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宗教 >

道教文化十二讲

2010-04-25 
基本信息·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页码:320 页 ·出版日期:2005年10月 ·ISBN:7533639839 ·条形码:9787533639839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道教文化十二讲 去商家看看
道教文化十二讲 去商家看看

 道教文化十二讲


基本信息·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页码:320 页
·出版日期:2005年10月
·ISBN:7533639839
·条形码:9787533639839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图书品牌:北京首发精典

内容简介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与佛教、儒教并称中国三大宗教。道教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从十二个方面对道教文化作了阐述,由华中师范大学道家道教研究中心主任熊铁基和刘固盛教授主编,作者有张继禹(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唐明邦(武汉大学教授、湖北省道教学术研究会会长)、萧汉明(武汉大学教授)等。
作者简介   熊铁基,1933年生。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土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道家道教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和研究,近十余年侧重思想文化史,特别是道家思想史的研究。著有《秦汉新道家略论稿》、《汉唐文化史》、《秦汉军事制度史》等;主编有《传统文化与中国社会》、《中国帝王宰相辞典》等。发表论文百余篇。
媒体推荐 书评
鲁迅先生曾经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这说明了什么?鲁迅先生的
这一句话说明:道教是真正植根于中华大地上的土生土长的宗教,它虚融博
大,积淀着从邈远的上古到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足迹。要想了解中国就必须
了解道教。道教文化和儒家文化一样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继禹(中国道教协会会长)
道家思想开始就有长生不死的概念,而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有这方面的例
子。这种不死思想对科学具有难以估计的重要性。道家又能将自己的理论付
之实行,所以东方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和药物学都渊源于道家
。中国如果没有道教,就像大树没有根一样。
——李约瑟博士(英国科技史专家)
编辑推荐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与佛教、儒教并称中国三大宗教。道教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从十二个方面对道教文化作了阐述,由华中师范大学道家道教研究中心主任熊铁基和刘固盛教授主编,作者有张继禹(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唐明邦(武汉大学教授、湖北省道教学术研究会会长)、萧汉明(武汉大学教授)等。
目录
序 熊铁基
绪论 张继禹
第一讲 《道藏》文化价值的多棱透视 唐明邦
第二讲 道教经典略论 董恩林
第三讲 《周易参同契》的易学思想 萧汉明
第四讲 道教炼丹术对古代科技发展的影响 唐明邦
……
文摘 书摘
《道藏》是道教经卷、符录、科仪、著述等文化典籍的总汇。它与《四
库全书》、《大藏经》同为中华文化遗产的巨大宝库。《道藏》的思想文化
内涵,远远超出宗教,赋有多方面学术文化价值。实际上它是一部超巨型中
国思想文化史丛书,不止为研究道教所必需,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亦十分重要
,值得予以全面研究,重新评估。
本讲所论《道藏》,主要指明代编印的《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
,同时亦涉及巴蜀书社编印的《藏外道书》,意在涵摄全部道教书籍。
《道藏》同任何事物一样,因观察者文化视野、知识结构、生活经验的
差异,而存在不同评价。如卞和之璞,在卞和眼里是价值连城的美玉,楚厉
王看来是欺君的顽石;要是在今天,物理学家会研究其物理特征,化学家会
考察其化学成分,地质学家会评定其地质年代,文学家见之也许会予以诗歌
咏赞。《道藏》的文化思想价值,在不同人眼中,亦有如此分野。道人、道
教学者、哲学家、社会科学家、自然科学家对它的评价往往相去悬殊。过去
将它看作单纯宣扬道教思想的典籍,只有宗教研究价值,如此看法,当然是
片面的。随着道教文化的深入,对《道藏》文化价值的评估,日益全面而公
允。愈来愈多的人认识到,《道藏》实乃中华传统文化异彩纷呈的一座百花
园,超越三洞四辅的宗教藩篱,从新的文化视角加以考察,不难惊喜地发现
在这一园地里,孕育着诸多异卉奇葩,辛勤耕耘,细心浇灌,定能结出硕果
。本讲拟从宗教、哲学、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医药养生、科学技术、神秘
数术诸方面,对其进行分类剖析。挂一漏万,在所难免。
《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共收入道书1473种,计5485卷,同《
四库全书》、《大藏经》相比,卷帙上有所不如,其文化内涵,以及在中国
文化史上的地位,则各有千秋。
一、《道藏》——道教思想文化之宝库
《道藏》的首要价值在宗教文化。它蕴涵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全部
文化内容。原按三洞四辅十二类分列。“三洞”指洞真部(太清经为主)、洞
玄部(灵宝经为主)、洞神部(三皇经为主)。“四辅”指太玄(辅洞真)、太平
(辅洞玄)、太清(辅洞神)、正一(通贯三洞)。三洞之下,各列十二类,即本
文、神符、玉诀、灵图、谱录、戒律、威仪、方法、众术、记传、赞颂、表
奏,合称三十六部经。
P1-2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