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页码:143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7802035732/9787802035737 ·条形码:9787802035737 ·版本:第1版 ·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教子难题速查手册10:家长教育难道的130个对策 |
 |
|
 |
教子难题速查手册10:家长教育难道的130个对策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页码:143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7802035732/9787802035737
·条形码:978780203573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王晓春老师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和高度理论素养的教育专家。他专门研究家庭教育多年,一直不遗余力地从事研究和推广普及工作,出版了许多家庭教育方面的图书,在全国做家教讲座,深受读者欢迎。王晓春老师为了满足家长的需求,从2003年开始,就带领他的志同道合者,进行了长达5年的艰苦的科学研究,推出了这套很有特色的《教子难题速查手册》。我愿意把这套丛书推荐给广大家长。
这套家庭教育指导丛书,不是泛泛地向读者传授家庭教育的一般理论,而是从家长的实际需要出发,针对家庭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难题进行具体的指导,难题抓得准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王晓春老师团队的绝大多数成员是中小学教师,了解孩子,熟悉孩子的生活。他们又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大量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经过分析、综合、归纳,把收集到的家庭教育难题分为“学习习惯难题”“学习方法难题”“行为习惯难题”“生活习惯难题”“亲子沟通难题”“人际交往难题”“青春期难题”“个性发展难题”“成长关键期难题”“家长教育难题”10个专题,逐题反复进行了专题研讨。最后,每个专题各成一本书。这套丛书探讨的问题,全是来自家庭教育实践,涵盖面相当广泛,内容非常丰富,几乎涉及了孩子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家长教育孩子过程经常遇到的难题。
作者简介 王晓春,1943年出生,北京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高级教师,北京老教师协会家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
已出版家庭教育研究专著+几部,在电台、电视台做家教节目,并主持举办过多期“走进孩子的心灵”家庭教育检测班,同时对学生、家长、教师三方面进行培训和咨询,效果显著。主持教育部“家庭教育个案跟踪指导”课题研究。为全国妇联“学习型家庭读书活动”和“双合格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撰写活动读本。
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帮助家长解决当代家教难题,在家教领域显示了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洞察力。经常应邀给各地家长及教师做报告。目前已达上千场。他的报告实例生动,深入浅出,语言幽默,引人入胜,使家长们深受启发,被家长们誉为“家教救星”。
孙阳立,1967年生,北京人。1999年与王晓春老师做家庭教育研究工作至今,任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跟踪指导家庭教育实验研究”课题组指导老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生课程班结业,心理咨询师。现任“王晓者工作室”主任,在成蹊堂文化教育中心主持家庭教育研究和咨询工作,擅长一对一个案研究。 参加过多期家庭教育训练营活动,主编活动方案及检测方案,担任活动指导老师。曾为中央电视台7频道“e点名家”专栏写稿,策划家庭教育短剧十余个。在《情商》《孩子》《家庭教育》等杂志发表多篇家教文章。著有《家教智慧从哪里来》(与王晓春老师合著),家长学校教材“亲子共成长”教育读本副主编。独著此丛书第10册《悄悄推一把》。
编辑推荐 专家告诉您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家教指导“实战派”专家团队多年研究成果,中国家教学会融会长赵忠心教授推荐并作序。
目录 序
主编的话
一、单亲家庭教育的12种情况及对策
第一种情况:没有离婚证的单亲家庭
第二种情况:隐瞒离婚事实的单亲家庭
第三种情况:溺爱孩子的单亲家庭
第四种情况:经济压力大的单亲家庭
第五种情况:以孩子为全部希望的单亲家庭
