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小说 >

天行健6

2010-04-25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页码:28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538540105/9787538540109 ·条形码:9787538540109 ·版本:第1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天行健6 去商家看看
天行健6 去商家看看

 天行健6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页码:28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538540105/9787538540109
·条形码:978753854010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年轻读者,学生为主。15—30岁
·图书品牌:北京磨铁文化

内容简介 《天行健6》讲述了:帝国与共和军的同盟使得人类在战场上渐渐取得了主动权,可是帝君与大权在握的文侯之间矛盾也日益激化。在各种势力的漩涡中,楚休红只能努力保持着清醒。文侯的多疑与残忍,使得一直紧随其后的楚休红与他越来越远。随着对蛇人的最终打击启动,楚休红率领帝国军再次远征,终于决定放弃文侯独行其事的战略,与共和军共谋此事。然而,此时的共和军内部同样也在酝酿着一场剧变,合作未必能够善始善终,未来会向何处去?谁也不知道。
作者简介 燕垒生。大陆最优秀的原创作者之一,生于吴越之地,工科出身却喜爱诗文,作品幅度极广,涵盖武侠,科幻,恐怖,玄幻以及旧体诗文与现代文学创作。善于状写人物矛盾的内心世界与复杂的人际关系,白描化的描写平实准确,清爽干净。出版有《道可道》系列,长篇架空战争史诗《天行健》,短篇故事集《活埋庵夜谭》,散文杂感集《睡余拾慧——难忘经典寓言》等。
媒体推荐 奇幻小说是否值得你看,就要看其中的长篇作者。就像盗墓小说有天下霸唱,推理小说有柯南道尔,科幻小说有阿西莫夫,武侠小说有金庸古龙。中文奇幻则有燕垒生,燕垒生最好的小说,就是《天行健》。
——著名奇幻编辑:阿豚
《天行健》的好,并不惊艳绝俗,而是力图使文章走厚,波澜不惊玄机暗伏,千丝万缕纠结一处,引得你总有一天走到那丝线交汇处,然后悚然而惊。此时幡然回首,彻悟前缘,终于得了大道。长篇境界,到此方得其髓,相比起来,诸位大大逐女而战一一灭国的办法敷衍长篇,只是得其皮肉,金庸单一视角一线走下去,也不过得其骨,唯有《红楼梦》是得髓了。
——《九州·缥缈录》作者:江南 我看过的网络小说里,能把大白话操练得如此精练纯熟而又引人入胜的,实在寥寥无几。
——《搜神记》作者:树下野狐
雄浑豪迈,波澜壮阔,兼有历史之厚重与奇幻之瑰丽。
——《云荒》作者:沧月
编辑推荐 《天行健6》:血与火的战争史诗,媲美《蜀山剑侠传》的开山立派之作!
繁忙而喧嚣的时代,我们需要幻想提升生活品质。
科幻世界杂志社长年连载的经典长篇,火、水、风、地、星、月、日、七部聚齐。
斩获科幻世界“银河奖”。
推荐人:江南、凤歌、南派三叔、树下野狐、沧月、今何在、萧鼎、潘海天、骑桶人、阿豚、丽端。


