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传灯录译注(套装全5册)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页码:2521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ISBN:7545801598/9787545801590 ·条形码:9787545801590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景德传灯录译注(套装全5册) |
 |
|
 |
景德传灯录译注(套装全5册)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页码:2521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ISBN:7545801598/9787545801590
·条形码:978754580159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套装数量:5
内容简介 《景德传灯录译注(套装全5册)》内容简介:《景德传灯录》为北宋真宗朝,吴僧道原所作为禅宗灯史。内容叙述禅宗师徒相承的语录和事迹。从过去七佛,至五代文益的法嗣,凡一千七百零一人,附有语录者九百五十一人。道原称,灯能照暗,祖祖相授,以法传人,譬犹传灯,故以此作为书名。《景德传灯录译注(套装全5册)》问世以来在佛教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不仅引出了禅宗一系列的灯录著述,为禅宗思想史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实,而且为宋代以及以后有关学术思想史的撰述提供了可借鉴的样式。
编辑推荐 《景德传灯录译注(套装全5册)》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
目录 前言
卷一 七佛天竺祖师
叙七佛
毗婆尸佛
尸弃佛
毗舍浮佛
拘留孙佛
拘那含牟尼佛
迦叶佛
释迦牟尼佛
天竺祖师
天竺十五祖内一祖旁出无录
第一祖摩诃迦叶
第二祖阿难
第三祖商那和修
第四祖优波毪多
第五祖提多迦
第六祖弥遮迦
第七祖婆须蜜
第八祖佛陀难提
第九祖伏驮蜜多
第十祖胁尊者
第十一祖富那夜奢
第十二祖马鸣大士
第十三祖迦毗摩罗
第十四祖龙树尊者
卷二 天竺三十五祖内二十二祖旁出无录
第十五祖迦那提婆
第十六祖罗喉罗多
第十七祖僧伽难提
第十八祖伽邪舍多
第十九祖鸠摩罗多
第二十祖阁夜多
第二十一祖婆修盘头
第二十二祖摩孥罗
第二十三祖鹤勒那
第二十四祖师子比丘
第二十五祖婆舍斯多
第二十六祖不如蜜多
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罗
卷三 中华五祖并旁出尊宿共二十五人
中华五祖
第二十八祖菩提达磨
第二十九祖慧可大师
前慧可大师旁出法嗣共七世十七人,三人见录
僧那禅师
向居士
慧可大师法嗣下二世
前僧那禅师法嗣
相州慧满禅师
第三十祖僧璨大师
第三十一祖道信大师
第三十二祖弘忍大师
卷四 道信大师与弘忍大师旁出法嗣
前道信大师旁出法嗣共七十六人
金陵牛头山六世祖宗
第一世法融禅师
第二世智岩禅师
第三世慧方禅师
第四世法持禅师
第五世智威禅师
第六世慧忠禅师
道信大师法嗣下二世
前法融禅师旁出法嗣十二人,一人见录
金陵钟山昙璀禅师
道信大师法嗣下六世
前智威禅师旁出法嗣十二人,六人见录
宣州安国寺玄挺禅师
润州鹤林玄素禅师
舒州天柱山崇慧禅师
道信大师法嗣下七世
前润州鹤林玄素禅师法嗣
杭州径山道钦禅师
道信大师法嗣下八世
前杭州径山道钦禅师法嗣
杭州鸟窠道林禅师
道信大师法嗣下九世
前杭州鸟窠道林禅师法嗣
杭州招贤寺会通禅师
道信大师法嗣下七世
前慧忠禅师两世旁出法嗣
天台山佛窟岩惟则禅师
道信大师法嗣下八世
前天台山佛窟岩惟则禅师法嗣
天台山云居智禅师
弘忍大师旁出法嗣一百七人
北宗神秀禅师
嵩岳慧安国师
袁州蒙山道明禅师
资州智诜禅师存目
弘忍大师法嗣下二世
前北宗神秀禅师法嗣十九人,五人见录
五台山巨方禅师
河中府中条山智封禅师
兖州降魔藏禅师
寿州道树禅师
