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散文 >

秀场与看客

2010-04-24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31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9787563384433 ·条形码:9787563384433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秀场与看客 去商家看看
秀场与看客 去商家看看

 秀场与看客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31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9787563384433
·条形码:978756338443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深南丛书

内容简介 《秀场与看客》内容简介:这个集子其实就是一串文化糖葫芦。从1997到2008,文化被裹上甜水消费与消化。话,有些应验了,有些露怯了,有些留待下一个十年。果真能有如此“意义”,就算对得起纸张了。
作者简介 梁二平,资深媒体人,专栏作家。曾获中国新闻奖、中国晚报新闻奖、深圳青年文学奖等多个奖项。著有《关东风情》《中国风情》《旅游摄影》《花样生活》《肢体的游戏》《身体的迷雾》《谁在世界的另一边》等。
编辑推荐 《秀场与看客》:深南丛书
目录
上编 文化观察
第一章 传统文化的当代解读
有多少传统文化能上书架
“四书”中的道德秩序
“五经”的历史作为
祖先的读图时代
经典里的中医中药
古代俗文学的民间脉络
乱世提供的文艺资源
传统学问的千年绝唱——写在王国维离世八十周年之际

第二章 黄土边上的蓝色文明
最早进入中国地图的海湾
珠江口上的南海郡
重新记忆那伟大的远航
被反复误读的“郑和下西洋
海战悲歌,汪洋中的那条龙船
利玛窦为中国打开“世界之窗
“开眼看世界”的一曲民族悲歌
被抛弃和被遗忘的中国海洋文献
风从海上来:西文善本的中国传奇

第三章 蓝色背景下的文化差异
东西方的休闲与文化
金字塔:城市与文明的领跑者
在孙悟空的故乡时空穿梭
尴尬在希腊的旧书屋里
走进博尔赫斯的迷宫
踏着聂鲁达的节拍行走
流连在凡·高最后的风景中
从移民到殖民的文化游走

第四章 当代文学的世俗走向
网络文学:一个两头犯贱的女人
宅门学人:追星与作秀并重
文坛扫黑:将肉麻炒成有趣
文本探索:无足轻重的创新
文学杂志:步入时尚的天桥
文学评论:缺少严肃的声音
媒体写作:我们能做什么
作家重组:刚刚开始的游戏
长篇小说:无人喝彩的繁荣
痞子文学:也是一种文学
新散文:无中生有的理论泡沫
老杂志:昨日梦境今又来
诗人:排名不分前后
诗刊:五十年前的诗歌与毛边
诗集:我的诗发表在你的集子里

下编 娱乐评论
第五章 电影与市场
贺岁片:给谁拜年
戏说片:皇帝格格滚滚来
西部片:一种终成追忆的电影
商业片:我们离俗还远着呢
动画片:照抄别人也是一种突破
印度片:自娱自乐的电影产业
电影节:戛纳这个世界的榜样

第六章 秀场与看客
见面会
骂人秀
靠绯闻
后庸俗
玩八卦
蒙汗药
吃嫩草
谁无聊
围观者
普通话
明星的文凭
精致的误读
绿卡观众
听说过,没见过
破烂的偶像
什么畜牲的脚被称为凤爪
那第五个是谁
第六代:还没有断奶的一代
李安:安的什么心
有人给话剧下过定义吗
相当凑合

第七章 西片东评
奥斯卡:发给谁的金像奖
泰坦尼克:与爱情无关
莱昂纳多得罪谁了
从工业的角度甚嚣尘上
给我一个观看杀人的理由
三条船与完美之死
靓女功夫:好莱坞的一剂补药
后科幻:认识现实的又一种方法
好似一场田径赛
没有珍珠的《珍珠港》
“兄弟”做伴好催眠
天真也是个市场

