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哲学史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三联出版社 ·页码:40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542630970/9787542630971 ·条形码:9787542630971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古代哲学史 |
 |
|
 |
古代哲学史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三联出版社
·页码:40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542630970/9787542630971
·条形码:978754263097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
·外文书名:Geschichte der alten philosophie
内容简介 《古代哲学史》是“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之一,全书共分10个章节,主要对古代的哲学史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米利都的自然哲学、调和的若干努力、各个学派之间的冲突、教父哲学、新柏拉图主义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编辑推荐 《古代哲学史》作者威廉·文德尔班是著名德国哲学家,新康德主义弗莱堡学派的创始人。
目录 中译者前言
作者序言(第二版)
导论
1. 古代哲学对于西方文化的重要意义
2. 古代哲学的分期
3. 古代哲学史研究的方法
4-6. 古代哲学的原始材料和后世的研究资料
上篇 希腊哲学
导言 公元前七到六世纪在希腊精神生活中哲学之基本状况
7. 地理概况
8. 社会政治背景
9. 伦理反思:“七贤”时期
10. 实践的和专门的学问
11. 宗教观念
12. 毕达哥拉斯的革新
13. 科学的最初问题
第一章 米利都的自然哲学
14. 泰勒斯
15. 阿那克西曼德
16. 阿那克西米尼
第二章 形而上学的冲突——赫拉克利特和爱利亚学派
17. 克塞诺芬尼
18. 赫拉克利特
19. 巴门尼德
20. 芝诺和麦里梭
第三章 调和的若干努力
21. 恩培多克勒
22. 阿那克萨戈拉
23. 原子论的开端:留基伯
24. 毕达哥拉斯学派
第四章 希腊的启蒙运动——智者派和苏格拉底
25. 折衷主义和专门研究
26. 智者派
27. 苏格拉底
28. 麦加拉学派和埃利斯一埃雷特里亚学派
29. 犬儒学派
30. 居勒尼学派
第五章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德谟克利特和柏拉图
31. 德谟克利特的生平与著述
32. 德谟克利特的理论哲学
33. 德谟克利特的实践哲学
34. 柏拉图的生平与著述
35. 柏拉图的理念论
36. 柏拉图的伦理学
37. 柏拉图的自然哲学
第六章 亚里士多德
38. 老学园派
39. 亚里士多德的生平与著述
40.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
41.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42. 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
43.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和诗学
下篇 希腊化-罗马哲学
44. 导言
第一章 各个学派之间的冲突
45. 漫步学派
46. 斯多亚学派
47. 伊壁鸠鲁学派
第二章 怀疑主义和折衷主义
48. 怀疑主义
49. 折衷主义
50. 神秘化的柏拉图主义
第三章 教父哲学
51. 护教论者
52. 灵知派及其反对者
53. 亚历山大里亚的教理问答学派:奥利金
第四章 新柏拉图主义
54. 亚历山大里亚学派:普罗提诺
55. 叙利亚学派:扬布里柯
56. 雅典学派:普洛克罗
译名对照表
索引(英文版)
……
序言 自百余年前中国学术开始现代转型以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历经几代学者不懈努力已取得了可观成就。学术翻译在其中功不可没,严复的开创之功自不必多说,民国时期译介的西方学术著作更大大促进了汉语学术的发展,有助于我国学人开眼看世界,知外域除坚船利器外尚有学问典章可资引进。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又开始了一轮至今势头不衰的引介国外学术著作之浪潮,这对中国知识界学术思想的积累和发展乃至对中国社会进步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可谓有目共睹。新一轮西学东渐的同时,中国学者在某些领域也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出版了不少重要的论著,发表了不少有价值的论文。借此如株苗之嫁接,已生成糅合东西学术精义的果实。我们有充分的理由企盼着,既有着自身深厚的民族传统为根基、呈现出鲜明的本土问题意识,又吸纳了国际学术界多方面成果的学术研究,将会日益滋长繁荣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降,西方学术界自身的转型也越来越改变了其传统的学术形态和研究方法,学术史、科学史、考古史、宗教史、性别史、哲学史、艺术史、人类学、语言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研究日益繁荣。研究方法、手段、内容日新月异,这些领域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面貌,也极大地影响了近年来中国学术界的学术取向。不同学科的学者出于深化各自专业研究的需要,对其他学科知识的渴求也越来越迫切,以求能开阔视野,进发出学术灵感、思想火花。
文摘 13.科学的最初问题
希腊民族生活中的这种精神因素是哲学起源的关键条件,它使得哲学在公元前六世纪初作为一种独立的现象出现了。然而,哲学毕竟还是依赖于民族的总体文化,它的整个发展过程表现为从边缘地区逐渐移往中心地区。哲学的早期阶段分散在希腊文化圈的边缘地带,在其中,希腊人与附近民族亦敌亦友,而哲学也最早获得完全的独立性。此后,整个智者派的启蒙哲学汇集到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随之,通过苏格拉底的伟大人格,哲学在雅典落地生根,得到了完善,并且出现了几个重要的学派。
从主观上来看,希腊科学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全面的整体。与所有朴素和自发的思想一样,哲学开始于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哲学的最初倾向完全是宇宙论方面的,然后它从物理学问题过渡到形而上学问题。“精神”首先在这个领域上得到奠基,同时它又受到公共生活方面的争辩之困扰,于是开始把自己当作反思的对象。这样就出现了人类学阶段,在其中人成为了最值得沉思的对象,最终成为了“唯一”的研究对象。最后,在一种更完善的趋势下,科学要求对其自身的运思法则有一种更深层的考察,并且返回到那些老问题上,而对这些问题的克服就带来了非凡的体系化哲学。
参阅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载于《黑格尔全集》,卷8,页188,节2,注释。如果我们把黑格尔术语中的外表剥落——黑格尔利用它来使历史进程体系化——就会发现一种富有灵感的洞见,通过这种洞见我们可以领会到历史现象演变的本质特征。
最初的各种科学反思出现在伊奥尼亚海岸边上的诸城邦,大约在公元前600年,它们达到了一种繁荣的状态。伊奥尼亚部族的快乐天性,还有一切物质上、社会上和精神上的必要条件,这些都有利于科学的滋生。思想上的机敏,对新奇事物时刻保持高度好奇,以及创造性才能,在这些方面他们都表现得非常出色。在这里,成熟的心智第一次产生了关于理论问题而不是实践问题的独立判断。关于事物关联性的观念不再按照神话的模式来建立,而是按照个人的反省和沉思来建立。尽管如此,这些导向科学的新努力仍然源自于宗教观念的领域,因而,作为各种社会功能之一,科学是从人类社会原始宗教生活中分化出来的。起初,科学处理的问题也就是神话幻想所涉及的那些问题。两者之间的差别不在于它们所处理的主题,而在于它们不同的设问方式和回答方式。在某个观念问题上,一旦因果关系取代了惊奇诧异,也就是说,永久关联性的考察取代了幻想和神话,那么,科学就诞生了。
希腊哲学的共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