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小说 >

窃明4

2010-04-24 
基本信息·出版社:长征出版社 ·页码:35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7802044561/9787802044562 ·条形码:9787802044562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窃明4 去商家看看
窃明4 去商家看看

 窃明4


基本信息·出版社:长征出版社
·页码:35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7802044561/9787802044562
·条形码:978780204456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北京磨铁文化

内容简介 《窃明4》是《窃明》的第4部,凭借对未来的憧憬以及不曾受到末世官场污染的壮志激情,长生岛的军民正奋力地把他们的家园建设得更美好,可长生岛的领袖黄石开始感到迷茫,来到这个时代以后,原本一直觊觎更高权位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微妙的改变,只是他还不知道威胁并不仅仅来自后金方面。
天启六年正月,历史的滚滚洪流将黄石的东江军卷入宁远一觉华之战。努尔哈赤亲率大军倾巢而出,令吓破了胆的明军望风而逃,后金兵不血刃连下大凌河、小凌河、锦州、松山、杏山、塔山等十几座城市、堡垒,明廷苦心经营数年,耗费千万白银构筑的大批堡垒、储备的无数物资尽数落于后金之手。不过数日,后金兵锋便直指辽西防御中心宁远堡,位于辽西防御体系深远后方的补给中心党华堡很快也直接暴露在后金兵刃的寒光之中。黄石千里救急,率长生岛精锐日夜兼程赶往觉华。这一去,他能否挽救原本历史上惨遭屠戮的数万百姓?觉华大胜后,黄石看似~帆风顺的前途背后却隐藏了一个更加可怕的巨大危险!究竟是什么,在他身后虎视眈眈?
作者简介 灰熊猫80前生人。作者幸运地拥有一些在文史方面颇有见地的朋友,在他们的鼓励下,开始尝试着写作自己的第一本书。作者希望他的作品,不仅仅能愉悦他的读者,也足以无愧地展示给亲朋好友。
媒体推荐 明亡清兴60年,风云人物济济一堂,单单袁崇焕一人要担负颠覆乾坤的巨责,也是不公平的。袁崇焕的真实历史结局在:是被崇祯千刀万剐,是被万民争食其肉。这样一个悲惨下场,阵前投敌也不过如此。中国人极具同情心,后人担心性格乖僻的崇祯是否错杀情有可原,更何况还有清朝官方的平反证明。但是否是民族英雄当然见仁见智。毕竟是败军之将,可宁远大捷也是明末唯一值得炫耀的可怜战绩。历史上袁崇焕本来就是争议人物而没定性。
总认为作者底气不足,小说写的乏善可陈,但三本过后明显是越写越好,看到黄石准备精忠报国时不禁被他的忠义感动了,感觉作者在写小说的同时也不忘激励大家的爱国心,很好很好,作者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敢于反其道而行之,将袁崇焕写成一个奸佞,颠覆一个深入民心的民族英雄,勇气可嘉,我们今天看见的历史本来就是后世改造的“事实”,实情如何,无从可考,向作者致敬。




编辑推荐 《窃明》是继《诛仙》、《明朝那些事儿》、《盗墓笔记》后,磨铁图书倾力推出盛大之作!
这是一部能够令人热血沸腾、血脉贲张的历史战争小说。
这是一部弘扬民族正气,拨乱反正的愤怒之书奇书。
这是一部声讨满清的檄文,作者对满清的愤怒源自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这是一部令所有热爱清宫戏的读者生气和郁闷的挑衅之书。
这是一部直戳二月河伪历史小说真相的力做。
这是一部直指金庸、阎崇年颠倒黑白,为汉奸张目的声讨之书。
袁崇焕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卖国贼??!!真的吗?
这是一部恢弘的历史之书、热血之书、战争之书、权谋之书。
这将是2008年洛阳纸贵超级畅销书。


