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双色版精编插图)
基本信息·出版社:远方出版社 ·页码:37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9787807233527 ·条形码:978780723352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资治通鉴(双色版精编插图) |
 |
|
 |
资治通鉴(双色版精编插图) |
 |

基本信息·出版社:远方出版社
·页码:37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9787807233527
·条形码:978780723352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国学传世经典
内容简介 《资治通鉴(双色版精编插图)》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学习和研究《资治通鉴(双色版精编插图)》,有助予人具体地认识这部书在我国历史文化上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有助于我们批判、继承和发扬历史文化的传统,也有助于今人以历史为镜子,为创建新社会新文化而积极工作。
编辑推荐 《资治通鉴(双色版精编插图)》:读国学经典,品传世文化
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古典文学,是世界伟大文化宝库中的绚丽瑰宝。为弘扬传统文化把古典文学名著普及到广大群众中去,我们组织出版了《国学传世经典》书系。这套优秀读本选材精当,是浩如烟海的古典文学中的代表之作。
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置于辱仙,做事不足以垂后。
目录 战国
韩赵魏三家分晋/1
豫让以死尽忠/3
孙膑围魏救赵/5
聂政刺侠累/8
淳于髡出使/9
商鞅推行新法/11
西门豹治邺/13
楚怀王客死秦国/14
物我两忘的庄子/16
主张兼爱的墨子/J8
乐毅大破齐国/20
田单收复失地/21
蔺相如不辱使命/22
触龙巧说赵太后/25
范雎睚眦必报/27
长平之战/29
名将自起之死/31
毛遂自荐/33
廉颇老当益壮/34
李牧却敌有方/36
吕不韦扶植国王/38
甘罗十二拜相/40
荆轲刺秦王/43
李斯谏逐客/45
秦始皇焚书坑儒/46
蒙恬兄弟遇害/48
赵高小人得志/50
西汉
项羽破釜沉舟/53
刘邦赴鸿门宴/55
韩信敢出奇兵/57
陈平计除范增/60
楚汉鸿沟为界/62
霸王虽败犹荣/63
封候的风波/65
定都的争论/67
贤相萧何/69
张良全身而退/71
季布一诺千金/73
白登山的险情/74
刘邦亲征黥布/76
贯高舍身救主/78
白马之盟/80
萧规曹随/81
田横五百士/82
凶残的吕后/84
忠诚的老臣/86
张释之公平断案/88
贾谊英年早逝/89
汉文帝与冯唐/91
周亚夫平乱/93
邹阳救粱王/95
辕固剌猪/96
淮南王谋反/97
朱买臣发迹/100
马邑诱敌战/101
飞将军李广/103
张汤之死/105
骨鲠之臣汲黯/106
汉武帝求仙/108
李陵降匈奴/110
司马迁著《史记》/112
卫太子冤死/113
天马之战/115
李广利之死/117
大儒董仲舒/118
狂人东方朔/119
苏武牧羊/121
老臣霍光的结局/113
龚遂教化百姓/125
王昭君出塞/126
赵飞燕得宠/129
东汉
昆阳大战/131
盖延两战睢阳/133
严子陵无意仕途/135
南征北战的马援/137
董宣不畏豪强/139
专横的窦宪/141
班固著《汉书》/143
班超投笔从戎/144
杜根隐姓埋名/146
梁冀受诛/148
宦官之乱/150
黄巾大起义/152
董卓洗劫洛阳/154
连环计王允杀董卓/156
曹操陈留起兵/I58
白门楼斩吕布/160
桃园三结义/162
官渡之战/164
三国
“小霸王”孙策/167
刘备三顾茅庐/169
周瑜火烧赤壁/171
郭嘉屡出奇计/174
曹操怒杀杨修/175
庞统英年早逝/177
东吴名将吕蒙/179
关羽大意失荆州/180
刘备兵败彝陵/183
刘巴恃才傲物/185
诸葛亮七擒孟获/187
马谡失街亭/189
诸葛亮出师未捷/191
司马懿平辽东/194
蒋琬治国有方/196
刘禅乐不思蜀/198
司马懿诛曹爽/199
孙皓暴虐无道/203
西菁
羊祜以德服人/205
三路大军灭东吴/207
竹林七贤的故事/209
石崇王恺比富/211
风神俊雅的卫瑜/212
东海王的疆灭/214
东菁
石虎心似虎狼/217
不可一世的王敦/219
“伯仁由我而死”/220
大野心家桓温/222
王猛扪虱谈天下/224
淝水之战/226
南北朝
刘裕受禅称帝/229
刘义符不务正业/230
刘义隆自毁长城/232
江湛急流勇退/234
范晔造反不成/235
崔浩遭忌恨/236
高允刚正不阿/238
元嘉宋魏大战/240
刘子业的荒唐事/242
王广之宽以待人/245
小皇帝刘准禅位/246
萧道成训子/247
孝文帝改革/248
