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和文化与文学
基本信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页码:272 页 ·出版日期:1998年08月 ·ISBN:7801031547 ·条形码:9787801031549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禅和文化与文学 |
 |
|
 |
禅和文化与文学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页码:272 页
·出版日期:1998年08月
·ISBN:7801031547
·条形码:978780103154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国禅学丛书
内容简介 《禅和文化与文学》主要内容包括:西方的思维方式是分析的;东方以中国为代表的思维方式是综合的。东方文化主张人与大自然是朋友,“天人合一”;西方文化主张“征服自然”,自命为“天之骄子”、“地球的主宰”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东西文化的变迁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西方文明已经繁荣昌盛了几百年,已呈强弩之末之势,代之而起的必然是东方文明。作者预言:这一个转折点就将从二十一世纪开始。
编辑推荐 《禅和文化与文学》由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公司出版。
目录 作诗与参禅
我和佛教研究
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问题
关于神韵
门外中外文论絮语
美学的根本转型
《东方文化集成》总序
东方文化与东方文学
再谈东方文化
从宏观上看中国文化
“天人合一”新解
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再思考
古代穆斯林论中西文化的差异
泰戈尔与中国
从中国文化特点谈王国维之死
回忆陈寅恪先生
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
附录:文艺理论建设要“改弦更张
……
文摘 我在上面写了我对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的看法。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写历史,连鉴往知今一类的想法我都没有。倘若有人要问:“现在怎样呢?”因为现在还没有变成历史,不在我写作范围之内,所以我不答复。如果有人愿意去推论,那是他们的事,与我无干。
最后我还想再郑重强调一下:中国知识分子有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是世界上哪一个国家也不能望其项背的。尽管眼下似乎有一点背离这个传统的倾向,例证就是苦心孤诣千方百计地想出国,有的甚至归化为“老外”,永留不归。我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这只能是暂时的现象,久则必变。就连留在外国的人,甚至归化了的人,他们会依然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依然要寻根,依然爱自己的祖国。何况出去又回来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呢?我们对这种人千万不要“另眼相看”,当然也大可不必“刮目相看”。只要我们国家的事情办好了,情况会大大地改变的。至于没有出国也不想出国的知识分子则占绝对的多数。如果说他们对眼前的一切都很满意,那不是真话。但是爱国主义在他们心灵深处已经生了根,什么力量也拔不掉的。甚至泰山崩于前,迅雷震于顶,他们依然热爱我们这伟大的祖国。这一点我完全可以保证。只举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就足够了。如果不爱自己的祖国,巴老为什么以老迈龙钟之身,呕心沥血来写《随想录》呢?对广大的中国老、中、青知识分子来说,我想借用一句曾一度流行的,我似非懂又似懂的话:爱国没商量。
后记 近年来,季羡林先生从发表《作诗与参禅》开始,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文艺理论和中国文化方面的论文,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和认真的讨论。季先生的这些论文,不局限于某个具体的学科或学术领域;它们是从中华文化的整体出发的,从东方文化的整个构成出发的,因此,这些文章的视野十分广阔,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有真正的世界的眼光。季先生“天人合一”的思想颇合禅的精神。这些文章将东方思想家的深邃和西方思想家的分析、论证结合了起来,我相信对目前的学术建设是十分有益的。本书还收入了《文艺理论建设要“改弦更张”》一文,系吴江蓝小姐录音并整理而成,这个题目也是吴江蓝小姐所加,很有神采,但考虑到毕竟是整理稿,所以列为附录。其内容却是十分重要,想来读者自会判定。
本书的编定,承季羡林先生大力支持,承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和中国禅学丛书编委会大力帮助,师友的关爱之情,永志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