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页码:31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 ·ISBN:9787541994494 ·条形码:9787541994494 ·版本:第4版 ·装帧: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中学教材全解:高中数学(必修2)(配套人民教育出版社实验教科书A版) |
 |
|
 |
中学教材全解:高中数学(必修2)(配套人民教育出版社实验教科书A版) |
 |

基本信息·出版社: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页码:31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
·ISBN:9787541994494
·条形码:9787541994494
·版本:第4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学教材全解
内容简介 《高中数学(必修2配套人民教育出版社实验教科书A版)》讲述了:数学是高中阶段重要的学习科目,更是各种考试的必考学科。那么如何学好高中数学呢?不妨尝试以下几点做法:一、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向导,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习兴趣,除了利用数学教材本身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外,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地、自觉地研究与数学相关的各种问题,在研究中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使自己真正地喜欢这门课程。只要在平日的学习中积极参与课堂,认真思考,积极发言,那么您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更浓,从而轻松有趣地学好数学。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除了要眼、脑、手并用,勤学、善思、多问之外,还要在课前做好预习,把握重点;课上认真听讲,拓展思维;课后全面复习,巩固提升;独立完成作业、检验学习效果。这四步是每位同学都应养成的良好习惯,并且需要持之以恒。
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除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外,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必不可少的:要注意知识、规律、方法、技巧的总结;注意题型的归类和比较;注意错题的积累和总结;加强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的训练;做题时要选择好题、精题和典型题,切不可陷入题海。平时还要多注意试卷的整理和归类,以备复习时重点突出。
四、总结正确的思想方法
做好数学题需要好的解题方法,学好数学课则需要好的思想方法。蕴藏在数学中的学科思想,是指导数学学习的原则,如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归纳推理的思想方法等。因此我们要善于总结,养成用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指导解题的习惯。
编辑推荐 《高中数学(必修2配套人民教育出版社实验教科书A版)》:四百八十万教师的助手,一亿二千万学子的益友——热烈祝贺薛金星总主编的《中学教材全解》最新改进版隆重上市,向全国一亿二千万中学生真城致谢!
“千淘万流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一路坎坷走来,一路阳光相伴,《中学教材全解》系列丛书最新改进版终于隆重上市了,在此,衷心感谢广大师生多年的呵护与关注,衷心感谢广大师生坚定的选择与信赖!
“删繁就简三秋木,领异标新二月花。”风寸历程,春化秋实。《中学教材全解》系列丛书,自2000年上市以来,年年修订,年年出新,年年销量创新高!它开创了教辅图书的新形态,在神州大地独树一帜,为广大师生增添了新的选择,给书市场增加了新的亮点,创造了教辅图书的新神话!
“会当装作绝顶,一览众天小。”只有出乎其类,方能拔乎其地。目前同类间品已不下百种,但金星书业的《中学教材全解》在市场上独占鳌头。走进全国各地中学,你会发现:学生购买薛金星主编的《中学教材全解》已成为一种学习的新时尚。徜徉全国大大小小的书店,你会赞叹:金星书业的《中学教材全解》已成为全国零售化图书的最优品牌之一!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金星书业能够取得这样骄人的业绩,首先得益于“全心全意,解疑解难”的编写理念,其次得益于“全、细、精、透、新、实、活、巧”的编写原则,再次得益于“想学生所想,急教师所急,忧家长所忧”的服务宗旨,更得益于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对学生、对老师、对家长、对教育事业负责是追求高质量的不竭动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为适应全国新课改的需要,金星又研发了与小学、初中、高中各版本新课标教材配套使用的《小学教材全解》,新课标初、高中《中学教材全解》,以满足广大中小学师生的强劲需求!
用金星教辅,走成才之路!做教师的助手,为学子的益友!圆师生之梦,献华夏教育!
目录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
本章综合解说
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1.1 柱、锥、台、球的结构等特征
1.1.2 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相关知识回顾
教材内容全解
教材问题探究
典型例题精析
高考要点阐释
知识归纳提升
课后习题全解
知能强化训练
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2.1 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
1.2.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相关知识回顾
教材内容全解
教材问题探究
典型例题精析
高考要点阐释
知识归纳提升
课后习题全解
知能强化训练
1.2.3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
相关知识回顾
教材内容全解
教材问题探究
典型例题精析
高考要点阐释
知识归纳提升
课后习题全解
知能强化训练
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1.3.1 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相关知识回顾
教材内容全解
教材问题探究
典型例题精析
高考要点阐释
知识归纳提升
课后习题全解
知能强化训练
1.3.2 球的体积和表面机
相关知识回顾
教材内容全解
教材问题探究
典型例题精析
高考要点阐释
知识归纳提升
课后习题全解
知能强化训练
名师专家点穴
章末总结提高
知识网络归纳
本章注意的问题
专题综合讲解
课后复习题全解
学习效果检测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本章综合解说
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1.1 平面
相关知识回顾
教材内容全解
教材问题探究
典型例题精析
高考要点阐释
知识归纳提升
课后习题全解
知能强化训练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相关知识回顾
教材内容全解
教材问题探究
典型例题精析
高考要点阐释
知识归纳提升
课后习题全解
知能强化训练
2.1.3 空间中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1.4 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相关知识回顾
教材内容全解
教材问题探究
典型例题精析
高考要点阐释
知识归纳提升
课后习题全解
知能强化训练
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2.2.1 直线下平面平行的判定
2.2.2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相关知识回顾
教材内容全解
教材问题探究
典型例题精析
高考要点阐释
知识归纳提升
课后习题全解
知能强化训练
2.2.3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2.2.4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相关知识回顾