第六种情况:对孩子冷漠、排斥的单亲家庭
第七种情况:父母离异无人管孩子的单亲家庭
第八种情况:家长精神痛苦无心管孩子的单亲家庭
第九种情况:孩子心里埋藏仇恨的单亲家庭
第十种情况:把孩子当筹码的单亲家庭
第十一种情况:周末做家长的单亲家庭
第十二种情况:面临重组的单亲家庭
专家总结
二、隔代人教育的9种情况及对策
第一种情况:老人注重养育不注重教育
第二种情况:老人不注重孩子的习惯培养
第三种情况:老人包办代替过多
第四种情况:老人娇纵孩子
第五种情况:老人不准年轻父母管教孩子
第六种情况:老人动作慢,制约孩子成长
第七种情况:老人懂道理,但过不了感情关
第八种情况:祖辈在孩子面前批评父母
第九种情况:老人无意中争夺孩子的爱
专家总结
三、知识分子家庭教育的10种情况及对策一
第一种情况:过分强调学习成绩,忽视孩子能力的培养
第二种情况:把社会理想化,导致孩子困惑
第三种情况:对孩子学习期望值过高
第四种情况:对孩子施加隐性压力
第五种情况:对师严,待己宽
第六种情况: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批评有道理,但脱离实际
第七种情况:父母对教育方法各持己见,无法统一
第八种情况:年轻家长的教育思想与老人之间有矛盾
第九种情况:只相信以理服人
第十种情况:利用自己的人脉为孩子开路
专家总结
四、富裕家庭教育孩子的7种情况及对策
第一种情况:家长不控制孩子的零花钱
第二种情况:带孩子参加成人活动
第三种情况:花钱托关系送孩子上好学校
第四种情况:盲目花钱请家教
第五种情况:给老师送礼
……
五、官员家庭教育的8种情况及对策
……
序言 现在城镇和发达地区的绝大多数家庭,都是只有“绝无仅有”的一个宝贝孩子。家长们要对孩子“精雕细刻”,希望雕刻成“精品”,使之成为出类拔萃的庸中佼佼者。因此,家长迫切需要指导,以便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实现家庭教育科学化。
然而,我们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远远满足不了广大家长的渴求。就说家庭教育指导图书,出版的种类可真不少,但总体上看,质量并不算高,真正有价值的,也是凤毛麟角。有许多书是“急就篇”“拼凑篇”“绝招篇”“经验篇”,其中有相当部分的家庭教育指导图书,在科学性和实用性上存在着严重问题,实在令人担心。
令人高兴的是,毕竟还有一批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拥有真才实学的教育学者和具有丰富教育实践经验、热心家庭教育事业的教育实际工作者,没有辜负社会和千千万万家长的热切期望。他们急家长之所急,想家长之所想,既能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又能坐下身子,沉下心来,认真思考、钻研家庭教育实际和理论问题,认真总结家庭教育经验,刻苦探索家庭教育的规律,努力尽自己所能,为实现家庭教育科学化,为繁荣我国的家庭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王晓春老师和他所率领的成蹊堂文化中心的成员,就是这样一个让人信得过的、严肃的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和推广的团队。
文摘 一、单亲家庭教育的12种情况及对策
第一种情况:没有离婚证的单亲家庭
有的夫妻并没有离婚,但一方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夫妻分居往往是离婚的前奏,拉开了单亲家庭的序幕。这种名义上的双亲家庭,事实上的单亲家庭,我们身边有很多,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香儿才上初二,已经有了一个男朋友。妈妈没有拦阻他们来往,其中一个原因是香儿的男朋友在国外上学,两人见面的机会很少,也就是用手机发发短信,写写电子邮件互诉衷肠而已。还有一个原因妈妈没有对香儿说。香儿的爸爸有4年多不回家了,香儿的妈妈要解除婚姻关系,但是爸爸为了不让香儿有心理阴影,就是不离。妈妈找爸爸理论过很多次,搞得爸爸都不露面了,除了每个月的银行汇款可以证明爸爸还健在,其他的杳无音信。
香儿妈妈认为香儿缺少和男士交往的机会,有一个男朋友,可以弥补心理的缺陷。可是,妈妈的期望和实际的结果大相径庭。近来,香儿越来越急躁,没有心思学习,因为接不到男友的短信和电子邮件而偷偷哭泣。妈妈也束手无策,开导女儿说:“可能是他考试忙,可能是手机没有钱了,可能是电脑坏了……你要理解,你要以自己的学习为重……”香儿根本听不进去。妈妈开导了香儿很长时间,有一天,香儿烦了,表情凝重,抽泣着说:“我就是你的后尘,他像我爸爸一样消失了。这是我的命!”香儿妈妈连忙解释:“他们不一样,他……”话还没有说完,香儿抢过妈妈的话:“一样!有什么不一样的。连我亲爸爸都可以不见我,他是我什么人?当然更会如此了!”说完放声大哭。
如果没有真实的生活来体现,“结婚证”“离婚证”只是一张纸,没有什么意义。有的家长认为,只要我不去办离婚手续,孩子就有一个家,别人就会不在孩子背后指指点点地说:“他父母离婚了,好可怜……”这是事实吗?不是,左邻右舍依旧会说三道四。不管周围人说什么,孩子真的能够心安理得的,不顾及见不到面的爸爸吗?不会,他们的苦恼可能更加说不清,道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