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宗教 >

人生觉迷大智慧:佛学坛经悟语

2010-04-25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言实 ·页码:173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3月 ·ISBN:7801288718 ·条形码:978780128871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人生觉迷大智慧:佛学坛经悟语 去商家看看
人生觉迷大智慧:佛学坛经悟语 去商家看看

 人生觉迷大智慧:佛学坛经悟语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言实
·页码:173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3月
·ISBN:7801288718
·条形码:978780128871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人生觉迷大智慧

内容简介 人是有意识有思想的存在物——这是人类万物的一个根本区别。追求和保持思想洁和内心的平和,不受外界的诱惑和污染,是佛学的宗旨,也是人生第一要义。
佛性不是高不可及的神性而是人性,人的本性就是佛性,本真的人与佛是一概念。所以,拜佛不如拜自己,朝着修炼纯净的自我而努力。
媒体推荐 书评
心灵、人性:[菩提自性,本来清静。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这句话的深意是[心佛一体]也是所谓的[心法门],是《坛经》的出发点也是归宿。

目录
第一篇 心灵
第一节 修行就是修心/2
第二节 本心/4
第三节 心为根本/7
第二篇 人性
第一节 性本清静/12
……
文摘 书摘
第一节 性本清净
【经文白话】
慧能明白五祖的意思,半夜来到五祖的住处。五祖给他讲解《金刚经》
中阐释人惟有不执迷于心外之物才能见识自己本性的道理。
慧能一听,立即领悟:“任何物事都必须摆脱沉迷执著,方能显现自己
的本真状态。”他深有体会地说:“自性原本就是清净空寂的,何必向外期
求自性;自性原本就是不生不灭的,何必向外期求自性;自性原本就是完美
无缺的,何必向外期求自性;自性原本就是恒定不变的,何必向外期求自性
;自性原本就融会了诸般法理,何必向外期求自性。”五祖知道慧能已然彻
悟,就说:“不知自己本心,学习佛法是没用的;知道本心,了悟本性,就
可以被称为调御丈夫、天神和世人的导师,也就是佛。”
【品评】
在佛家看来,自我的本性是自己原本真实不变的性质,它与宇宙万物的
根本是一个东西,所以又具有世界本源的意义。本性所具备的清净、永恒、
完善、不变、通达的特征,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
427~前347年)的理念论。当然,佛学不是柏拉图哲学,它所说的本性、佛
性也不是纯粹理性的东西,但这绝对是一种哲学的追求。
对我们个人而言,这一追求一定是摆脱外物束缚和世俗偏见的过程,使
我们从沉迷中觉醒。
【故事】
1.宝珠
从前有一家富人,儿子叫大意,他一出生就说:“我要向天下所有穷人
布施,让他们衣食无忧。”之后,再不说话,一直长到17岁才开口,说的还
是这句话。父母被儿子的善心打动了,同意他随意支配家里的钱财。但这些
钱根本不够用,大意决定去寻找财宝。
大意航海来到大洋彼岸,这里有座用银子打造的城市。一条巨蛇盘据在
城门口,露出长长的毒牙,恶狠狠地盯着他。大意想,人之所以受到蛇的伤
害,是由于他心存不善。于是,他静静地坐下来反省自己。不久,蛇就睡着
了。大意进了城,受到了银城国王的热情款待,送给他一颗宝珠,这颗珠子
能把20里之内的宝物吸引过来。
大意继续寻找,来到了一座用金子建筑的城市。城门口也守着巨蛇,比
先前的那条蛇更可怕。他又坐下来默默地反省自己。蛇知道这个人没有坏心
目艮,便闭上了眼睛,大意进了城。金城的国王也给了他一颗宝珠,它能把
40里以内的宝物吸引过来。
后来,大意又来到水晶城和琉璃城,以善良的心性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