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军事 >

远东大战纪事(共3册)

2010-04-24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年08月 ·ISBN:7219053940 ·条形码:9787219053942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正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远东大战纪事(共3册) 去商家看看
远东大战纪事(共3册) 去商家看看

 远东大战纪事(共3册)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年08月
·ISBN:7219053940
·条形码:9787219053942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正文语种:中文
·套装数量:3

内容简介 本真的历史,是需要人类的精神品性支撑的。
作者以胆以识以自然、深邃、犀利、峻拔的诚实和突入远东大战原生状态最动荡、最悲烈、最深隐领域的自然力、洞察力、结构力,直抵1927年6月至1945年9月的反人类反人性血腥风暴;直抵中、美、苏、英、朝、菲、马、澳、缅、印尼、印、泰越等国抗日惊天动地的律动和汪洋恣肆的原质、原色、原义;直抵日本军国主义发生、发展与灭亡全部历史的猩红;直抵形形色色而又万劫不复的大难、大恸、大荒和大真;十年劳志,十年苦索,自浩如烟海、沉积历久的史料中披沙沥金,砥砺垂成。该作摈除一切国家、民族、政党、宗教、人种、文化之已见,唯不舍终极真相与悲悯情怀。,读者将一览远东大战各方最高统帅如何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各级官兵怎样野战多伤死,白骨蔽旷野;将洞见国家政要何以被战争风云裹挟,自称雄压远东的战争集团由什么人供养、供奉和支持,数千万黎民何以被冤杀、虐杀、滥杀。一百多位历史人物皆以强烈的真实跃然纸上,既有毛泽东、周恩来、斯大林、罗斯福、蒋介石等智勇双全的“136部队”义士林谋盛等。该作对中国国共两党诸多将士的描写酣畅淋漓,如彭德怀、左权……该作对日本上至天皇裕仁下至平民的剖析,亦举重若轻,精微剔透。全书融文史于一体,以史诗般的恢弘、沉劲、深邃、恣肆。前所未见地尽展远东大战全景,使还真实以真实的历史从此具有了化石与浮雕般的品质和意义,读来令人激赏不已,百感交集。
作者简介 罗先明,生于湖南农村,历经“文化大革命”,现在中央某机关工作;先后自学中文、法律、经济管理、财务等学科,且客串历史研究。
三十余年坚持文史创作。先后发表小说、报告文学、通讯、时事评论、剧本、散文、诗歌、儿童文学、学术专著数百万言。为撰写《远东大战纪事》,历经十年寒暑。
编辑推荐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回想半个多世纪前的那场战争,全世界的人民都紧密的团结在一起,为了自由与和平的梦想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古语说的好,“以史为鉴,以史明志”,在国际形式变化复杂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回顾那段使我们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历史,使人们深刻的认识到独裁和战争只能给人类带灾难,自由与和平才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
《远东大战纪事(共3册)》用如电影式的目光去解读远东大战,全景式地向人们揭示那场发生在远东大地的血肉之战。镜头的切换、人物的转换、战争与和平就在弹指间,睁开我们的双眼将看到犹如史诗般的壮烈与悲切、凝固了血肉的残酷与人们对生的渴望。
本真的历史,是需要人类的精神品性支撑的。作者以胆以识以自然、深邃、犀利、峻拔的诚实和突入远东大战原生状态最动荡、最悲烈、最深隐领域的自然力、洞察力、结构力,直抵1927年6月至1945年9月的反人类反人性血腥风暴;直抵中、美、苏、英、朝、菲、马、澳、缅、印尼、印、泰、越等国抗日惊天动地的律动和汪洋恣肆的原质、原色、原义;直抵日本军国主义发生、发展与灭亡全部历史的猩红;直抵形形色色而又万劫不复的大难、大恸、大荒和大真;十年劳志,十年苦索,自浩如烟海、沉积历久的史料中披沙拣金,砥砺垂成。
该作摈除一切国家、民族、政党、宗教、人种、文化之已见,唯不舍终极真相与悲悯情怀。读者将一览远东大战各方最高统帅如何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各级官兵怎样野战多伤死,白骨蔽旷野;将洞见国家政要何以被战争风云裹挟,自称雄压远东的战争集团由什么人供养、供奉和支持,数千万黎民何以被冤杀、虐杀、滥杀。
一百多位历史人物皆以强烈的真实跃然纸上,既有毛泽东、周恩来、斯大林、罗斯福、蒋介石、尼米兹、麦克阿瑟、史迪威、宋美龄、东条英机、山本五十六、杉山元、山下奉文、冈村宁次等远东战场的高层决策者,也有普通抗战官兵,如第一个牺牲在中国战场的美军飞行员罗伯特·肖特、至死不与日本人合作的菲律宾大法官何塞·桑托斯、马来亚抗日义士卡蒂素母女、印度尼西亚抗日义士苏比里耶迪、战死在日本冲绳登陆战场的美军中将西蒙·巴克纳尔、义无反顾的朝鲜抗日志士尹奉吉、智勇双全的“136部队”义士林谋盛等。
该作对中国国共两党诸多将士的描写酣畅淋漓,如彭德怀、左权、杨靖宇、陈若克、赵崇德、赵一曼、张自忠、李家钰、齐学启、李宗仁、薛岳、姚子青……
该作对日本上至天皇裕仁下至平民的剖析,亦举重若轻,精微剔透。全书融文史于一体,以史诗般的恢弘、沉劲、深邃、恣肆,前所未见地尽展远东大战全景,使还真实以真实的历史从此具有了化石与浮雕般的品质和意义,读来令人激赏不已,百感交集。
目录
远东大战纪事:第一卷
序编(1927年4月13日至1931年9月18日)
第一章 从“东方会议”到“济南惨案”(1927年4月13日至1928年5月11日)
第一节 枢密院“地震”与“东方会议”
第二节 “南昌起义”与蒋介石访日
第三节 “济南惨案”与井冈山斗争