专业书评 犹记得大学时从读书馆借来《天行健》的四本单行本——成都时代出版社出版,载至路恭行叛变失败,南宫闻礼出场效忠楚休红为止。当年只是听闻别人说这书如何好,便从书架上拿了一套四本,谁知目光沾了书后就无法再移开,在宿舍废寝忘食连夜阅读,当看完第四本书最后一句话“朝阳鲜红,如血一片,不可逼视。这新的一天不管人愿不愿意,终于到来了。”后,不可抵挡的长舒了一口气,虽然整部剧情这才刚刚拉开序幕,但总算得以一个喘息的机会。随后,在网络上孜孜不倦的查阅了“创世纪”的少量残章以及《天行健》的短篇外传,大致的知晓了部分人物的下落和结局,心里愈发沉重,但作者燕垒生虽然高产,这时却也极其不愿像以往那样将文字放在网络上供人无偿浏览,《天行健》于《飞?奇幻世界》上连载,也是断断续续、藏头弄尾,索性横下心不再关注《天行健》,甚至不想再看到燕垒生的任何信息——他在《幻想纵横》上连载的“道士无心”系列我一个字都没看。
前些时日,方才听闻《天行健》终于连载结束——给我说这消息的人一腔抱怨,丝毫没有欣喜之色,细问后才知道,不知是出于赶稿的原因,还是已经厌倦这个自己一手创造出来的奇幻世界,燕垒生在《天行健》终章“创世纪”后半部分几乎是以历史年谱的方式浓缩了本应为巨幅篇章的剧情,近乎草率的结束了《天行健》,这无疑给那些追买杂志只为看他填坑的读者失望至极。据说现在《飞?奇幻世界》的质量已经大不如前,当《天行健》也终结后,恐怕杂志的销量会近一步剧烈下滑。但是不论如何,这个坑现已填完,久违的狂热再次蔓延开来——无论如何淡漠,我终究只是将对《天行健》的好奇和记忆掩埋起来而非消灭。鉴于上次阅读距今已年代久远,很多人物和情节都很难对上号,于是干脆又读了一遍《天行健》,毫不拖泥带水的从头读到尾,我以为这样会有一气呵成的感觉,但是我错了。
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将肉块放入小巧的金属笼内,然后让老鹰把小笼子吞下去,这样,肉块就可以不受胃的物理性消化的影响,而胃液却可以流入内。过一段时间后,他把小笼子取出来,发现笼内的肉块消失了。于是,他推断胃液中一定含有消化肉的物质。
对,我就是这只可怜的老鹰,自己撞上了这场惨无人道的实验。《天行健》的确结束了,长达一百四十万字足够讲述一个王朝,但是燕垒生的故事设定却不止一代,王朝颠覆并非结局而是新的开始,主角虽死却也并非没有留下新时代的火种,燕垒生明确的告诉了读者们,他用了六年的时间写《天行健》,但《天行健》也仅是他“天?地?人”三部曲系列的第一部,《天行健》的外传“七征”尚未完成,第二部《地火明夷》才刚刚开了一个头放出了样章,《人间道》乐观的估计今后五年内是不会有影子的……
正所谓,一坑复一坑,坑亦何其多,我生待后坑,万事成蹉跎。
绝望归绝望,还是来说说“总算完结”的《天行健》吧。
燕垒生年近不惑,在奇幻圈内早已享誉盛名,不过他倚赖闻名的却是早期的武侠、科幻作品,我第一次对他产生印象还是在念高中时,某期《科幻世界》刊登了一篇名为《瘟疫》的作品,这篇软科幻虽不及刘慈欣等执牛耳之人的作品那般优秀,但这短短一篇文章却极具锋芒的勾勒出颇显宏大的世界轮廓,这是同期作家很难达到的水准,虽然后来燕垒生不常发表科幻作品,但他的这个笔名我已是记忆深刻,到接触《天行健》时我也是一眼就发现这部重磅作品的作者就是几年前在《科幻世界》上发表科幻短篇的那个家伙。
选择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来撰写《天行健》这样分量的长篇小说,实在是不能不佩服燕垒生,但这份自信最终也毁掉了《天行健》的完美之处,留下了让人心痛的瑕疵。