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页码:22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7509128625/9787509128626 ·条形码:9787509128626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国人健康手机号 |
 |
|
 |
国人健康手机号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页码:22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7509128625/9787509128626
·条形码:978750912862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胡大一健康教育系列
·图书品牌:光明书架
内容简介 《国人健康手机号》内容简介: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大敌人是心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及其病死率高居榜首,占总病死率的34%左右。在我国,吸烟、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是导致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死的五个最危险因素。胡大一教授认为,10个心肌梗死9个可被预测,6个心肌梗死5个可被预防。掌握“国人健康手机号”14065430268,帮你构筑一道强大的生命防线,远离心血管疾病的危害。
对于健康的生活方式,胡大一教授总结为:不吸烟,管好嘴,迈开腿,饭吃八成饱,日行万步路,在浮躁、急功近利的社会转型期,保持好心态、好心情,才会有健康的身体。
作者简介 胡大一,主任医师、教授、欧亚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医学教育家,国家和首都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专家津贴。任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研所所长、心脏中心主任,前任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内科医师分会会长等职。
197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1985~1987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院和芝加哥伊利诺大学医学院进修。在我国率先成功开展射频消融根治快速心律失常技术,并向全国160多家医院以及印度、越南、日本等国推广普及此项技术,先后获卫生部科技进步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积极推动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和心脏外科发展,获多项国家级、省部市级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并获得2001年“吴阶平杨森奖”医学一等奖,2000年获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章,1998年获北京市先进科普工作者奖、2005年获“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贡献奖”、2006年获“中国医师奖”。
编辑推荐 《国人健康手机号》:一个手机号码可以救命?一个手机号码可以预测和预防心血管病?
1. 心血管病居中国城乡居民死因第一位,每三个死亡者中就有一个是心血管病原因。
2.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健康快车”发起人之一,胡大一教授说:达到健康手机号140-6-543-0-268的要求,未来心血管病的危险会降低90%。
3. 10个心肌梗死9个可被预测,6个心肌梗死5个可被预防。
4.“国人健康手机号”,帮你构筑一道强大的生命防线。
5. 张艺谋作序并推荐。
一个“手机号”伴你健康一生。
心血管病有五大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月巴胖。
中国40岁以上的人群中,有60%左右的人不同程度存在心血管病或危险因素,不太了解。
如何保持心脏健康的更高达80%。
这个手机号码,使你未来心血管病的危险会降低90%。
目录 序章:关于死亡的话题
第一章 14065430268之140远离血压的“高级阶段”
导语:高血压——国人第一疾病
1.人体的血压如何产生
附录:血压发现的故事和血压计量单位
2.我的“片面观点”和
Bryan Williams教授的“异端”
3.收缩压和舒张压:一对“冤家”
4.高血压的分级
5.记住140,简易又安平
6.你的血压应控制在多少
7.高血压喜欢纠缠九类人
8.控制血压要从娃娃抓起
9.如何早期发现高血压
10.如何监测和测量血压
11.长期高血压的连锁反应
12.高血压和肾病
13.夜间多尿,提防高血压肾病
14.高血压和糖尿病
15.谁动了我们的脏器
16.危险程度评估
17.你的生活方式健康吗
18.“八分饱”及合理饮食
19.餐桌上的“降压药”
20.要限酒,也要限盐
21.“镇压”之宝:放松放松再放松
第二章 14065430268之6控制糖尿病,记住数字6
导语:一亿人的痛苦
1.揭开血糖的面纱
2.我国糖尿病发病特点和趋势
3.记住数字6,心中就有数
4.糖尿病如何发生
5.易发糖尿病的十一类人群
6.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
7.糖代谢障碍的危害
8.冠心病与糖尿病
9.糖尿病的征兆和诊断
10.血糖比尿糖更重要
11.饮食干预血糖
12.运动消减糖尿病
13.糖尿病的预防
14.当糖尿病遭遇低血糖
15.血糖的自我监测:强调空腹血糖的重要性
第三章 14065430268之543 总胆固醇达标值