第八章 东片漫议
是不能多还是不能少
虚假的幸福
大片的大跃进
是爱是赖,不见不散
掐头去尾,没完没了
糖衣炮弹,一声叹息
挠挠历史的胳肢窝
刺向秦王的温柔一剑
洒向《水浒》的芝麻盐
捧出一颗模糊的良心
语文和算术
相互坐在屁股底下的东方和西方
SORRY,我的兄弟姐妹
把更年期当作一笔财富
你忽悠谁呢304
拍给上个世纪看的电影
先锋是和未来较劲的
“卡拉”凭什么OK
无法微笑的“芬妮
代后记:和电影评论说再见
……
序言 这个集子其实就是一串文化糖葫芦。
从1997到2008,文化被裹上甜水消费与消化。
话,有些应验了,有些露怯了,有些留待下一个十年。
果真能有如此“意义”,就算对得起纸张了。
文摘 该说说林冲了。林冲的扮相咱就不说了,说他和演时迁的像哥俩是损了点,可怎么看他也不像八十万禁军教头。老婆让人搞了还不言语,林冲是个窝囊废,这早有定评。可是,李少春不是还有个《野猪林》吗?
翟乃社当小伙子时和咱是哥们儿来着,就是导演给他抹黑,也数他的扮相最好。可你看他把个“根红苗壮”的杨志演得那副德性,动不动就下跪,哭天抹泪的。受点小恩小惠就恨不得管个贪官梁中书叫爹。不就是生辰纲叫人劫了吗?多大点事呀,还值得上吊。后来腿断了,就没能成为后世身残志坚的典型。
历史上叫王伦的可真多,并都以各自的方式青史留名。说水泊梁山的王伦是个东郭先生,就等于把梁山好汉说成了那啥了。可是细看看,人家兄弟几人占山为王多么不易,人家给你们银子请你们走已是大度,怎就取了人家寨主的性命。再说王伦,作为梁山的第一代领导人竟是个有谋无勇的主,明明早就看出了吴用等人的狼子野心,咋就不出手,反倒让连老婆都保护不了的林冲抢先出手。王伦啊王伦,“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
按今天的说法,村长的儿子都算高干子弟,你晁盖也不是个缺钱花的人,怎么叫你一声娘舅你就跟了一伙山野无赖上了黄泥岗“出手”取了那套富贵?其实你不说大伙也明白,你是看中了梁山那块宝地。你是嫌村长这官太小,你想称王,你就称了王;称了王之后,你又想称霸。明明不是对手,却又傻乎乎地逞强,结果丢了性命,又丢了江山。毕竟是大人物,垂死之时能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挂念的仍是他抬起屁股后谁来坐那第一把椅子。不给宋江你不明说,玩什么折箭的小把戏,让后人看出连水泊梁山都不够江湖。
说吴用是个阴谋家,那就太夸奖他了。什么智多星,连个眉眼高低都看不出来。明知道招安是耗子给猫当三陪,要钱不要命的事,也没有办法拦下宋江;明知道打方腊是个两败俱伤的活儿,依然出谋划策,煞有介事。大智若愚不怕,怕的就是大愚若智。吴用这种农民式的智慧误了梁山兄弟一道。
论出身宋江本来就不是革命队伍里的人,与苦大仇深的阎婆惜怎么能冷暖相问,举案齐眉。丢了一个副科长的小官,就写诗反对朝廷。如果反朝廷就反到底也算得上英雄,谁想到他竟是以反朝廷为手段,以混入朝廷为目的。一百多条好汉最后是给他一个人上“托”,所以宋江死时全国人民都没哭。话是这样说,我还是希望观众能从历史的局限性来体谅宋江——当领导难,当背叛群众的领导更难。
最让人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花那么大气力请卢俊义加入梁山的领导班子,他充其量不过是
……
后记 题记:这篇东西原本是给王樽的电影随笔集《与电影一起私奔》写的书评,原题是《穿过影碟的洞孔》。其中有这样一层意思:在多年以前,大约是刚来深圳的前五年吧,我一直热衷于写电影评论,几乎逢片必评。如果以影片为标记,大约起于《泰坦尼克号》,终于《英雄》,当年也算红火过一小阵子。为什么不接着写了?因有王樽的电影随笔横空出世。
我以为,电影评论与电影随笔虽然各有各的功能,但还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评论是“漂”在电影上面的,而随笔是“化”在电影之中的。既然有人会把更好的东西给读者,我就不厚着脸皮添乱了。于是罢手,转而去别的领域再谋生计。
王樽兄的集子出来后,我写了这个书评,一是致敬,二是借此与电影评论说声“再见”。
卡尔维诺给费里尼的《我是说谎者》一书所作的序言是这样开篇的:
曾经有几年,我几乎每天都看电影,甚至一天看两场……那个
时候,电影就是我的世界,是我周遭那个世界之外的另一个天地。
不过对我来说,银幕上所见才具有世界的独一无二性……而银幕外
堆叠的,只是那引起仿佛因际会才凑在一起的杂七杂八的元素,以
及在我看来缺乏形状的生命实物。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