这种写作手法在《天行健》前两章“烈火之城”和“天诛”里还算顺利,但是到了“创世纪”则很明显开始无法支撑篇章的大幅度展开,燕垒生越是将精力集中到楚休红身上、并竭力通过楚休红在剧本中的穿插走动来呈现小说的局面走势,越是无法把控在情节表述上日益突出的局限性,燕垒生讲故事的能力自然沛莫能当,但铺得太开的世界已经抽丝剥茧的稀释了他的努力,到了后期燕垒生都恨不得自己跳进去告诉楚休红该怎么做,更不用说旁观的读者是如何心急如焚了,而且照燕垒生惯常的手法如果写下去恐怕《天行健》写到两百万字都收不了尾,燕垒生应对不了这个挑战——事实上我不认为有哪个中文作家能够应对这个挑战,所以他放弃了继续充当楚休红的指路人,选择以时间来涵盖剧情,用楚休红的嘴来讲述数年的过程,跳过了大段大段的历史,这才得以重新赢得对小说的支配权。只是,在这其中注定被牺牲的就是小说前后如一的完整性和读者的阅读体验感了。
当自己的设计跟读者的口味相冲突时,很难说作为作者而言更应该兼顾哪一侧,很多人坚持作者不应向读者妥协而按照自己的原意写下去,但当作者写的东西连忠诚的读者都无法接受,那么这部作品又有多少价值呢?在《天行健》的写作后期,燕垒生遇到了这个让他绕不过去的棘手的麻烦,而燕垒生选择了“写自己的书,让别人说去吧”,这直接体现在他对楚休红这个人的处理上。《天行健》设定宏伟,场面大气,战斗描述酣畅淋漓,宫廷谋略丝丝入扣,但这部小说的本质却是坚定的“反战”思想,楚休红从一个百夫长一步一步的做到元帅,而他对战争的厌倦与反感也与日俱增,“共和”的理念也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可他同时又是一个软弱的人,至始至终不曾有过实际行动去构造他所向往的“共和”,这种贯穿全文的性格注定他将是一个悲剧性的角色,在外传“血与沙”中武侯当初赐给他的那柄刻有“唯刀百辟,唯心不易”铭文的佩刀受击破裂,这也预示着他并未如武侯所期待的那样成为一个坚定酷忍的伟人。中国的奇幻圈崇尚YY之风,虽然《天行健》的读者相对高端,但也无法抛离这种阅读的口味,所以当燕垒生笔下的楚休红并未成为他们所期待的豪情万丈的英雄时,这种不满体现在每个读者的心头,读者们喜爱楚休红,并希望这个人带领大军一统天下,但是这种期望却与燕垒生“反战”的初衷南辕北辙,这是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事实上,燕垒生大概也是根本没有想过要去调和,他远比人们所想的要利落——楚休红投降敌军,落入囚室,忠诚的手下为了营救他而死伤大半,却也失败,最后楚休红被押上刑场,成为一个伪善王朝的殉道者,被砍了头。
《天行健》原本就不是一部轻松的作品,当读者带着沉重的心态看到这个结局,很难说此时各人心中的温度有多么寒冷,这种寒冷稍纵即逝,取代而来的是炙热的愤怒,这个被人无比期许、带着读者走了如此久远的楚休红,这个无论身处何种逆境都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和上天的眷顾勉力脱身的楚休红,这个始终没能得到自己心爱的女人的善良男人楚休红,就成为这么一个战争犯子,在众目睽睽之下,颓唐得没有一丝反抗的气力,身首异处。我相信燕垒生的这个决定下得极为不易,但一旦心意已定,他也没有半分犹豫。直到现在,还有为数不少的读者痴痴的认为《天行健》外传“星海”里那个身份不明的枪术老师是逃过一劫的楚休红——实际上这个男人的身份已经很明显的被证明是小王子了,或许,是很多读者一厢情愿的不想看到这个真相罢了。其实,站在局外来看,楚休红这个角色也无法继续走下去了,三十四岁的他已经走到了自己的巅峰,没有了升级的空间,但是剧情不能跟着楚休红一起故步自封原地踏步,年轻人登上舞台的时候已然到来,加上楚休红身为帝党,随着帝国的陨落而消失,即使对他自己而言,这无疑也是最合适的结局。因为性格上的劣势,楚休红到头来依然是一事无成,他的命运由高鹫城而转折,可是当年的那些人都已不在,作为太子妃的枫也一同上了刑场——楚休红最后的幸福只不过是和她相视互道临别,张龙友、吴万龄、薛文亦也都离他远去,他自己非但没能远离硝烟,反而成为了大军元帅,涂炭生灵……直到共和军统一天下,楚休红已经没有半分逆势之心,他并不相信那个城府更胜文侯的南武公子能够带来真正的共和,但他也无力再将更多的士兵推向战场来抗拒天下大势,坦然赴死,这是绝望中的楚休红唯一的选择,也是逃避这个世界的唯一方法。
