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农林 >

有机农业原理和技术

2010-04-24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页码:169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 ·ISBN:7811172704/9787811172706 ·条形码:9787811172706 ·版本:第1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有机农业原理和技术 去商家看看
有机农业原理和技术 去商家看看

 有机农业原理和技术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页码:169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
·ISBN:7811172704/9787811172706
·条形码:978781117270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有机农业原理和技术》共分2大部分,即有机农业原理和有机农业技术。前3章介绍有机农业原理,包括有机农业基础、发展有机农业的意义和有机农业生态学原理;第四至七章介绍有机农业各项技术,主要包括有机种植、有机养殖、有机加工和实例。《有机农业原理和技术》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对有机茶叶、有机水稻、有机水果、有机蔬菜、有机畜禽养殖和有机水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为有机生产者、研究者提供技术支持。
编辑推荐 《有机农业原理和技术》是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第一章 有机农业基础
第一节 有机农业的概念及发展
一、有机农业和有机产品的概念
二、有机农业发展历程
三、有机产品发展概况
第二节 有机农业的特征和基本原则
一、有机农业的特征
二、有机农业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
一、有机食品
二、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的关系

第二章 有机农业的意义
第一节 动植物健康
一、作物健康的概念
二、促进作物健康的途径
第二节 农产品安全
一、营养质量提高
二、有害物质减少
三、对健康的影响
第三节 环境保护
一、生产区的环境因素
二、生产过程的环境因素

第三章 有机农业生态学原理
第一节 农业生态系统
一、自然生态系统
二、农业生态系统
第二节 有机农业的物质循环
第三节 有机农业的生态平衡
一、生态平衡的概念
二、生态平衡的特点
三、生态平衡的标准
四、建立平衡生态系统的方法

第四章 有机农业的作物种植
第一节 作物种植基地建设和有机转换
一、基地的选择和建立
二、转换和转换期
第二节 土壤管理
一、土壤培肥理论
二、土壤肥力的诊断
三、土壤培肥措施
四、营养物质的补充
五、健康土壤的评价
第三节 有害生物控制技术和物质
一、病虫害控制的原则
二、病虫害预防技术
三、病虫害治疗技术
四、杂草的防除技术
第四节 生产过程监控与管理
一、有机种植认证实施
二、有机种植追踪体系实施

第五章 有机养殖
第一节 原则
第二节 动物福利
第三节 有机畜禽产品的转化
一、饲料生产基地的转换期
二、畜禽的转换期
三、品种的选育和幼畜的培育
第四节 饲养环境和条件
一、有机畜禽饲养场
二、饲养环境
三、饲养条件
四、饲养密度
第五节 饲料和营养
一、基本要求
二、营养原理和配比
三、日粮来源
四、饲料的种类及组成
五、饲料补充料与添加剂
第六节 动物健康与疾病防治
一、疾病预防
二、疾病治疗
第七节 畜禽运输与屠宰
第八节 有机养殖追踪体系实施
一、养殖过程的监督和检查
二、有机畜禽养殖追踪体系

第六章 有机加工
第一节 原则
第二节 加工厂(场)
一、环境条件
二、地理条件
第三节 配料
一、有机原料
二、食品添加剂
三、水和食用盐(特例)
第四节 加工
一、平行生产
二、加工设备
三、加工工艺
第五节 卫生要求
一、车间组成及布局
二、卫生设备
第六节 有害生物控制
第七节 包装、储藏与运输
一、包装
二、储藏与运输
第八节 加工过程的监控和管理
一、加工厂环境
二、有机加工工艺
三、平行生产
四、有害生物防治
五、包装、储存和运输
六、环境影响
七、追踪体系
八、贸易过程检查

