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宗教 >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记

2010-04-24 
基本信息·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页码:29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309066588/9787309066586 ·条形码:9787309066586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记 去商家看看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记 去商家看看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记


基本信息·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页码:29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309066588/9787309066586
·条形码:978730906658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新加坡广超法师佛学丛书

内容简介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记》内容为: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我一共讲过四次《金刚经》,一次在菩提协会以闽南语为老人班的老居士们讲解;三次在大众学佛研究会,其中一次为佛学班的学生们讲,另两次公开为居士们讲。因为学员的程度不同,随缘讲解的内容深浅也不一样。每一次的开示都没有笔记,由果逸居士发心把在大众学佛研究会的开示录音进行了笔录,整理成讲稿。
编辑推荐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记》为新加坡广超法师佛学丛书之一。
目录
序言
《金刚经》简介
一、《金刚经》的流传
二、《金刚经》的译本
三、《金刚经》的注解
四、近代的《金刚经》讲记
五、释经题
六、译者
七、《金刚经》的宗旨

上篇 于法无住生心,悟有为非相不可得
第一章 法会缘起
首度问:云何降伏其心?

第二章 离四相:应发心度众生,不住相布施
一、应发度尽众生之心
二、应离四相发心
三、应不住相布施
四、无住布施之福德

第三章 离有为境:有相识境是虚妄,实相是心智之非相显现
一、有相识境皆虚妄,故不以身相得见如来
二、无相智境皆非相,故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三、信实相即诸相非相显现之菩萨善根
四、法与非法皆非相显现,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五、如来所说法乃非相显现,故不可取、不可说
六、无为法不应取,然证则有别
七、受持诸相本非相显现之福德胜于有相布施
八、佛法乃非相显现之法,依金刚般若智而成佛

第四章 离有为果:心无所住而证无为。无所得而得圣贤果
一、须陀洹心无所得而证无为,实无所入,而得第一果
二、斯陀含心无所得而证无为,实无往来而得第二果
三、阿那含心无所得而证无为,实无不来得第三果
四、阿罗汉心无所得而证无为,不著人我而得第四果
五、菩萨心无所得而证无为,于诸佛之法实无所得
六、菩萨于佛土心无所得,庄严佛土即非庄严
七、菩萨于清净心无所得,无所住而生其心
八、有为的有相福德不如无为的无相福德
九、能显心智即金刚不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

第五章 离有为行:菩萨修无住心。现观金刚智之非相显现
一、菩萨应观般若乃不变金刚智,心智显现本非相
二、菩萨现观如来说法,即本具金刚智之非相显现
三、菩萨现观世界、微尘,即本具金刚智之非相显现
四、菩萨现观三十二相,即本具金刚智之非相显现
五、信受金刚智之非相显现,是菩萨第希有功德,
六、菩萨现观诸法实相,即本具金刚智之非相显现
七、受持本具金刚智之非相显现者乃上上乘菩萨
八、菩萨现观第一波罗蜜,即本具金刚智之非相显现
九、菩萨现观忍辱波罗蜜,即本具金刚智之非相显现

第六章 离有为德:赞叹受持金刚般若非相显现的功德
下篇 于心如实知见,证无为法性不动智
第七章 离无为境:证诸法如义得受记,所得佛法无实无虚
第八章 离无为行:菩萨无作修,得相好眷属佛土五眼一切智
第九章 离无为果:证一切智圆满佛果,所作皆法界一心所显
第十章 离无为德:佛如如不动入众生识境,勿谓实有如是法
第十一章 总结:智境金刚不动智,识境法界现非相
后跋
……
序言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我一共讲过四次《金刚经》,一次在菩提协会以闽南语为老人班的老居士们讲解;三次在大众学佛研究会,其中一次为佛学班的学生们讲,另两次公开为居士们讲。因为学员的程度不同,随缘讲解的内容深浅也不一样。每一次的开示都没有笔记,由果逸居士发心把在大众学佛研究会的开示录音进行了笔录,整理成讲稿。
这本《金刚经》讲记得以出版,我先要感激笔录者的发心,以及帮忙校对的居士们。由于我的记忆力不太好,讲经时,无法像其他法师那样引经据典,所说的内容主要是我个人的对佛法的理解。在修改笔录时,觉得我人微言轻,有些佛法义理只靠说理难以取信,所以摘录一些经论内容以加强说服力。
文摘 佛菩萨觉悟实相中,万法一如、本无相、无性,假名说法性或空性。空性的每一个法无相地互相含摄而无界限,统称为一心法界,即全体与每一个法都是无相无界限、整体不可分割的法界一心。大至三千大千世界也是整体不可分割的法界一心,凡夫所分别的一切相——迷惑者所见种种不实的幻化相都是全体无二的法界一心。事实上幻化相本来就无有一法可得、本无生灭、无彼此,不曾独立存在某个范围里,而是一切法全体因缘力量在互相影响。
其实,法性空是为执取法相者而开示的道理,为了破除执取法相的有无之见,所以说法性无相——非法相。然而,不是有某个法而其性空,而是法本无相、无界、非一多、非有无,所以无性,此无性之法性是名非法相。由于每一个法都全体无相地互相含摄而无界限,执取法相者视为一体,故名为法界一心。每一个法都是法界一心无相、无界限的显现,如此的实相——诸佛觉悟圆满的境界,本来是大乐、光明、不变、清净、自在的,这就是大乘经典中常说的常寂光土。其实光明就是法界一心本有的性质——法界本具光明智慧。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