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电工技术 >

电路应用基础

2010-04-25 
基本信息·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页码:22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7560620787/9787560620787 ·条形码:9787560620787 ·版本: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电路应用基础 去商家看看
电路应用基础 去商家看看

 电路应用基础


基本信息·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页码:22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7560620787/9787560620787
·条形码:978756062078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推荐.高职高专电子、通信类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电路应用基础》是根据教育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的。《电路应用基础》共7章,主要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直流电路、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正弦交流电路、谐振电路、动态电路的过渡过程及互感耦合电路。每章后附有应用与训练、本章小结构习题。
《电路应用基础》可作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电子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及电气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电路应用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还可以作为电子类培训方面的教材。
目录
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1电路与电路模型
1.1.1电路
1.1.2电路模型
思考与练习
1.2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
1.2.1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1.2.2电压及其参考方向
思考与练习
1.3电功率和电能
1.3.1电功率(功率)
1.3.2电能
思考与练习
1.4基尔霍夫定律
1.4.1电路的几个名词
1.4.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4.3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思考与练习
1.5电阻元件
1.5.1电阻元件及其VCR
1.5.2电阻元件的功率
1.5.3电阻器及其额定功率和额定值
思考与练习
1.6电压源和电流源
1.6.1电压源
1.6.2电流源
思考与练习
1.7用电位的概念分析电路
1.7.1电位与电压
1.7.2等电位点
1.7.3电子电路图简化表示
思考与练习
应用与训练
本章小结
习题一

第2章直流电路的分析
2.1电阴器的串联、并联和混联
2.1.1等效网络的定义
2.1.2电阻器的串联及分压公式
2.1.3电阻器的并联及分流公式
2.1.4电阻的混联
思考与练习
2.2电阻的星形、三角形连接及其等效变换
2.2.1电阻的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
2.2.2星形和三角形电阻网络的等效互换
思考与练习
2.3含源串联、并联和混联电路的等效化简
2.3.1实际电源两种模型的等效变换
2.3.2几种含源支路的等效变换
2.3.3含源混联网络的等效变换
思考与练习
2.4支路电流法
思考与练习
2.5节点电位法
2.5.1节点电位方程
2.5.2弥尔曼定理
思考与练习
2.6叠加定理
思考与练习
2.7戴维南定理
2.7.1戴维南定理
2.7.2戴维南定理应用
2.7.3等效串联模型参数的测定
思考与练习
2.8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
2.8.1受控源
2.8.2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
思考与练习
2.9最大功率输出
思考与练习
应用与训练
本章小结
习题二

第3章电容和电感
3.1电容器及其充、放电现象
3.1.1电容器
3.1.2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
思考与练习
3.2电容元件的VCR
3.2.1电容元件的VCR
3.2.2电容元件的储能
思考与练习
3.3电容器的连接
3.3.1电容器的并联
3.3.2电容的串联
思考与练习
3.4电感元件的VCR
3.4.1电磁感应定律
3.4.2电感元件和电感
3.4.3影响电感的因素
3.4.4电感元件的VCR
3.4.5电感元件的储能
思考与练习
应用与训练
本章小结
习题三

第4章正弦交流电路
4.1正弦量的基本概念
4.1.1正弦电流与电压
4.1.2正弦量的三要素
思考与练习
4.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4.2.1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4.2.2用相量法求同频率正弦量的和
4.2.3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思考与练习
4.3电阻元件的交流电路
4.3.1电阻元件的电压与电流
4.3.2电阻元件的功率
思考与练习
4.4电感元件的交流电路
4.4.1电感元件的电压与电流
4.4.2电感元件的功率
思考与练习
4.5电容元件的交流电路
4.5.1电容元件的电压与电流
4.5.2电容件的功率
思考与练习
4.6电阻、电感与电容元件串联的交流电路
4.6.1电阻、电感与电容串联电路
4.6.2复阻抗
思考与练习
4.7GCL并联电路和复导纳
4.7.1GCL并联电路的电流
4.7.2复导纳
思考与练习
4.8正弦交流电路的计算
思考与练习
4.9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4.9.1网络吸收的瞬时功率
4.9.2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
4.9.3复功率和功率三角形
思考与练习
4.10功率因素的提高
4.10.1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4.10.2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思考与练习
4.11三相电路
4.11.1对称三相电源
4.11.2三相负载的连接
4.11.3三相电路的功率
思考与练习
应用与训练
本章小结
习题四

第5章谐振电路
5.1串联谐振
5.1.1串联谐振的条件
5.1.2串联谐振的频率及电路的固有频率
5.1.3串联谐振的特征
思考与练习
5.2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
5.2.1阻抗和导纳的频率特性
5.2.2电流的谐振曲线
思考与练习
5.3串联谐振电路的通频带
5.3.1幅频失真和通频带
5.3.2通频带与品质因数的关系
思考与练习
5.4并联谐振
5.4.1并联谐振的条件
5.4.2并联谐振的特征
思考与练习
5.5并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和通频带
5.5.1并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
5.5.2并联谐振电路的通频带
5.5.3电源内阻对通频带的影响
思考与练习
应用与训练
本章小结
习题五