第七章 有机生产实例
第一节 有机蔬菜种植
一、产地环境
二、种子和种苗的选择
三、轮作或间作
四、施肥
五、病虫害防治
六、杂草防治
第二节 有机水果种植
一、产地环境
二、品种和种苗选择
三、施肥
四、病虫害防治
五、杂草防治
第三节 有机茶种植
一、产地环境
二、土壤管理
三、施肥
四、病虫害防治
五、杂草防治
第四节 有机猪养殖
一、有机猪的品种
二、有机猪猪场环境与养殖技术
三、饲养条件
四、卫生消毒
五、饲养管理
六、废弃物处理
七、资料记录
第五节 有机水产养殖
一、有机水产品的转换
二、原则
三、生产区域的位置及选择
四、品种和育种
五、养殖清塘
六、营养
七、养殖对象的健康与疾病预防
八、收获、运输、保鲜和屠宰
第六节 有机蜜蜂养殖
一、转换期
二、品种
三、饲养场所
四、饲养
五、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第七节 有机奶加工
一、加工厂卫生条件
二、收乳
参考文献
……
序言 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中国农业正在承受自然资源、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巨大压力。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将作为保障食品安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来改变石油农业生产方式对农产品安全和农业环境保护的不良影响。
有机农业是包含有机种植、养殖和加工的综合生产体系。有机农业起源于发达国家,作为一种全新的思想、全新的生产模式和管理方式于20世纪90年代引进中国,这对推广采用国际标准,加强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创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提高中国农产品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中国研究和实践有机农业已经有十年的历史,在这十年中,中国有机农业经历了起步、探索、发展的过程,初步显现出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成为中国安全农产品认证和发展的模式之一。中国有机农业经过自由发展到自觉发展、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已经由松散的民间行为转为政府鼓励和引导的行为;《有机产品标准》、《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和《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的实施,标志着中国有机农业开始进入规范化、法制化发展的轨道。
全书共分2大部分,即有机农业原理和有机农业技术。前3章介绍有机农业原理,包括有机农业基础、发展有机农业的意义和有机农业生态学原理;第四至七章介绍有机农业各项技术,主要包括有机种植、有机养殖、有机加工和实例。本书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对有机茶叶、有机水稻、有机水果、有机蔬菜、有机畜禽养殖和有机水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为有机生产者、研究者提供技术支持。
文摘 插图:


有机农业生产中,主要通过提高土壤生物活性,使植物主动活化分解土壤中难溶性的矿物质(磷和钾)等。
有机农业还重视豆科作物的种植。豆科作物根瘤菌利用太阳能将空气中的氮固定下来,为作物所利用,从而可以节省大量化肥。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的,而化学合成1 kg氮肥则需消耗77 700 kJ的化石(石油)能量。
(四)充分利用农业生态系统内的自然调节机制有机农业的另一重要原则就是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系统内的自然调节机制。正常的农业生态系统中,害虫和益虫的密度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它们之间是相生相克、此消彼长的关系,总体上来说,系统处于一种平衡状态,不会暴发病虫害。害虫也是生态系统固有的组成部分,是益虫的食物。因此,有机农业生产中的病虫害防治原则首先在于模仿自然生态环境、采取适当的农业措施、建立合理的作物生长体系和健康的生态环境,提高系统内自然生物防治能力,从而抑制害虫的暴发,而并非像现代农业那样力求彻底消灭害虫,更不是等到病虫害暴发时才采取措施。反过来说,如果在有机农业生产中暴发了病虫害,恰好说明整个生产系统还不稳定。
要建立稳定(平衡)的农业生态系统,就必须增加系统内物种的多样性。举例来说,根据能量流和物质流把一个系统简单分成4级:太阳、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假如一个系统内只有一种植物、一种食草动物、一种食肉动物,在这个食物链上一旦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这个生态系统就遭到破坏。假如结构稍微复杂一点,植物有2种,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也各有2种,即使其中一个环节遭受破坏,整个系统也不会毁灭。促进有机农业系统内物种多样化的主要措施有:
1)多样性种植(轮作,间作,套种);
2)适度控制作物的营养水平;
3)有目的地建立天敌栖息地和群落生境;
4)机械或人工(而不是化学)除草。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