其实,这样一个楚休红才是一个真实的人,这样的他才是最强的楚帅。邵风观当初对楚休红说自己最怕的就是他,话里的意思也正是因为楚休红的善良和诚恳使邵风观自己无法防备,与文侯不同,楚休红有种让人真心追随的人格魅力,且不说曹闻道、陈忠,当初背叛过楚休红的钱文义在获得楚休红原谅后也死心塌地的跟随楚休红直到为了救他而战死,原先看不起楚休红的杨易也是如此,而身为张龙友眼线的廉百策基本上没费多少力气就自愿投靠了楚休红,在外传“血和沙”中被张龙友赋予刺杀楚休红的简仲岚更是数次下不了手,最后竟然以身涉险救了楚休红,莫名其妙的死掉了。或许,这才是楚休红他那人见人怕的能力吧——在他的身边,总不乏那些信任他、愿意用命去保护他的人。这样的楚休红,的确拥有征服天下的能力,但反过来一想,倘若楚休红抛弃了自己的善良,转而要将士兵们推向战场沦为修罗,那么在这同时他无疑也丧失了那种令他犹如战神般威武的人格魅力了。这是楚休红的悖论,亦是燕垒生的不忍。
燕垒生并非冷酷绝情,他给楚休红留下了火种,楚休红没有做完的事情,他的火种会去完成,这颗火种即为在《天行健》外传“星海”中登场的郑司楚——楚休红与白薇一夜翻覆后的种子。有意思的是,读者们沮丧于楚休红的软弱,却又无法接受先天强悍的郑司楚——当郑司楚没费多少力气就将薛庭轩挑下马、并接连废掉四名当初楚休红的贴身护卫时,矛盾骤然爆发了,幻剑书盟的论坛上一片责难之声,质疑燕垒生将郑司楚设定得太强了,这种剧烈的失衡使楚休红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笑话。这些声音最终也触怒了燕垒生,他也是凡人一个,无法忍受无休无止的问责,如赌气一般的,燕垒生在论坛上甩下一篇“星海”的结局,煞有介事的让郑司楚被陈忠一斧头剁开了脑袋,震到了所有喋喋不休的读者。燕垒生虽然生性温和,但也有他个人的容忍底线,对于超这这条底线来教他如何写小说的人,自然不能指望燕垒生给出好脸色,也正是由于这场纷争,使得燕垒生第一次有了放弃的心思,他写了一篇后记,字里行间满是心灰意懒,这篇后记的结尾是这么说的:『驻足吧,象浮士德博士那样叹息一声:“等一等,你真美丽。”从少年时第一次读到《三侠五义》,开始在笔记本上涂涂抹抹一个可笑的武侠故事开始,到现在,不知不觉已经二十多年了,也终于走到了尽头,对所谓的武侠感觉失望乃至绝望。本来就是用违其时,何况周围尽是些言语无味,面目可憎,叫人望而生厌的观众,又何必恋栈不去?』好在《天行健》受到的关注着实不低,作为燕垒生计划里的“天?地?人”三部曲的第一部,《天行健》迄今为止的成功亦给了燕垒生极大的鼓励,并未消沉多久,燕垒生便继续动笔开始完结《天行健》,《地火明夷》也被搬上日程。
值得一提的是,《天行健》那波澜壮阔的设定和想像力,燕垒生所架空的世界渗入了科幻的元素,海老一支所属的“史前人类”实际上是现代人类的残存,而遭受毁灭性危机的地上文明则是经过了多年的更替,重新繁衍并产生出了文明。对于失落的科技文明,则借张龙友、薛文亦、叶飞鹄等人之手一一还原,从四大发明中的火药、造纸术、印刷术(出自“血和沙”)到望远镜、火炮,以及飞行机(飞机)、铁甲车(坦克)、螺旋舟(潜水艇),都呈现在那个壮丽的世界中,俗话说“画鬼容易画马难”,相比于漫无边际的天马行空,如何将热兵器时代的产物还原到冷兵器时代并使其看起来顺里成章,燕垒生花了大功夫来完成这些设定,而这糅合进了科幻元素的奇幻小说,更是显现出了别具一格的魅力,不仅让人看得亲切,也叫人对那些产物的应用方式拍案叫绝。