教材内容全解
教材问题探究
典型例题精析
高考要点阐释
知识归纳提升
课后习题全解
知能强化训练
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2.3.1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相关知识回顾
教材内容全解
教材问题探究
典型例题精析
高考要点阐释
知识归纳提升
课后习题全解
知能强化训练
2.3.2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相关知识回顾
教材内容全解
教材问题探究
典型例题精析
高考要点阐释
知识归纳提升
课后习题全解
知能强化训练
2.3.3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相关知识回顾
教材内容全解
教材问题探究
典型例题精析
高考要点阐释
知识归纳提升
课后习题全解
知能强化训练
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相关知识回顾
教材内容全解
教材问题探究
典型例题精析
高考要点阐释
知识归纳提升
课后习题全解
知能强化训练
章末总结提高
知识网络归纳
本章注意的问题
专题综合讲解
课后复习题全解
学习效果检测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本章综合解说
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3.1.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相关知识回顾
教材内容全解
教材问题探究
典型例题精析
高考要点阐释
知识归纳提升
课后习题全解
知能强化训练
3.1.2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相关知识回顾
教材内容全解
教材问题探究
典型例题精析
高考要点阐释
知识归纳提升
课后习题全解
知能强化训练
3.2 直线的方程
3.2.1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相关知识回顾
教材内容全解
教材问题探究
典型例题精析
高考要点阐释
知识归纳提升
课后习题全解
知能强化训练
3.2.2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相关知识回顾
教材内容全解
教材问题探究
典型例题精析
高考要点阐释
知识归纳提升
课后习题全解
知能强化训练
3.2.3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相关知识回顾
教材内容全解
教材问题探究
典型例题精析
高考要点阐释
知识归纳提升
课后习题全解
知能强化训练
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3.3.1 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相关知识回顾
教材内容全解
教材问题探究
典型例题精析
高考要点阐释
知识归纳提升
课后习题全解
知能强化训练
3.3.2 两点间的距离
相关知识回顾
教材内容全解
教材问题探究
典型例题精析
高考要点阐释
知识归纳提升
课后习题全解
知能强化训练
3.3.3 点到直线的距离
3.3.4 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相关知识回顾
教材内容全解
教材问题探究
典型例题精析
高考要点阐释
知识归纳提升
课后习题全解
知能强化训练
章末总结提高
知识网络归纳
本章注意的问题
专题综合讲解
课后复习题全解
学习效果检测
第四章 圆与方程
本章综合解说
4.1 圆的方程
4.1.1 圆的标准方程
相关知识回顾
教材内容全解
教材问题探究
典型例题精析
高考要点阐释
知识归纳提升
课后习题全解
知能强化训练
4.1.2 圆的一般方程
相关知识回顾
教材内容全解
教材问题探究
典型例题精析
高考要点阐释
知识归纳提升
课后习题全解
知能强化训练
4.2 直线、圆的位置关系
4.2.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相关知识回顾
教材内容全解
教材问题探究
典型例题精析
高考要点阐释
知识归纳提升
课后习题全解
知能强化训练
4.2.2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4.2.3 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
相关知识回顾
教材内容全解
教材问题探究
典型例题精析
高考要点阐释
知识归纳提升
课后习题全解
知能强化训练
4.3 空间直角坐标系
4.3.1 空间直角坐标系
相关知识回顾
教材内容全解
教材问题探究
典型例题精析
高考要点阐释
知识归纳提升
课后习题全解
知能强化训练
4.3.2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相关知识回顾
教材内容全解
教材问题探究
典型例题精析
高考要点阐释
知识归纳提升
课后习题全解
知能强化训练
章末总结提高
知识网络归纳
本章注意的问题
专题综合讲解
课后复习题全解
学习效果检测
……
文摘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
本章综合解说
内容概述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利用实物模型和数学课件观察空间图形,认识柱、锥、台、球及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同时又介绍了投影、三视图与几何体的直观图画法及柱、锥、台、球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材地位
本章是立体几何的基础课,它既是初中学习的平面几何知识的深入,也是以后学习立体几何知识的基础,占有非常重要的承上启下的地位。通过学习,同学们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在初中几何的基础上能适当地上升到理性的层面,同学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几何直观能力、运用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将得到良好的提高。
学科实践
几何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的学科。立体几何是几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实践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建桥、铺路、楼房设计、实地测量等,都用到立体几何的一些相关知识。
课标要求
(1)利用实物模型或借助计算机软件观察空间图形,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
(2)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
(3)了解球、棱柱、棱锥、台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
学法指导
学习本章知识应注意以下几点:
(1)联系实际从图形入手,加强由模型到图形,再由图形到模型的训练,加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之间相互转化的练习,达到能熟练的把一种语言转化为另外两种语言。
(2)本章的概念多,应当加以整理,并注意这些概念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深化对这些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并加强理解性记忆。
(3)学习本章可联系平面几何的知识对照学习,采用联系、对比、引申的方法去认识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异同,并能找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将立体几何的问题转化到平面几何中去解决。
(4)本章学习中涉及数学中的化归思想、类比思想、极限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希望同学们多认真体会,并加以研究。
(5)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索过程。多动手操作,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
(6)与同学多交流、讨论,培养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意识,树立学好立体几何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