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88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6月 ·ISBN:7561727739 ·条形码:9787561727737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学校社会学(第2版) |
 |
|
 |
学校社会学(第2版)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88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6月
·ISBN:7561727739
·条形码:9787561727737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当代教育理论译丛
内容简介 本书是当代教育理论译丛中的一册,全书共分二部分十章,主要就社会中的学校及背景、行动者与实践这两大方面展开探讨。
本书内容全面,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及学术价值,可供广大教育理论的研究者及教育工作者阅读。
作者简介 玛丽·杜里-柏拉(Marie Dure-Bellat)是法国布尔高涅大学的教授,国家社会学研究所——教育经济研究所研究人员。她出版的著作包括《女生的学校》、《什么教育为什么社会角色?》,以及与Alain Mingat合著的《对教育体制动作的分析性研究》。
阿涅斯·昂里奥-冯·让丹(Agnes Henrion-van Zanten)在法国变革社会学观察所从事研究工作。其著作包括《学校和地方空间》,和Jean-Paul Payet与Laurence Roulleau-Berger合著的《城市里的学校》,《围绕政治计划的一致和分裂》。
媒体推荐 中译本序
正如本书导言中所指出的那样,这本关于学校的著作最初是为法国大学里学习社会学的学生,更广一些来说,也是为所有那些希望了解这个国家学校教育体制运作(情况)和焦点问题的读者而写的。本书以综合的形式,采用大多数读者都可以理解的语言,介绍了人们在20世纪末所认识的有关教育政策、学生的学业生涯和职业插入、学校对地方空间的整合、教育内容和不同群体(教育专业人员、家长、学生)在学校中的互动等方面的信息。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本书最直接的意义在于可以帮助他们从社会学研究的视角了解当前的法国学校。
对于希望提高对本国学校教育体制的分析能力的中国社会学家、社会学专业学生或教师来说,这难道不是同样有意义吗?从很多方面来说,很可能就是这种情况。首先,在所有国家,虽然学校按照各种各样的形态运作,但是社会赋予学校的一般功能是相似的,都是围绕着涂尔干(Durkheim,E.)所鉴别提出的两极,也就是整合和分化。学校教育由此看到自己肩负的重任。教育内容的确定、师资培训和招聘、学校在地域上的组织和分布等,都是所有国家有待解决的问题。
再者说,只要职业和社会生活插入要求个人有在学校里汲取的能力(不同国家程度不同,可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倾向不断增强),那么对于将努力让子女在学业竞争中挣得最好“席位”的家庭来说,教育是关键问题。一旦这些家庭本身接受过或多或少的教育或拥有不同的物质可能,那么将出现社会不平等,并将影响课堂和学校的日常生活。
某些法国理论家,如布迪厄(Bourdieu,P.)和巴斯隆(Passeron,J. -C.)甚至认为学校的主要职能就在于再生产社会中既存的社会不平等。他们认为,教育大纲、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学校的运作方式都对那些家庭文化接近学校文化的“遗产继承者”有利。不过这并不是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规则。读者们在本书中将看到,有些研究表明在某些经济欠发达国家,学业成功的社会不平等不如法国等西方国家这样强烈。尽管如此,在那些生活中和家庭之间存在不平等的国家,儿童的学业生涯中不带有(这些)痕迹会令人惊讶万分。因此,这个问题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
最后,鉴于教育肩负的重任,所有国家都努力尽可能好地引导教育体制的发展方向。随着初等教育以及中等教育(不同程度)的普及,教育体制变得极其庞大、复杂和官僚化。法国仍然采用传统的国家通过政治命令(如提高青年人的教育水平或学校的民主化等)“从上面”引导的、非常中央集权化的体制,这在欧洲有些不入主流。然而,随着一场欧洲甚至世界性的运动,我们看到当前在法国出现了地方分权,决策权部分转移给地方行政和权力机构以及学校。对教育体制的调整已经逐步摆脱了一种目的和程序的规范控制,转而更注重结果。
这些问题在所有国家都提了出来,何况国际组织的影响日隆以及不同国家专家更密集的交流,加速了人们对这些教育发展问题的认识。不过,如果说我们可以如此观察到国际上教育言论和机制大同小异,而国家的文化和管理传统,以及各个国家在某一历史时刻具体的政治和经济形势对教育政策的修正却仍然有重要作用。
上面提出了各国之间相互借用研究成果的可能性和某些要素,最后我们希望这本书的中译本成为法国和中国致力于分析教育现实发展的研究人员之间进行富有成果的对话的第一步。中国和法国有很大差异,但是这两个国家都有源远流长的学术传统,而这一传统对维护国家同一性有主要作用。
玛丽·杜里—柏拉 阿涅斯·昂里奥—冯·让丹
2001年4月于巴黎
目录 作别“罐装” 走近真实(代总序)
中译本序
作者简介
导 言
第一部分 社会中的学校
第—章 教育政策与机构变革
……
文摘 书摘
在结语部分,我们再来谈谈如今法国教育体制中过早出现的、累聚性的学程之社会不平等。出身贫民的儿童在初等教育中就出现学业迟滞的话,那么进入中学以及达到学业指导平台的时候,他们在年龄和学业价值(la valeur scolaire)方面都会遇到障碍。实际上,直到进入高
一年级之前,人们都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学业成功上的不平等。此外,在可比的学业成功中,每当需要作出抉择的时候,(学生和家庭的)教育要求的不平等就表现出来,以至于社会不平等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模糊不清,而是不断累聚。总之,学生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获得学业成功的社会不平等在学业指导的社会不平等面前就越发模糊。在80年代,人们在中学阶段观察到的社会不平等约有1/3来自小学阶段的差异,1/3来自初中学业成功的不平等,1/3来自这一阶段的学业指导机制(Duru-Bellat et Mingat,1993)。随着教育的扩展,在一个不断复杂化的教育体制中,与学业指导有关的不平等便会越来越重要。
人们相对忽视了这些社会不平等的广度,也许因为它们是逐渐显现的,它们缓慢然而深刻地引起学生社会构成的变化。参照(各个社会阶层的儿童)在各个学级的入学率差别,工人子女所占比重从第六年级至高中阶段“迅速减少”,而干部子女的比重却增加了。不过“贫民阶层的代表性不足不一定导致高级阶层的超代表性,因为这两个群体在人口中的比重不同”(Ungerer,1987)。如此一来,由于这种社会人口结构的作用,即使贫民阶层的子女升入高中的机会相对比较少,而他们在高中学生中所占的比例却不容忽视。正是这类阶级群体的构成对学校行动者(教师和学生等)来说意味深长,并因此日复一日地最大限度减小了在学校内部感知到的社会不平等。
在经济发达国家,人们有时认为面对学校的社会不平等是显而易见的、普遍的。在不同教育体制的国家,如日本、美国或澳大利亚,学生的家庭特征对其学业生涯有极其重要的影响(Cirod,1989;ICDE,1997)。在比较贫穷的国家里,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表现得更加强烈。要知道接受某一阶段或某类教育的人越少,这一阶段的教育或这类教育越具有社会不平等性。反之,进入某一教育阶段的社会筛选性随着这一阶段教育在全体人民中的普及而降低。
但是,我们应该将学生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和获得学业成功的不平等区分开来。国际比较研究表明,工业化越低的社会家庭环境(特别是父母的职业)对学生获得学业成功的影响越小。同样,在这些工业化程度比较低的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