第二章 裕仁天皇即位与滨口雄幸首相遇刺(1928年11月10日至1930年11月14日)
第一节 天皇裕仁即位与“东北易帜”
第二节 “北满参谋旅行”与东北军主力入关
第三节 伦敦海军裁军会议与滨口雄幸首相遇刺

第三章 江西“剿匪”与“九一八”事变(1930年12月9日至1931年9月18日)
第一节 “剿匪”出师不利与日军“五课长会议”
第二节 本庄繁到职与“九一八”事变
第一部(1931年9月19日至1933年8月14日)
第一章 从天皇御批到上海之危(1931年9月19日至1932年1月23日)
第一节 “不抵抗”政策与东三省沦陷
第二节 国联调停与马占山抵抗
第三节 溥仪之喜与蒋介石之恼
第四节 李顿之行与上海之危

第二章 十九路军抗战与《淞沪停战协定》(1932年1月28日至1932年9月9日)
第一节 上海血战与十九路军求援
第二节 陈嘉庚“支前”与日本间谍逞狂
第三节 溥仪“登基”与虹口公园大爆炸
第四节 《上海停战协定》与日本承认“满洲国”

第三章 长城抗战与冯玉祥举旗(1932年9月16日至1933年8月14日)
第一节 “抚顺惨案”与蒋氏湘江之行
第二节 榆关之战与热河失守
第三节 《塘沽协定》与冈村宁次朝觐
第四节 伊田助男殉难与日本退出国联
第五节 察哈尔抗战与冯玉祥败走
第二部(1933年10月25日至1937年7月7日)
第一章 从“福建事变”到《何梅协定》签订(1933年10月25日至1935年6月11日)345
第一节 绝密《对华方策》与“福建事变”
第二节 张学良“遵命剿匪”与“天羽声明”
第三节 宋庆龄出山与东条英机擢升
第四节 吉鸿昌就义与汪精卫唱和
第五节 溥仪访日与蒋介石赴滇
第六节 杨靖宇苦战与《何梅协定》签订