从某种角度来看,《天行健》亦是映射了中国近代史,虽然燕垒生自称是以法国大革命为蓝本,相信这也是虚妄之言,否则他也不至于将“帝都春雨”设为秘篇不予公布。“生前心已碎,身后任人谤。一副衣冠冢,徒惹人心伤。”这是后人纪念张灵甫将军的诗句,在这里也用以纪念楚休红大帅。
《天行健》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但更庞大的舞台尚未落幕,假如燕垒生能够如其所愿坚持将“天?地?人”三部曲完成,他恐怕有希望成为中国奇幻史的里程碑式人物,而我们也将见证一个奇幻作家由优秀到卓越的过程。
最后来说说《天行健》的几个配角,他们戏份不多,却让人难忘:
【柳风舞】
此人在《天行健》正章中只出现过一回,在楚休红任枪术教官时与他有过一次谈话,谈话内容不多,但已深入到战争的性质上,楚休红无意中将自己的战争观念流露了出来,却不知这番谈话深深的影响了他这个相貌俊秀的学生。此后,柳风舞再无出场,直到《天行健》外传、“七征”之一的“破浪”篇,柳风舞作为主角登场,粉碎了一次阴谋,却无法返回国家。在一座世外岛屿上,柳风舞誓言要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共和国,就此他们这几十号人开始。在万里之外的大陆上,各支军队们还在为所谓的帝国、共和国杀得你死我活,而这个“共和”国,却由柳风舞在这座偏僻的岛屿上建立起来了,这似乎有些荒谬可笑,但笑过之后,对柳风舞这个年轻人,却情不自禁的油然生出敬佩之意来。有人戏称,“《地火明夷》讲的是关于楚休红众多私生子相互争天下的故事”,那么,柳风舞大概也是楚休红的这“众多私生子”中的一个吧,毕竟,他最为单纯的继承了楚休红保家方能卫国的思想,我不知道在《地火明夷》以及《人间道》里他是否还会登场,但我相信,他的“共和”国将会在那座岛屿上如火如荼的繁衍生息。
【简仲岚】
简仲岚是一个聪明的人,相信他也是一个抱负远大的人,但是他却没有获得展示才能的机会,在《天行健》正章中,他数次打破僵局贡献破敌之策,但楚休红竟疏忽了这么一个人才。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会被太师张龙友所拉拢的吧,但是张龙友要他做的,却是刺杀楚休红。即使妻子还在家中随时可以受到张龙友的不利,简仲岚还是无法对楚休红下手,对于这样一个元帅,又有哪个士兵愿意相害呢?几乎是条件反射般,简仲岚以身护卫楚休红,负伤后本是刺杀楚休红的最好机会,然而,看着楚休红心急如焚的为自己呼唤衣冠,简仲岚的无形刀始终无法刺出。最后,简仲岚莫名其妙的死了,而楚休红似乎也明白了简仲岚的使命。个人认为,简仲岚应该是自杀的吧,自己因为刺杀失败而死,并非不愿完成任务,这样一来的话,张龙友也没有理由对小纤下手了吧。
【叶飞鹄】
恃才傲物,生性残暴。这是《天行健》中为叶飞鹄作出的设定。就是这么一个人,制造出了“螺旋舟”,使人类取得水上作战的优势,奠定了对抗蛇人的占据。也是这么一个人,初次见到文侯时,在船头桅杆横木上折腰跳下,翩然落地,大不敬的随性叩见文侯。他的性格不被帝君所喜,却被文侯收入自己府中,最终为文侯死而后已,所谓“国士遇我,国士报之”,终究也不是一句空话。
【甄以宁】
身为文侯之子,甄以宁与他父亲的差别实在太大。只可惜天妒英才,让甄以宁这样一个在全篇中唯一一个接近完美的人物死在战争之中,让人扼腕。而楚休红屡受文侯栽培,多半也是因为甄以宁的缘故。只叹甄以宁所救的两个人——楚休红和邵风观,最后联手背叛了甄以宁的父亲,也无不让人感到悲哀。
【李尧天】
