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散文 >

有关品质

2010-04-26 
市场价:¥22.00卓越价:¥15.80为您节省:6.20元 (72折) VIP 价:¥15.33 SVIP价:¥15.01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有关品质 去商家看看
有关品质 去商家看看

 有关品质

  • 市场价:¥22.00
  • 卓越价:¥15.80为您节省:6.20元 (72折)
  • VIP 价:¥15.33 SVIP价:¥15.01
  •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4人 评论打分
  • 5 颗星:
  • (0)
  • 4 颗星:
  • (2)
  • 3 颗星:
  • (1)
  • 2 颗星:
  • (0)
  • 1 颗星:
  • (1)看全部5篇评论  (5篇用户评论 | 写评论)
    最佳组合 购买本商品和 零碎的欢颜(卓越亚马逊网络独家销售)
    共计价钱:¥72.00
    同时购买共计:¥50.30元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ISBN:7506331322
    ·条形码:978750633132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内容简介 《有关品质》是《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朱伟的一部散文随笔集,收入他在“生活周刊”上专栏文章六十余篇,这些文章融时尚与文化于一炉,在白领知识层和文化界具有颇强的反响和固定的读者群。“有关品质”,就是有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应关注的生活品质外,还应提升文化品质和精神品质,这也是朱伟在此书中一以贯之主旨。
    作者简介 朱伟

    曾为知青。1978年起在《中国青年》当记者,1983年起在《人民文学》当编辑,1993年起任《爱乐》主编,1995年至今任《三联生活周刊》主编。
    媒体推荐 书评
    这是《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朱伟的一部散文随笔集,收入他在“生活周刊”上专栏文章六十余篇,这些文章融时尚与文化于一炉,在白领知识层和文化界具有颇强的反响和固定的读者群。“有关品质”,就是有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应关注的生活品质外,还应提升文化品质和精神品质,这也是朱伟在此书中一以贯之主旨。

    编辑推荐 《有关品质》的这些文字,谈作家艺术家,谈书,谈音乐,谈文学,谈建筑绘画,也谈朋友,谈自己,谈情趣,谈时尚,谈吃喝……而在这些文章中贯穿始终着一种对内在品质的追求。“有
    关品质”,就是有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要关注生活品质外,还应注重提升我们的文化品质和精神品质,它是一个人享受丰富生活的基础。
      《有关品质》的封底,朱伟写道,“每个人的一生其实都在积累自己的品质。只有品质才是永远无法泯灭的。品质无论何时何地,都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他认为,品质在书上、在音乐里、在每一个身边人的本质里;品质的积累是一种潜移默化,是每一个人美好记忆中的回味无穷。
    目录
    自序

    蜗居杂忆十章

    家徒四壁
    性情第一
    陈凯歌的表情
    斜阳系缆
    张承志与凡高
    入口与出口
    竹烟波月
    马勒崇拜
    黄永玉记
    枫丹白露的科罗
    1984年的阿城
    小王子、夜航与圣埃克絮佩里
    刘安、刘陵,还有豆腐
    有关顾城
    《清嘉录》、大闸蟹与李渔
    洛丽塔60岁
    张岱与梦忆
    普契尼的图兰多
    了不尽春花秋月
    昆德拉老了
    亲爱的肖
    在狮子的密林中
    行板如歌
    值得崇拜的家伙
    又一年新年音乐会
    完美又虚情假意的饮食
    私人照相簿
    粉香丛冤孽债多
    《晨祷》《通宵守夜》及其他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老版本
    情感与它的美丽容器
    大蒜的文化问题
    ……
    ……
    文摘 陈凯歌的表情
     1989年创刊的《东方纪事》第一期选择陈凯歌一张穿礼服的照片做封面,当时的美术编辑是吕梁。我记得封面上的刊名是吕梁自己用老宋体写出来的,他说老宋体有力量。而陈凯歌留着胡子、正儿八经穿着夜礼服,却显得阴柔。在照片处理中,也不知怎么切去了头顶。刊物出来后,在去南京的火车上,小查查建英跟我说,“凯歌现在都变成这样了?十年前在《今天》的聚会上,我是在门外看他。那时候……他哪里会像这样的表情。”1989年,凯歌拍完《孩子王》、《大阅兵》、《边走边唱》而到美国。李陀在《东方纪事》中写了一篇文章叫《陈凯歌的悲凉》,说到其在西安电影制片厂招待所见到《孩子王》剧组时的那种兴奋。他说凯歌当时领了一群“个个穿一身牛仔裤、运动衫的欢天喜地的孩子”,从他们身上他预感到“中国电影大约要发生深刻的变化”。
      1989年的陈凯歌多少是一种象征。这一年他与洪晃相识而结婚。洪晃后来跟我说,凯歌当初吸引她的是那种说话的表情。“丫是真能侃,再枯燥的事儿,到了丫那都能说成个花似的,你不服也得服。他第一次送我回家,就在那痛说革命家史,不停地说啊说,说到两点多钟,我实在困得不行。我说,凯歌我先去睡了啊,你该干什么干什么吧。到五点多钟,我正睡得迷迷糊糊,他推醒我说,看外面天多好,起来,咱俩去景山公园。你想,五点多钟!马路上没什么人,多静啊!我们从我家一直走到景山,现在回想起来还是真浪漫。”
      那时候我只在电影中认识凯歌。凯歌给我的印象是一直在坚持那种刻意要沉滞的节奏,叙述速度被改变后,人物脸上那种刚硬的线条就被强调与放大。《黄土地》中,黄土无际而被凝固,但静态中安塞锣鼓突然惊天动地、踢踏得黄土遮天蔽日。《大阅兵》中,又好似阳光刺目而将肉体的水分全部榨干,于是突出了机械般整齐划一的美。凯歌太要表现那种刚硬与强悍,为表现其雄浑常常将人物置于类似凝固的黄土的压力之下,心灵因此往往拳曲纠结。《黄土地》中憨憨与翠巧歌声的对比、《孩子王》中谢园扮演男主角穿着的空空荡荡的裤子,都在这样的环境关系中构成张力。当然,一部《霸王别姬》也许因为有了张国荣,因其细腻的“柔韧”突破了凯歌已经用顺的结构。相比凯歌刻意追求的广大,其实他的细腻抒情更有力量。遗憾的是,这常常被凯歌自己所不屑。
      凯歌骨子里是个浪漫之人,他将烟尘滚滚中的金戈铁马、血腥杀戮,涂嫪、燕子丹、荆轲与秦王的对峙,各色人全强迫在巨大历史压力的穹顶
    ……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