始也掀起了一股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热潮,涌现出了“学习型企业”、“学
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城市”等,一时颇有“乱花渐欲迷
人眼”的景象。但是,在形势一片大好中,我国的学习型组织建设在理论研
究与实践方面却出现了泛化和虚化的倾向。
  (1)泛化
  在理论研究方面,学习型组织的内涵不断扩大,从最早的“组织学习”
扩展到“知识管理”、组织行为学、战略管理、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
社会心理学、信息技术等领域,其内容越来越庞杂。这种倾向可能有利于学
习型组织理论体系的完善,但同时也有可能使学习型组织成为一个无所不包
的“大杂烩”,失去自己的特色,也失去持久的生命力。
  在实践领域,泛化倾向的一种表现是,挪用概念,将其范围不适当地延
展。不仅出了各种各样的名词,小到“学习型个人”、“学习型领导”、“
学习型班组”、“学习型社区”,大到“学习型城市”、“学习型政党”和
“学习型社会”等,而且,这些不同范畴的组织特性也存在显著差异,如果
用同一套理论去套用,肯定滑稽可笑;如果用不同理论去“自说白话”,又
难以令人信服。
  与此同时,泛化还表现在什么都被贴上“学习型组织”的标签,包括培
训、企业文化建设、战略规划与业务流程优化、信息技术应用,甚至“送温
暖”活动、兴趣小组、读书会,等等。学习型组织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但
如果企业的每一项活动都被作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