梁武帝舍身佛寺/250
昭明太子之死/251
“山中宰相”陶弘景/253
足智多谋的高欢/255
苏绰的治国良策/257
高纬大笑失天下/259
候景之乱/260
陈囊先抗齐/262
陈叔宝兄弟争位/264
隋
隋文帝统一全国/267
赵绰依法办事/269
杨素功高遭忌/271
隋将韩擒虎/274
建筑奇才字文恺/275
隋炀帝游江都/277
杨玄感造反/280
唐
李渊太原起兵/283
李靖平定后粱/285
玄武门之变/287
李靖大破突厥/290
贤德皇后长孙氏/293
魏征直言敢谏/295
贤相房玄龄/296
戴育敢与皇帝争曲直/299
……
五代
……
序言 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典文学,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积累下来的文化经典,是我国辉煌灿烂的文化典籍的核心部分,对我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华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光辉灿烂的古典文学,横贯五千年的岁月,铸就了华夏民族华赡沉厚的文化史。古典文学兼跨德育、智育、美育三大范畴,闪烁中华民族特有精神基因,它曾孕育出无数中华英才、千古风流人物,他们使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古典文学无论在古代,还是在当今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生活在当代的人,享受着现代文明,也不免会物欲扰心,心智枯寂,那就不妨翻开古典文学,和那里潜伏着的各个时代、各种情境中的高明的灵魂,剪烛共语,倾诉生平。正是由这种人类精神上的穿透力,中国古典文学,作为传统文化中最富有特色的文学体裁,至今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道德情操和中国人的人格智慧。翻阅古典文学,就翻阅了人类精神优美而隽永的一面。古典文学,是中华文化中的精华。它能穿透深邃的历史时空,和我们的心灵相遇、相励、相慰,犹如世代相传的火种,点亮世代相承的人们的智慧和情感之灯。
为了弘扬中国古典文化,我们精心制作了这套大型丛书,文章中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和领会古代先贤的思想与精神,我们增加了注音、注释、译文等辅助性的项目,并且选取了与正文相契合的古版画作为插画,并配有图说,将插图与正文更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双色图文的搭配,增加了读者的阅读趣味。
希望这套书能让你了解历史,以史为鉴,使你积累历史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同时使国学得到流传,得以弘扬光大。
文摘 插图:


战国
孙膑围魏救赵
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疲于内;子不若引兵疾走魏都,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以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
孙膑和庞涓是同学,两人同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
公元前446年,魏文侯即位后,任用李悝、吴起、西门豹、段干木等人,进行各方面的改革。魏国迅速成为战国初期最为强盛的国家。魏惠王继位以后,继承文侯、武侯的霸业,继续积极向外扩张。魏国的勃兴和称霸,直接损害了楚、齐、秦等其他大国的利益,引起这些国家的普遍恐惧和忌恨,其中尤以齐、魏之间的矛盾最为尖锐。齐国自西周以来一直是东方地区的大国。公元前356年齐威王即位后,任用邹忌为相,改革吏治,强化中央集权,进行国防建设,国势日渐壮大。面临魏国向东扩张的严重威胁,它积极利用赵、韩诸国与魏国之间的矛盾冲突,展开了对魏的激烈斗争。就是在这样的复杂背景下,公元前353年爆发了桂陵之战。
当时魏惠王不惜重金招徕天下豪杰。庞涓感到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就去求见他,向他讲了些富国强兵的道理。魏惠王听了挺高兴,就拜庞涓为大将。庞涓真有点本领。他天天操练兵马,先从附近几个小国下手,一连打了几个胜仗,后来连齐国也给他打败了。打那时候起,魏惠王更加信任庞涓。庞涓自以为是了不起的能人。可是他知道,他的同学齐国人孙膑本领比他强。据说孙膑是吴国大将孙武的后代,只有他知道祖传的《孙子兵法》。
魏惠王也听到过孙膑的名声,有一次跟庞涓谈起孙膑。庞涓派人把孙膑请来,跟他一起在魏国共事。谁知庞涓存心不良,背后在魏惠王面前诬陷孙膑私通齐国。魏惠王十分恼怒,把孙膑治了罪,在孙膑的脸上刺r字,还剜掉了他的两块膝盖骨,使他成了残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