第二章 从红军入陕到金日成抗日(1935年8月19日至1936年4月9日)
第一节 红军北进与孙凤鸣行刺
第二节 美浓部达吉遇刺与伦敦海军裁军会议
第三节 冀察政务委员会登场与大学生请愿
第四节 “广田三原则”与“二二六”事件
第五节 赵一曼就义与金日成抗日

第三章 从“蒙古军政府”出笼到“西安事变”(1936年5月12日至1936年12月12日)509
第一节 “蒙古军政府”出笼与“两广事变”
第二节 斯诺专访与“丰台事件”
第三节 张学良违命与傅作义歼寇
第四节 东条英机晋升与“西安事变”

第四章 从蒋介石许诺到“卢沟桥事变”(1936年12月17日至1937年7月7日)
第一节 周恩来受命与宋美龄犯难
第二节 蒋介石许诺与张学良入笼
第三节 朱德宣言与周恩来遇险
第四节 “大连会议”与“卢沟桥事变”
远东大战纪事:第二卷
远东大战纪事:第三卷
……
文摘 书摘
根据1889年1月通过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帝国的权力体系是,处于整个
国家峰巅的是“万世一系”、“神圣不可侵犯”的天皇,其次是因特殊历史
原因形成的元老,然后便是“回应天皇之咨询,审议重要之国务”的枢密院
。往下,即是“以皇族、华族及敕任议员组成”的贵族院,以及与贵族院共
同构成帝国议会的众议院。再往下,才是内阁和军部。且莫说这体系的实际
运转情况如何,毋庸讳言的是,大凡担任枢密院顾问官者,皆为身份特殊之
重量级人物。故自1888年4月由大名鼎鼎的伊藤博文担任第一届议长以来,
此地就有允许顾问官们扯旗放炮的传统。
坐在发言席上的首相暗自苦笑,将黑礼帽抓在手里当扇子扇风。紧急敕
令案得抓紧通过,多少万人在等着挤兑。稍有不慎,太阳帝国就可能见不到
太阳。
由于政府补贴发放的贷款越来越多,银行家们的心里愈加没底,便找各
种机会关门歇业,以减少风险。
结果是有一家银行(渡边银行)率先找机会这样做了,接着便有第二家、
第三家……八家在东京的银行照此办理,京都、琦玉等府县的银行也闻风而
动。
储户们安能不急?各大小银行门前立即排成了挤兑的长龙,使街上的电
车、汽车、马车不能行走。
此外,因关东大地震而拖延承付的各种票据(“震灾票据”),也因无力
兑付而被迫延期,到今年若不再处理,就是第三次延期了。
首相的敕令案,要解决的就是上述难题。
枢密顾问官们却津津有味地大谈什么“成金”年代。
“诸位,这个……”若□礼次郎看一眼墙上的大挂钟,不得已放下礼帽
,扬了扬摆在面前的敕令案草稿,“还是回到正题上来吧。”
“咳、咳!”却听得见几声吃力的、痰音很重的咳嗽,从会场东侧传来

首相立即注意到了,忙稍稍起身,恭敬地微笑说:“愿听伊东君老前辈
高见。”
会场立时鸦雀无声。
武士世家出身的伊东佑亨年届八旬,不仅参加过1868年国内的讨幕战争
,而且先后参加过1876年对朝鲜的战争、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及1904年
发生在中国满洲的日俄战争,均立下所谓赫赫战功,胸前挂满勋章,他也由
一介武士荣登高位,直至跻身于声誉隆盛的枢密顾问官之列。
1894年9月17日帝国舰队与中国舰队在黄海决战的第一仗,他正好与帝
国海军军令部长桦山资纪乘坐在旗舰“西京”号上。“西京”号被中国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