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哲学 >

美学原理

2010-04-26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码:213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1月 ·ISBN:7300063381 ·条形码:978730006338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美学原理 去商家看看
美学原理 去商家看看

 美学原理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码:213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1月
·ISBN:7300063381
·条形码:978730006338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21世纪哲学系列教材
·外文书名:Aspects of Aesthetics

内容简介 本书具有三大特点,一是第一次把美学原理研究建立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美学原理的研究历程和现有状况的客观而系统的清理之上。二是在这大背景下,对美学原理的主要问题(如美学学科定位、审美现象学、审美类型学、形式美等)进行了个性化的探索。由于有了客观的大背景和个性化的讲述,就有了一个开放的场景,使读者既进入讲述内容又能超越讲述的内容来思考问题。三是在章节设计上考虑到了中国高校美学教学的实际需要,突出重点又以点带面。这三个方面使本书的美学原理讲述,对有兴趣学习和研究美学的人,有独特的启发作用。
作者简介 张法,男,重庆人,1954年出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1996—1997),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问学者(2002—2003)。第四届霍英东基金奖获得者(1994),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1998至今)。代表性专著有:《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1994)、《美学导论》(1999)、《中国美学史》(2000)、《文艺与中国现代性》(2002)、《20世纪西方美学史》(2003新版)、《中国艺术:历程与精神》(2003)、《佛教艺术》(2004)等。
  王旭晓,女,浙江省宁波市人,1952年出生。1982年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毕业后留校,在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任教至今。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主要兼职有:中国高教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企业美育委员会主任,中华美学学会理事,北京市美学研究会会长。代表性著作有:《美学与市场营销》(1994)、《美学通论》(2000)、《大风起兮——华夏审美风尚史第三卷》(2000)等。


目录
第一章美学:名称、历史、问题
第一节美学学科的命名问题
第二节西方美学的做学范式
第三节美学在中国
第四节中国美学原理调查报告
第二章中国美学原理是如何被讲述的
第一节中国美学原理的大结构
第二节美是如何被讲述的
第三节美感是如何被讲述的
第四节艺术是如何被讲述的
第五节美学原理应当怎样讲述
第三章美与美感
第一节美,从何谈起
第二节美与美感,基于心理距离
第三节美与美感,呈现为直觉形象
第四节美与美感,表现为机模仿和移情
第五节美与美感,体同为主客同构
第六节美,通向意义的深度
第四章审美类型理论
第一节中国美学原理中的审美类型
第二节中国美学关于审美类型的理论
第三节西方美学关于审美类型的理论
第四节印度美学关于审美类型的理论
第五节审美类型的整体结构
第五章审美类型:美
第一节中国美学原理著作中的美
第二节美的历史、特征、分类
第三节优美
第四节壮美
第五节典雅
第六章审美类型:悲
第一节中国美学原理著作中的悲
第二节崇高
第三节悲剧
第四节荒诞
第七章审美类型:喜
第一节中国美学原理著作中的喜
第二节丑
第三节滑稽
第八章形式美
第一节中国美学原理著作中的形式美
第二节存在性境域的显现与符号形式起源
第三节作为显现的符号形式的构成
第四节显现形工的组织
附录
后记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