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艺术 >

傅山的交往和应酬:艺术社会史的一项个案研究

2010-04-25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 ·页码:156 页 ·出版日期:2003年12月 ·ISBN:7806726799 ·条形码:978780672679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傅山的交往和应酬:艺术社会史的一项个案研究 去商家看看
傅山的交往和应酬:艺术社会史的一项个案研究 去商家看看

 傅山的交往和应酬:艺术社会史的一项个案研究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
·页码:156 页
·出版日期:2003年12月
·ISBN:7806726799
·条形码:978780672679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从艺术社会史的角度研究明末清初著名学者、书法家傅山的专著,分上下两篇。上篇利用近年来发现的一些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钩沉辑佚,对傅山和魏一鳌这样一个鲜为人知的清政府官员之间的密切交往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清初遗民和仕清汉族官员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这些描述和分析将有助于人们比较深入地了解傅山在清初的生活和思想状况。
作者简介   白谦慎,1955年4月生于天津,祖籍福建安溪。在上海接受小学与中学教育。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5年考入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一后年赴美国罗格斯大学攻读比较政治博士学位,1990年获硕士学位后转至耶鲁大学攻读艺术史,1993年获硕士学位,1996年获博士学位,1990至2000年,为盖梯基金会博士后。目前任教于波士顿大学艺术系。
媒体推荐
  本书是一本从艺术社会史的角度研究明末清初著名学者、书法家傅山(字公它、青主,1607—1684)的专著,分上下两篇。上篇利用近年来发现的一些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钩沉辑
伕,对傅山和魏一鳌这样一个鲜为人知的清政府官员之间的密切交往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清初明遗民和仕清汉族官员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这些描述和分析将有助于人们比较深入地了解傅山在清初的生活和思想状况。
  作为一个文化名人,傅山交往多,应酬多,他的书法也常用于应酬。所以我在上篇讨论了傅山和魏一鳌的交往后,便在下篇转向对应酬书法的讨论。在中国书法的创作和收藏中,应酬书法是一个极为普遍但又从未被学者们认真加以研究的现象。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在现存的中国古代书法作品特别是明清以后的作品中,除去书家们的信札、手稿和日课作品,为应酬而书写的作品在数量上很可能多于为适情自娱而创作的作品。傅山一生书写了数量极多的应酬书法,并留下了许多关于应酬书法的文字,而许多这样的作品和文字又多和他的挚友、清初北方著名的艺术收藏家戴廷拭直接有关。下篇即从傅山和戴廷拭的交往入手,引出并进一步探讨中国书法艺术中应酬作品这个艺术社会史的问题。在对应酬书法现象的描述和分析之后,我提出下列问题:如果说中国书法中的许多作品是为应酬而作的话,我们还能不能把这些作品看成是书法家的“心画”?我们还能不能理解艺术创作的动机?如果能,我们的理解又是通过何种途径达到的呢?我们能不能依据应酬书法的文字内容来理解“心画”呢?这些问题又把我们引向对中国书法艺术中修辞现象的关注。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本从艺术社会史的角度研究明末清初著名学者、书法家傅山的专著,分上下两篇。上篇利用近年来发现的一些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钩沉辑佚,对傅山和魏一鳌这样一个鲜为人知的清政府官员之间的密切交往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清初遗民和仕清汉族官员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这些描述和分析将有助于人们比较深入地了解傅山在清初的生活和思想状况。
目录

上篇:傅山与魏一鳌——清初明遗民与仕清汉族官员关系的研究
一 魏一鳌的家世和早年生活
二 魏一鳌在山西任官期间和傅山的交往
三 魏一蟹在“朱衣遭人案”中的作用
四 魏一鳖辞官后的生活
……
文摘 书摘
  《丹崖墨翰》无疑是一件研究傅山生平与艺术的极其珍贵的作品。对这件作品的研究,对我们了解傅山在满族入主中原最初十余年中的生活极有帮助。由于傅山是清初著名的明遗民,手卷中的信又都是写给当时正在清政府中任职的一位汉族官员的,因此这件作品也是研究明遗民和清政府中汉族官僚之间复杂关系的重要历史文献。对于研究傅山的书法来说,这一手卷中的第一札和最后一札的时间跨度近十年,两札的书风也有了相当大的差异,这可以使我们对傅山书风在清初的变化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由于本篇并非以傅山书法为题,故不在此详述。
  《丹崖墨翰》中的信札都未写明写信的时间,因此我们只能根据其内容来判断它们大致的年代。在第一札中,傅山提道:“栖栖三年,以口腹累人。”甲申后,傅山一直过着流寓的生活,开始可能还有一些旅资,而后则多靠友人接济。这样推算的活,第一札大约写于1647至1648年之间。
  可以大致判断这件手卷中较早的信札书写年代的另一事件是傅眉的婚事。在第四札中,傅山写道:“老亲拟有平定孙妇之娶。而适丁郊垒闭之,太原县城戒严不能出。谓翁台可代为山谋而引手也。”傅眉的妻子是平定人,信中所指当为傅山的母亲为准备傅眉的婚事前往平定。戊子冬,大同总兵姜瓖兵变,太原县城戒严大概也由于这次兵变所致。因此,傅山的母亲为傅眉的婚事前往平定的时间可能在戊子末,或己丑初(1649)。在第八札中傅山又写道:
  此中原无可羁留,但为刑尊写屏子一事未完,了此即东矣。儿辈或当先往,若及台下在彼,尚欲一烦庇护耳,以婚姻皆在彼方矣。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在傅山的母亲前往平定后,傅眉、傅仁(傅仁是傅山的哥哥傅庚的儿子,傅庚去世后,傅仁由傅山抚养)也去了平定。然后,傅山也前往平定参加傅眉的婚礼。从《霜红龛集》的一些诗文来看,己丑秋傅山和傅仁都在平定州。傅山很可能是在傅眉的婚事后,又在平定逗留了相当一段时间。傅眉的婚事应在己丑年(1649)二月二十六日。康熙乙卯(1675),傅眉的妻子朱氏病逝。傅眉在纪念朱氏的铭文中写道:“二月二十六,其归我之年月日。”“二月”前脱指明年份的二字,可能为“己丑”。甲午“朱衣道人案”时,傅眉受牵连入狱受审,供词中提到,自婚后即和父亲分开住,丁亥年就已分开,至今已七年。己丑至甲午(1654),算头算尾的话,共为六年。傅眉的供词,可能略有夸大。傅眉的妻子生于丁丑(1637),以丁
亥嫁傅眉的话,仅十一岁,似太早。
  不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