导语:胆固醇,多种疾病的元凶和帮凶
1.没有胆固醇就没有冠心病
2.好胆固醇和坏胆固醇
3.降胆固醇 牢记“5、4、3”
4.正常人每天需要多少胆固醇
5.高脂血症:总是“突如其来”
6.血脂高能发现吗
7.血脂异常有诊断标准吗
8.儿童血脂异常:看不见的战线
9.血脂天敌烟与酒
10.血脂益友:茶
11.高血脂/脂肪肝/血黏稠度
12.血脂不是“一瘦了之”
13.降脂治疗和用药的准则
14.高脂血症患者体力锻炼的形式
15.高脂血症患者的饮食控制
16.深海鱼油能降血脂吗
17.哪些食物含有较低的胆固醇
18.全素饮食的利与弊
19.甘油三酯高者要限制饭量
20.儿童肥胖,定时炸弹
附录 7~17岁少年儿童体重判断标准
第四章 14065430268之0 零吸烟:远离烟草 珍爱生命
导语:烟草──国际化的平民毒品
1.一个烟民一生吸烟的烟蒂
差不多可以装满一口棺材
2.烟草是如何“杀人”的
3.吸烟者是如何“谋害”他人的
4.吸烟是一种病
5.尼古丁这玩意儿
6.当吸烟遭遇社交和文化
7.烟草中的其他有害物质
8.吸烟和疾病
9.吸烟和心血管疾病
10.再说二手烟
11.一份戒烟成绩单
12.戒烟七问释疑
13.戒烟五大误区
14.戒烟建议:一次了断
15.戒烟理念“双子座”
16.戒烟的药物干预
17.远离烟草 与您同行
附录 国外部分控烟广告
第五章 14065430268之268 控制腰围 健康滋味
导语:我曾经是一个肥胖者
1.肥胖分型:你是梨还是苹果
2.肥胖标准:你BMI了吗
3.海吃少动,不胖也臃
4.肥胖的控制·饮食篇
5.肥胖的控制·运动篇
6.健身圣经:有氧运动
7.控肥运动“三宝”:安全、简便、恒久
8.我的健身秘诀——六年一个“长征”
大附录 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用药指南
导语:希望这部分内容对你“没用”
高血压病篇
1.降压药物的种类
2.降压药物的选择
3.抗高血压药物适应证和禁忌证
4.降压药的不良反应及消减办法
5.应用高血压药两大策略:让“勺形规律”和阿司匹林帮忙
6.应用降压药的忌讳之一:“朝三暮四”
7.应用降压药的忌讳之二:见“好”就收
8.1级高血压患者降压用药要领
9.2级高血压患者降压用药要领
10.3级高血压患者降压用药要领
11.高血压并发症降压用药要领
12.应用降压药注意事项
糖尿病篇
1.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种类
2.糖尿病不同阶段选药方法
3.胰岛素应用
高脂血症篇
1.哪些人应用降脂药物
2.常用降脂药物的种类及特性
3.为什么他汀类降脂药最重要
4.他汀类药物降血脂有哪些特点
5.他汀类药物可以逆转动脉斑块
6.他汀类药物应用时间
7.停用降脂药后血脂会反弹吗
8.长期服用降脂药物安全吗
……
序言 我从医近四十年,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许许多多的头衔加在我头上,诸如院长、所长、会长、秘书长、主任、总编等。网上曾经有一篇小帖子,大意是说胡大一有那么多的职位,怎么会忙得过来。我理解这个网友的严肃和善意,这里我也严肃而善意地告诉大家,我的确忙过来了,而且,也必须忙过来。
我算是一个专家,每周除了保证门诊和查房,其余的时间,包括周末和节假日也都很少歇息。除了我领导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的日常行政事务,还有医学学术团体的事务,以及我主编的专业杂志的组稿和审稿,此外,我比较看重并且投入了大量心力的工作是,近年来,我每年都要到全国许多地方巡讲,许多的基层医生、普通患者和市民,都听过我讲课。我巡讲的内容很多,如果一定要给出一个主题,那就是大健康、大卫生和大预防。我想,我的晚年,一定要为老百姓“少生病”多做一些工作。
文摘 插图:

从死亡说起
用死亡的话题作为本书的序章,实在有点残酷和沉重,可能许多读者读起来都会觉得不舒服,死亡,是我们很多人都忌讳的一个话题。但是我想,大家都应该有一个常识,人的一生当中,许多的灾祸都可以避免,唯独死亡是避免不了的,死亡是每一个人必然的结局。所以我经过反复思量和权衡,还是以死亡的话题开启我和读者朋友的对话。
我总是把医学发展的动力划分为两种,一是战胜死亡,二是战胜疾病。当然这种划分不是从学术的角度,如果从学术的角度看,这种划分是有毛病的,因为死亡和疾病互相关联,不能并列。但这种划分是有意义的,战胜疾病的需求推动医疗技术的小进步,而战胜死亡的需求推动医疗技术的大进步。在医学发展史上,有许多重要的医疗技术的发明、发现,都是因为死亡的“刺激”,从社会的角度看,许多医疗改革的“刮骨疗毒”也与一些死亡事件有关。
对于个体的人来说,我们可以把战胜死亡叫“求生”,战胜疾病则可以借用一个古词叫“无恙”。我们不妨用最通俗的话来说,我们可以把战胜死亡叫做“活着”,战胜疾病叫做“好好活着”。活着是一种静态的存在,而好好活着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样说,大家应该容易理解战胜疾病的意义了。
我们再换一个角度来看。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人的死亡只有一次,而战胜疾病则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百病不生和长生不老一样不可能,而“百病缠身”则非常可能,大家肯定见过受尽疾病折磨的人,有的因为受不住没完没了的疾病折磨而自杀,可见有许多疾病超出了人能战胜的范围。
不过,毕竟大部分的疾病还是可以战胜的,即可防、可控、可治。战胜严重些的疾病,自然需要良好的医疗条件,但更需要的是平和的心态、乐观的精神、科学的知识、丰富的经验、顽强的毅力,且还需要智慧。
再进一步说,当我们所患的疾病需要我上面列举的那么多条件才能战胜的时候,那个病必是非同小可,对于大多数人、大多数疾病来说,没有那么严重,至少在开始时没有那么严重。要使自己的疾病不往严重的方向发展,也需要几个条件,后面我会专门说到,这里先简单地展开一下:
一是冷静的判断力。许多患者来我这里初诊的时候,神情很严峻,我有时候都不免跟他们一起紧张。随着问诊、观察、交流的深入,我笑着对他们说:“你没有心脏病,只有心病。”当听到这样的结论的时候,有的患者如释重负,可能会和我讲一段医生如何说他的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