第6章一阶动态电路分析
6.1换路定律
6.1.1过渡过程的概念
6.1.2换路定律
6.1.3初始值的计算
思考与练习
6.2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6.2.1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6.2.2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思考与练习
6.3直流激励下一阶电路的零状态
响应
6.3.1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6.3.2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思考与练习
6.4一阶电路的全响应及其求法
6.4.1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6.4.2用叠加定理求一阶电路的
全响应
思考与练习
6.5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
思考与练习
应用与训练
本章小结
习题六

第7章互感耦合电路
7.1互感和互感电压
7.1.1互感系数和耦合系数
7.1.2互感电压
思考与练习
7.2耦合电感的同名端及VCR
7.2.1耦合电感的同名端
7.2.2耦合电感的VCR
思考与练习
7.3耦合电感的串联和并联
7.3.1耦合电感的串联
7.3.2耦合电感的并联
思考与练习
7.4变压器
7.4.1铁芯变压器
7.4.2空芯变压器
7.4.3几种常用变压器
思考与练习
应用与训练
本章小结
习题七

附录I复数及其四则运算
附录Ⅱ电工安全技术培训摘要
参考文献
……
序言 进入2l世纪以来,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形势。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丰富了高等教育的体系结构,突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顺应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教育部2006年下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重视内涵建设,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整体办学水平提升,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任务要求。
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高等职业院校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而实施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教材建设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
为配合教育部实施质量工程,解决当前高职高专精品教材不足的问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与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在前三轮联合策划、组织编写“计算机、通信电子、机电及汽车类专业”系列高职高专教材共160余种的基础上,又联合策划、组织编写了新一轮“计算机、通信、电子类”专业系列高职高专教材共120余种。这些教材的选题是在全国范围内近30所高职高专院校中,对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策划产生的。教材的编写采取在教育部精品专业或示范性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中公开招标的形式,以吸收尽可能多的优秀作者参与投标和编写。在此基础上,召开系列教材专家编委会,评审教材编写大纲,并对中标大纲提出修改、完善意见,确定主编、主审人选。该系列教材以满足职业岗位需求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为着力点,在教材的编写中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式,力求在新颖性、实用性、可读性三个方面有所突破,体现高职高专教材的特点。已出版的第一轮教材共36种,2001年全部出齐,从使用情况看,比较适合高等职业院校的需要,普遍受到各学校的欢迎,一再重印,其中《互联网实用技术与网页制作》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先后重印6次,并获教育部2002年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第二轮教材共60余种,在2004年已全部出齐,有的教材出版一年多的时间里就重印4次,反映了市场对优秀专业教材的需求。前两轮教材中有十几种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第三轮教材2007年8月之前全部出齐。本轮教材预计2008年全部出齐,相信也会成为系列精品教材。
教材建设是高职高专院校教学基本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多年来,高职高专院校十分重视教材建设,组织教师参加教材编写,为高职高专教材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到特而辛勤工作。但高职高专教材的建设起步时间不长,还需要与行业企业合作,通过共同努力,出版一大批符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要求的特色教材。
我们殷切希望广大从事高职高专教育的教师,面向市场,服务需求,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高职教育特点的高职高专教材体系作出积极的贡献。
文摘 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电路的研究起点是电路中的元件、参数和模型的建立。本章介绍了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电流、电压、功率等,引入了参考方向的概念,阐述了电路的基本定律和基本分析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应学会运用欧姆定律分析线性电阻元件的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理解电路中连接各元件之间电压和电流的约束关系——基尔霍夫定律;学会使用各种仪器仪表,并可利用这些仪器仪表对电压、电流进行测量,以及对基尔霍夫定律进行验证。
1.1电路与电路模型
学习任务:
(1)根据实际电路构建电路模型,建立电源、负载、激励、响应的概念;
(2)区分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获取能力:
(1)识别常用的电气元件的模型;
(2)了解实际电路和电路模型的关系。
1.1.1电路
电路(circuit)是由一些电气设备和元件按一定方式组合起来实现某种功能的电流通路。电路有时也称网络。
在现代化的生活、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广泛地应用着各种各样的电路。例如照明电路、将微弱信号进行放大的放大电路、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的控制电路、进行信算交换的通信电路等。虽然实际应用中的电路种类繁多,但它们都是由一些基本的部分组成。
电路中提供能源的设备或器件称为电源(electricsource),电源还有蓄电池、发电机、光电池等。电路中使用电能的设备或器件称为负载(load)如灯泡便是负载,它将电能转换为光能。在电子技术中,将电源对电路的作用称为激励(excite),电路中产生的电压、电流称为响应(response)。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