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经济管理 > 职场 >

竞聘上岗

2010-04-24 
市场价:¥35.00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目前无货,欢迎选购其他类似产品。 到货通知我。 1人 评论打分5 颗星:(0)4 颗星:(1)3 颗星:(0)2 颗星:(0)1 颗星:(0)看全部1篇评论 (1篇用户评论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竞聘上岗 去商家看看
竞聘上岗 去商家看看

 竞聘上岗

  • 市场价:¥35.00
  •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 目前无货,欢迎选购其他类似产品。 到货通知我。   1人 评论打分
  • 5 颗星:
  • (0)
  • 4 颗星:
  • (1)
  • 3 颗星:
  • (0)
  • 2 颗星:
  • (0)
  • 1 颗星:
  • (0)看全部1篇评论  (1篇用户评论 | 写评论) 关闭 Close this window商品缺货登记我们将在到货后及时通知您!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页码:304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6月
    ·ISBN:7801974808
    ·条形码:978780197480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识人用人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永恒主题,也是核心主题。本书是智鼎公司三位主要合伙人多年实践工作的结晶,是作者在竞聘上岗咨询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总结,值得正在进行人力资源机制变革的企事业单位精心研读。本书提供的方法,其作用不仅限于企业内部的人才选拔,对于从外部选拔人才来说,原理和方法是通用的。本书的出版能够有效推动人力资源变革,助力人力资源战略的实现。
    作者简介   田效勋,男,北京智鼎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咨询师,2006—2007年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做博士后研究,企业管理学博士。在国内较早开发并使用评价中心技术协助组织选拔人才,是中组部领导干部面试命题专家之一,曾为诺基亚(中国)、联想集团研究院、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同仁堂集团、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三洋冷链、中国工商银行总行等80多家企业提供人事决策和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服务。
    媒体推荐 书评
      本书是作者在竞聘上岗咨询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总结,值得正在进行人力资源机制变革的企事业单位精心研读。
      ——中国银行河北分行行长 杨士华
      竞聘上岗是一种激发人才动力、发现潜在人才的机制,它需要科学的人才测评方法作为支撑,本书提供的方法,对于企业实施竞聘上岗具有直接帮助。
      ——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王泉
      2005年,在我行的后备人才选拔中,本书作者成功地运用了评价中心技术,比较准确地评估了候选人的潜能和岗位匹配程度,这是传统的人才测评方法很难做到的。
      ——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分行行长 朱洪波
      选准人不是一件易事,然而这又是最重要的事。本书提供的方法,其作用不仅限于企业内部的人才选拔,对于从外部选拔人才来说,原理和方法是通用的。
      ——摩托罗拉(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高级经理
    编辑推荐   识人用人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永恒主题,也是核心主题。本书是智鼎公司三位主要合伙人多年实践工作的结晶,是作者在竞聘上岗咨询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总结,值得正在进行人力资源机制变革的企事业单位精心研读。本书提供的方法,其作用不仅限于企业内部的人才选拔,对于从外部选拔人才来说,原理和方法是通用的。本书的出版能够有效推动人力资源变革,助力人力资源战略的实现。
    目录
    第一部分 竞聘上岗的目标和关键坏节
    第一章 为什么会出现“竞聘上岗热”
    一、“国家队”人事改革大手笔
    二、何时搞竞聘上岗
    第二章 如何让竞聘上岗产生实效
    一、竞聘上岗的基本原理
    ……
    文摘 书摘
      二、何时搞竞聘上岗
      兴师动众地操作竞聘上岗,究竟为何?很少听说跨国公司搞大规模的竞聘上岗,它们的业绩不是很好吗?何时需要搞竞聘上岗?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实际上是要弄明白竞聘上岗的实际价值到底是什么。“竞聘上岗”的关键在“竞”字上,即把职位公开,具备基础条件的人都可报名参加,通过多人之间的竞争来聘用最合适的人选。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通过多人之间的竞争来产生新的任职者呢?
      1.“僧多粥少”时
      有些企业岗位有限,冗员很多,这时就可以利用竞聘上岗来精简人员,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有的企业不搞竞聘,采用一刀切的方法,用年龄、学历等硬件进行减员,这么做很可能把有经验、有真本事的人送到了竞争对手那里去。因此,不唯学历、不唯资历,通过公平竞争精简人员是比较明智的做法。多数外企有很成熟的人力资源规划,并且人员能进能出,因此,很少会形成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也就不需要搞大规模的竞聘上岗。
      2.平时无法评价、难以定夺时
      还有一种竞聘上岗不是为了精简人员,而是为了通过竞聘,发现优秀人才,选择更适合的人到岗。只有岗位有足够的吸引力,才会有多人报名,形成竞争的局面,从中择优录用。只有让不同的候选人在竞聘过程中充分表现自己,才能有机会发现他们在某些方面的才能。多人参加竞聘,才能有比较,好做出判断,从而提高人事决策的准确性。平时,高层领导对多数后备人员并不能直接观察其行为,即便是很熟悉的人,也只能观察其在现职上的表现。因此,竞聘是高层领导发现人才的好机会。
      例如,在选择研发项目经理时,要从技术人员中选择管理能力强的人来担任。此时,只靠平时的观察无法了解候选人在管理方面是否具备潜力。而通过竞聘上岗,实际上是提供了一个使候选人展现其管理才能的机会,也是企业发现候选人管理才能的机会。
      3.缺乏公平竞争机制时
      中国的国有企业或机关、事业单位,在干部配置时缺乏公开、公正的竞争机制,员工常常抱怨:用人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提拔张三,而不是提拔李四?依据是什么?我为什么总是没有机会?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这样的局面:一个干部被提拔之日,就是一批干部牢骚满腹之时。激励了一个,打击了一群。也许用人时的确做到了任人唯贤,领导的眼光也很锐利,但给员工的心理体验正好相反:领导就爱用自己身边的人!谁会搞关系,谁就得到提拔!人们要想找到被提拔的干部和领导之间的关系总是
    ……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