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两性
家居
美食
旅游
娱乐时尚
家庭
健康
两性
孕产知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生活
>
两性
>
爱的困惑:挑战离婚观念
2010-04-27
市场价:¥20.00卓越价:¥18.90为您节省:1.10元 (95折) VIP 价:¥18.33 SVIP价:¥17.95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爱的困惑:挑战离婚观念
爱的困惑:挑战离婚观念
市场价:
¥20.00
卓越价:¥18.90为您节省:1.10元 (95折)
VIP 价:¥18.33 SVIP价:¥17.95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暂无用户评分、评论 | 写评论)
商品促销和特殊优惠
每购买由卓越亚马逊提供的1件图书产品合格购物商品,另外购买Office 2007 中文家庭和学生版可享受¥20.00 元的优惠。查看详细条款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页码:333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1月
·ISBN:7208045569
·条形码:978720804556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从历史角度分析离婚以随意性到不可离异性,最终走向离婚自由的演变过程,剖析了离婚的成本与收益,既反对视离婚为问题,也反对视离婚为儿戏,希望人们以新的思路来认识离婚,寻找婚姻的新概念,从而获得一桩美满的婚姻。书中既有国内外有关离婚研究的介绍,也有诸多离婚案例作参考,从而展示了人们从非常不愿意涉足离婚变为坦然地接受离婚。本书对于夫妻生活中存在苦闷与痛苦的男人与女人们,都将是一剂良药。
媒体推荐
引言
曾几何时,一部好莱坞影片《克莱默夫妇》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美国《时代》周刊曾评论道:“《克莱默夫妇》作为各个时代都会出现的夫妇之爱、父子之爱的悲剧,已堪称是部令人满意的影片,但是它并未到此为止,它还涉及到当代一个一触即发的社会问题:上一代的传统的婚姻和家庭伦理标准早被时代的刀子切割得支离破碎了。”
众所周知,家庭形态的发展和变化,归根到底是由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和制约的。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家庭的伦理道德观念也在发生变化。高离婚率成为了全球性的趋势。
在西方,离婚已成为婚姻的伴侣,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离婚率飞速增长,根据1990年《联合国人口年鉴》记载,英国离婚率为5.72‰;加拿大离婚率为6.10‰;美国离婚率为9.4‰;以致西方世界的离婚从来未像现在这样普遍。难怪有人戏称,人类的婚姻告别了一个长期的稳固的石器时代,进入了瓷器时代,一碰就碎。
在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婚姻家庭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这场变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场“婚姻的革命”。在多元化的思维方式下,人们的婚姻观念正潜移默化地变化着。“好聚好散”正被越来越多的人实践着。“离婚了,别来找我”正转为“离婚了,也还是朋友”。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协议离婚从1980年的18万对上升到1999年的47.7万对,平均每年递增5%以上。
离婚率逐年上升已是无法否认的事实。据法院受理的一审离婚案件数量来看,1990年为81万多件;1991年为86万多件;1994年为103万多件;1997年为124万多件,1998年以后略为下降。尽管如此,与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离婚率仍然处于低水平,仅为1.9‰。此外;由于受城乡差别、民族区域和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各地的离婚率水平也是不平衡的。黑龙江、上海地区分别为4.05‰和4.03‰,河北、山西等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为1.5‰左右,海南省则为0.85‰。而且,由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家庭财产相对丰富起来,一些家庭除了日常生活用品外,还有大量的现金、股票、有价证券等,在离婚时会因为分割财产而发生矛盾,因此,仅1999年全年通过法院审理批准离婚的案件要比民政部协议离婚的案件要多三分之一。
离婚因婚姻而存在,它是对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是适应社会发展的一种结构性改变方式,我们不应绝对地把高离婚率看作是社会的灾难或厄运以及家庭的崩溃。与其说离婚是一种社会问题,倒不如说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方式。与其把离婚当作是问题,不如把离婚看作是死亡婚姻的葬礼,是婚姻的涅槃。从某种意义上说,离婚并不是件坏事,如果说它是坏事,坏事也终会变成好事。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婚姻不是一张纸
1 雾里看花:婚姻是个难题
2 驿动的心:爱是永恒的星辰
3 婚姻质量: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
第二章 离婚:在时间长河中
……
文摘
书摘
1-1 离婚交易
离婚就是一场交易,一场特殊的交易。
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一个人之所以想离婚,是因为他觉得在目前的婚姻中收益远远低于投入,甚至只有成本付出却得不到任何收益,以至于他不愿把交易继续下去;或者他认为结束婚姻的收益将大于继续维持婚姻的所得,结束婚姻的代价将低于维持现状的成本。这时,如果凑巧婚姻的另一方颇有同感,那么好说好散,婚姻就此宣告破裂,一场离婚交易很快就能完成。如果对方不愿意结束而情愿挽留这段婚姻,那么离婚过程中的“讨价还价”就要多一些周折:认为离婚收益大的人将会努力结束婚姻,觉得维持婚姻关系更加有利可图的一方则会尽量维护现在的婚姻,为离婚过程制造许多麻烦(比如增大对方在离婚过程中或者在离婚之后必须付出的成本)。
或许有人会问:婚姻既然是交易,就应该遵循等价交换和自愿交易的原则,事实上对婚姻不满意却又继续维持的大有人在,这作何解释?
的确,现实中很多人对自己的配偶并不满意,但却没有离婚。原因在于他们难以准确度量、计算离婚的成本与收益。这容易出现在以下两种情况中:一是离婚的收益与成本本身大体相当,其差额并不显著;二是一部分人缺乏准确度量离婚这个复杂交易的利弊得失的理性分析算计能力。
正像没有免费的午餐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不必付出代价的离婚。在中国这样一个深受“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从一而终”的婚姻文化影响的国度,离婚过程本身更要付出高昂的代价。首先,离婚要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其次,离婚可能给对方造成伤害,给自己带来负罪感;最重要的是,离婚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如果有孩子的话);另外,离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追求一个更高质量的婚姻,寻找一个更加理想的婚姻伙伴,可是,如果从头开始寻找这个伙伴,那又将花费一笔搜索成本,况且谁也不能保证新婚的结果就会好过旧婚。
关于这些代价,下文将有详细的论述。这里,要说明的是,正是因了对这种代价与成本的估算、担忧,有一些不满意于自己配偶的人并没有走向离婚,他们不愿意付出沉重的代价去获得不确定的收益。显然,这样的选择,同样是理性权衡的结果,是婚姻交易性的体现。
在提倡妇女就业、男女平等的环境下,男性流连往昔在家的优越感,女性则希望体现平等下的女性优势,最终雪上加霜。一种平衡体系被破坏,新的平衡体系又没有建立,家庭问题的混乱在所难免。有趣的是,女性孜孜不倦追求平等,结果往
……
查看更多
下一篇
本文网址:
https://www.reader8.net/book/20100427/482596.html
读书人精选
热点排行
香园:古阿拉伯卷(谢赫.奈夫瓦齐)
第五波2:無垠之海 港台原版 瑞克·杨西
用男人的思维跟男人谈恋爱
九型人格婚恋指南
驮娘江畔女人国:桂滇边壮族欧贵婚姻渊源
积极恋爱心理学:知名情感教练赵永久的恋
每天学点婚姻经营课
女人爱情全攻略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1+2漫画(共2册)唐七著
婚姻在左,爱情在右: 都市女人必看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