淮南都梁山全植禅师
嵩山普寂禅师存目
前嵩岳慧安国师法嗣十八人,三人见录
洛京福先寺仁俭禅师
嵩岳破灶堕和尚
嵩岳元胿禅师
前资州智诜禅师法嗣
资州处寂禅师存目
……
卷五 慧能大师及其法嗣四十三人
卷六 南岳怀让禅师法嗣(之一)
卷七 南岳怀让禅师法嗣(之二)
卷八 南岳怀让禅师法嗣(之三)
卷九 南岳怀让禅师法嗣(之四)
卷十 南岳怀让禅师法嗣(之五)
卷十一 南岳怀让禅师法嗣(之六)
卷十二 南岳怀让禅师法嗣(之七)
卷十三 南岳怀让禅师法嗣及慧能大师同法嗣
卷十四 青原行思禅师法嗣(之一)
卷十五 青原行思禅师法嗣(之二)
卷十六 青原行思禅师法嗣(之三)
卷十七 青原行思禅师法嗣(之四)
卷十八 青原行思禅师法嗣(之五)
卷十九 青原行思禅师法嗣(之六)
卷二十 青原行思禅师法嗣(之七)
卷二十一 青原行思禅师法嗣(之八)
卷二十二 青原行思禅师法嗣(之九)
卷二十三 青原行思禅师法嗣(之十)
卷二十四 青原行思禅师法嗣(之十一)
卷二十五 青原行思禅师法嗣(之十二)
卷二十六 青原行思禅师法嗣(之十三)
卷二十七 禅门达者别录及诸方杂语
卷二十八 诸方广语
卷二十九 赞颂偈诗
卷三十 铭记箴歌
附录一:杨亿《景德传灯录原序》
附录二:西来年表
附录三:《景德传灯录》卷末所附资料
附录四:有关道原禅师的史料及序跋等
人名索引
……
序言 《景德传灯录》三十卷,北宋僧人道原所撰。因“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慧能灭万年愚”(《六祖坛经》),故禅家每以能照暗之灯来喻禅法,谓禅宗法系相承,犹如灯火辗转相承,师资正法永不断绝,故而将记载禅法传承历史之著作称为“传灯录”,简称“灯录”。“景德”为宋真宗年号(1004~1007年)。因道原此书进呈于景德年间,故书名上加“景德”之年号。
道原的生平未详,但颇有令名,被时人誉为“乃觉场之龙象,实人天之眼目”(杨亿《武夷新集》卷七《佛祖同参集序》)。据《天圣广灯录》卷二七、《传法正宗记》卷八与《五灯会元》卷十载,道原为天台德韶禅师之法嗣,即大法眼文益禅师之徒孙,并称作“苏州承天永安道原禅师”。据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卷中,道原禅师为余杭(今属浙江)人,住苏州弥勒院。弥勒院“在承天寺垣中”。宋太宗时“以藏经镂板本”,道原便“诣阙借板印造”。景德年中,宋廷“又以太宗御制四帙及新译经一十四帙并赐之道原。既归,藏于此院”。至大中祥符年间《景德传灯录》编修完成进呈,故特敕赐院额日永安院,“每岁度一僧,至今为禅院”。又据杨亿《佛祖同参集序》云,道原于太宗及真宗朝前期“乃驻锡辇毂,依止王臣;购求亡逸,载离寒暑”,以撰修《传灯录》一书。
文摘 大矣哉!禅师之用心,盖述而不作者矣。……新集既成,咨予为序,聊摭梗栗,冠于篇首云耳。参之杨亿《景德传灯录序》所云:道原“披弈世之祖图,采诸方之语录,次序其源派,错综其辞句,由七佛以至大法眼之嗣,凡五十二世,一千七百一人,成三十卷,目之日《景德传灯录》”。可知,《佛祖同参集》与《景德传灯录》两者实指一书,即道原之著原题名《佛祖同参集》。又杨亿之序文称其奉敕“刊削”道原之书,并称“言以行远,非可以无文”,推知杨亿以为原书名“无文”,故改称《传灯录》以进呈天子。此为其一。
其二,道原因“慨然以为祖师法裔,颇论次之未详;草堂遗编,亦嗣续之孔易”,而发奋撰著《佛祖同参集》。在当时禅宗五家中,道原所在的法眼宗主要流行于文化较为发达的江南地区,开山祖师文益亦特好文词,其宗风也较带文化色彩。当北宋初期社会政治渐趋稳定,宋廷即逐步展开文化事业的重建,整理编纂了以《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与《册府元龟》四大类书为代表的一批文献典籍。《景德传灯录》的编撰,正好既显示出法眼宗对经典的尊崇与对文词的偏爱,亦与宋廷重建封建文化的需求相符合,因此当道原将本书呈献朝廷时,立即得到宋真宗的重视,敕命翰林学士杨亿等人加以裁定。
其三,道原“乃驻锡辇毂,依止王臣;购求亡逸,载离寒暑”而著述,可知《景德传灯录》实撰修于京城“辇毂”之下;亦因为得到名公文臣等有力“外护”的吹嘘,故书成得以顺利进献,并即获得天子的重视,“人藏”刊印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