专业书评 选择《窃明》的十二个理由
(1)个人认为《窃明》是目前最好的历史架空小说(没有之一)。
(2)《窃明》从袁崇焕的所作所为和历史评价入手,从侧面引出一个重大的历史问题:中国近代衰亡的原因是什么?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文明本身不适应近代的发展?还是由于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腐朽统治?如果答案是前者,我们就没有必要复兴传统文化,只需要在西方文明的基础上建设我们的文明;如果答案是后者,我们就应该复兴我们的文化和文明,在中国传统和西方文化、文明的基础上创建我们的未来。在中国重新崛起的过程中,这个问题无法回避,终将被回答。这就是《窃明》的最大价值。
(3)作者通过对历史人物和历史评价的质疑,提出用自己的眼睛来判断历史事件;不盲信已有的结论,通过自己搜集资料、分析,得出自己的观点。
(4)《窃明》是一部严谨的历史架空小说,书中涉及的军阵、军事设施,包括后面的黑暗理事会、借款,都是借鉴了东西方真实的历史,不是凭空想象的。
(5)文字朴实而幽默。我比较欣赏这样的文字风格,类似白描,没有废话,但时不时用三两句描述一个让你喷饭的场景(而不是搞怪的话语)。书中第16页杨涟说万历迷恋年过五旬的郑贵妃是好色这段,非常逗,很有点《登徒子好色赋》的味道。
(6)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而有魅力;有朋友认为有些脸谱化,但我认为对于配角,没有必要刻画复杂的人性;赵慢熊、金求德、杨致远、贺宝刀性格各有特色,也很有吸引力,特别是有些情节(如听墙根事件、后面的贺宝刀的老婆送他们出征等)真的很打动人。
(7)古代战争场面描写细腻、逼真,是我见过最好的。
(8)作者真的很热爱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而且这种热情很有感染力。
(9)书中也谈到了很多明朝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风情,很有趣也很长见识。
(10)书的第一章关于“三大案”的描写,和《明朝那些事儿》的相关部分对照起来看非常有意思,对人物的评价完全不同,但你很难说《窃明》写得就完全没有道理。
(11)书的前一部分可能是实体书修改的原因,有点零乱(这部分大家也可以看网络版),但从123页开始就没有什么问题了。这套书一共只有六册,很适合收藏。
(12)我是看过网络版《窃明》的,后面是越来越精彩的。
我是被《窃明》打动的千万个读者中的一员,可不是什么“托”。之所以写了这么多文字,是因为我认为《窃明》有价值,值得向大家推荐。我相信,由于《窃明》具备的一定的思想性,它将是50年后还被人记得的小说。不读窃明枉读书!
目录
第一章·001
乌云

第二章·024
夜谈

第三章·048
陛见

第四章·072
出击

第五章·096
恩怨

第六章·119
驰援

第七章·142
觉华

第八章·166
棱堡

第九章·191
追逐

第十章·21 5
虎威

第十一章·237
虚实

第十二章·262
底线

第十三章·288
交恶

第十四章·311
诡计
……
文摘 虽然和黄石结交的不过是东林党的小辈,但黄石明白他们也是在为他们身后的人传话。黄石看过那封众人联署的奏章,里面不外成套的大道理,首先站在道德的高度把太监这种残疾人骂一顿,然后引经据典地列举几个古代作恶的宦官,最后声泪俱下地要求皇帝“翻然悔悟”。看奏章的时候黄石就一直在苦笑:“这套辞藻不知道文官们已经说了几万遍了,这种老生常谈要是真能对皇帝有用,还需要我来传达吗?”
黄石轻轻地抚摸着手里的奏章,缓缓地讲起r那天的经历。他相信魏忠贤虽然能猜到大概,但绝对不清楚他们到底都说了什么。黄石一路慢慢说下来的时候,魏忠贤从头到尾都表现得很有涵养,始终静静地坐在一边听着。当讲到方公子靠自杀来威胁黄石时,他从魏忠贤眼睛中捕捉到了一丝冷笑。
魏忠贤当然知道方震儒对黄石有提携之恩,现在方震儒下了天牢,他觉得完全压着黄石不让他说情也不好,万一黄石被激怒,以致在皇帝面前大闹一场也是麻烦,所以他就插了一句:“黄将军和方震儒有故,如果黄将军愿意在万岁爷面前用全部军功保他不死的话……”
“不死”这两个字被魏忠贤咬得很重,声音也拖得很长,黄石明白这是对方在表明底线,那就是绝对不能容忍翻案。魏忠贤观察着黄石的表情,确认这个年轻将领不是那种不知深浅的鲁莽之人。魏忠贤表情严肃地伸出一根指头,身体微微前倾,以加重自己的语气:“……以咱家想来,万岁爷不会判方震儒斩立决的。等过几年,万岁爷的气消了,黄将军再上疏一次,应该也就可以放出来了。至于方家小姐,只要她哥哥能偿付剩下的赃银,咱家想刑部也不会为难她的。”
至此魏忠贤的底牌就已经完全摊开了,他的意思很明白,黄石只能保方震儒一个人,魏忠贤也愿意送给黄石…个人情。根据魏忠贤掌握的情报,黄石和其他犯案的官员没有什么交情,只要对方震儒网开一面,那么黄石也就应该满足,魏忠贤一边说心里一边还在琢磨:“方震儒这老东西家里连十五两银子也抄不出来,这些年做官也不知是怎么做的。而且这么多年下来还仅仅是一个七品的御史,想来也不怎么招人待见。我魏忠贤不和他一般见识,犯不上为了他得罪了黄石这样的大将。”
听到魏忠贤这个表态后,黄石从今天早上就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既然魏忠贤不打算对方家赶尽杀绝,而且显然还有不与自己为敌的意思……说实在的,正常人谁喜欢没事给自己找仇敌啊……那么黄石就知道自己的计划有望获得成功。
黄石欠身拱手道:“魏大官对末将的爱护,真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