在《天行健》中,李尧天来自句罗,而句罗国的蓝本则是韩国,如果对明朝的历史稍有了解,那么就不会不记得一位韩国水军名将:李舜天。连名字都只差了一个字,燕垒生还真够懒的,呵呵。只是,世事无常,水军天才李尧天破阵于战场,却死于飓风,正的楚休红所言,“甄以宁,李尧天,邵风观,他们无一不是一等一的人才,但死了也就死了,连个声响都不留。”
【祈烈】
在“烈火之城”中,作为楚休红的护兵,祈烈一开始并没有带给人多少好印象,毕竟,相比于楚休红的善良,乐于带领军士们参与屠城的祈烈并不为读者所喜,直到他为了保护自己帐中的女人,不惜公然反抗武侯,以命相搏,最终与自己的女人一起自杀,不禁让人倏然动容。犹记得他死前的那句话,“大丈夫,有所不为”。
目录
天行健6
第十七章 跨江而击 1
第十八章 重夺东平 17
第十九章 雪夜奇袭 33
第二十章 臣罪当诛 50
第二十一章 将星陨落 69
第二十二章 风起青萍 85
第二十三章 兵连祸结 103
第二十四章 势均力敌 121
第二十五章 分道扬镳 140
第二十六章 心腹大患 157
第二十七章 携手反击 176
第二十八章 欲善其事 193
第二十九章 南武之智 212
第三十章 乱命不从 230
第三十一章 脱身之计 248
第三十二章 过河拆桥 266
……
文摘 第十七章 跨江而击
地军团此次出师,我作为前部横野将军,身负先行之职。杨易伤势未痊,我留下了两个伤兵在帝都服侍他,将部下分为两大两小四部,钱文义和曹闻道各统一军在前,斧营与箭营则与我跟随在后。
从帝都南门出发,经过北宁城时,只见一片残破。北宁城本是屠方居城,当初帝国军在此与蛇人相持了长久,经过无数次苦战,最后才不敌退却,在北宁城损兵极众。屠方经过北宁城时,让全军停下一会,为死难将士默哀。说也奇怪,原本天气晴朗,当我们进入北宁城时,却风雪大作,一下子冷了下来。在风雪中看着北宁城的残垣断壁,我心中不知是什么滋味,屠方见到这副情景只怕也别是一番心情。
这几年战争,先是共和军,再是蛇人,已经不知有多少无辜百姓死在战火中,以后还不知要有多少百姓丧生。龙战于野,生灵涂炭,不论是改朝换代还是抵御外敌,只要有战争,最苦的仍然是天下苍生。
离开北宁城继续往前行军,一路所见,仍是盈路白骨。原本从帝都到东平这条大道十分繁忙,两边村落不断,现在却残破不堪,没到北宁城时偶尔还见得到几个村庄,里面住的也是稀稀落落几户人家,等过了北宁城就是一片荒芜了。
从帝都到东阳城有一千余里,如果骑着快马拼命赶路,三到四天可到,行军的话却总要在十天上下。在风雪中,两万人马绵延数里,大旗招展。回头望望北宁城,在漫天大雪中已经只剩一个轮廓。
地军团走得较快,第八日晚,我所率前部已抵达东阳城城下。邓沧澜和毕炜听得消息出城来迎接我们,他们这几个月一直在前线恶战,两人都消瘦了不少。毕炜本就长了一部大胡须,此时的胡子更是乱七八糟,显得眼睛大了许多。
屠方的中军进入东阳城后,地军团四部也在周围扎好了营。原先东阳城有不少居民,现在却除了军队以外就只剩些运送粮草辎重的民夫了。东阳城虽然没有东平城大,但原先在三四十万人口的城池,现在只有十万人上下,登时显得空空荡荡。
我将前锋营事务处理好,便带着钱文义与曹闻道去屠方的居处。地军团四部名号将军都是偏将军,与邓沧澜与毕炜两人相同,屠方一来,自然已成为东阳城的首将。我们赶到时,邓沧澜与毕炜都已在了。向屠方缴过令,我在邓沧澜与毕炜边上坐下,钱文义与曹闻道侍立在我身后。与邓沧澜在雄关城一同练过几个月的兵,但他这个人向来沉默寡言,与我谈不上有什么交情,毕炜虽然和我更熟悉一些,只是他好像也不想理我。
等了一会,地军团四部名号将军都已到齐。除了四相军团以外,毕炜还带着近四万普通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