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全译本)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出版集团,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页码:25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500122276/9787500122272 ·条形码:978750012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名人传(全译本) |
 |
|
 |
名人传(全译本)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出版集团,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页码:25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500122276/9787500122272
·条形码:9787500122272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译经典文库·世界文学名著
·外文书名:LES VIES HEROIQUES
内容简介 《名人传(全译本)(精)》由法国二十世纪的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所作,该传由三个名人的传记组成: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通过这几部传记,作者试图恢复二十世纪文学崇高的人道主义传统,恢复其丰富多彩的人物性格。该书描写了处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三位伟大艺术家的精神力量和心灵之美。《名人传(全译本)(精)》适合广大青少年读者阅读。
编辑推荐 《名人传(全译本)(精)》:中译经典文库·世界文学名著
阅读经典·陶冶心智
目录 译本序
贝多芬传
序言
贝多芬传
贝多芬的遗嘱
书信集
思想集
米开朗琪罗传
序言
米开朗琪罗传
序篇
上篇 斗争
下篇 舍弃
结束语
这便是他那神圣痛苦的一生
托尔斯泰传
序言
托尔斯泰传
托尔斯泰的遗作简析
亚洲对托尔斯泰的反响
托尔斯泰逝世前两个月写给甘地的信
……
序言 一部文学史是人类从童真走向成熟的发展史,是一个个文学大师用如椽巨笔记载的人类的心灵史,也是承载人类良知与情感反思的思想史。阅读这些传世的文学名著就是在阅读最鲜活生动的历史,就是在与大师们做跨越时空的思想交流与情感交流,它会使一代代的读者获得心灵的滋养与巨大的审美满足。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以中外语言学习和中外文化交流为自己的出版宗旨,三十多年来,翻译出版了大量外国文学名著、社会科学著作和人物传记等,与国内翻译名家有着深厚的渊源。近年来,在市场化大潮的裹挟下,翻译质量急剧下降,出版物质量也令人忧虑。出版一套质量上乘、造福读者的高品味文学名著便成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与光荣使命。我们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国内翻译界的一致赞同与积极响应。这便是“中译经典文库·世界文学名著”丛书出版的缘起。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我们成立了以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著名翻译家尹承东先生为主编,著名翻译家王逢振、尹承东、李玉民、杨武能、张建华、张经浩、陈众议、罗新璋、施康强、郭建中为编委的“中译经典文库·世界文学名著”编委会,他们本着对读者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认真遴选篇目,选择国内最权威的译本,向读者奉献上一道精神盛宴。
“中译经典文库·世界文学名著”将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将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学名著、国内最权威的译本纳入这一系列,不断地将优秀的精神食粮奉献给广大读者。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的喟叹。中外大师们不必疑虑,捧读他们著作的读者,便是他们的千古知音,他们的作品将伴随人类文明的足迹,直至永恒。
文摘 他终于抓住了他终生的目标。他抓住了欢乐。他会在这控制着暴风雨的心灵高峰久留吗?——当然,他还将跌落到往日忧愁之中多日。当然,他最后的几部四重奏里充满着怪异的阴影。然而。似乎《第九交响曲》的胜利在他身上留下了光荣的印记。他未来的计划是:《第十交响曲》、《纪念巴赫的前奏曲》、为格里尔巴泽的《曼吕西纳》谱的曲子、为克尔纳的《奥德赛》和歌德的《浮士德》谱写的音乐,还有《大卫和扫罗的圣经清唱剧》,都显示出他的思想倾向于德国古代的大师们的强劲的宁静:巴赫和亨德尔,——而且。尤其是倾向于南方的明媚,倾向于法国南部或他梦想游历的那个意大利。
1826年,施皮勒大夫见到过他,他说贝多芬的面容变得容光焕发了。同一年,当格里尔巴泽最后一次见到他时,是贝多芬在鼓励这位颓丧诗人振作的。后者说:“啊!如果我能有您千分之一的力量和意志的话就好了!”时事艰难:反动的专制政治在压迫着人们的思想。格里尔巴泽叹息道:“审查制度杀害了我。如果你想言论自由,思想自由,就得去北美。”但没有任何权势能够束缚住贝多芬的思想。诗人库夫纳在写给他的信中说:“文字被束缚住了:但幸好声音还是自由的。”贝多芬是伟大的自由之声,也许是德国思想界唯一的自由之声。他感到了这一点。他常常提到他必须履行的职责。要利用自己的艺术为“可怜的人类”,“将来的人类”而斗争。为人类造福,给人类以勇气,让人类苏醒,斥责人类的懦弱。他在给其侄子的信中写道:“我们的时代需要坚强的心灵去鞭策那些可悲的人们。”1827年,米勒医生说:“贝多芬对政府、对警察、对贵族,总是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甚至在公众面前也是如此。警方知道这一点,但他们容忍他的批评和讥讽,把它们视作无伤大雅的梦呓,因此也就对这位光芒四射的天才不闻不问了。”
因此,没有什么能使这个无法驯服的力量屈服的。现在。这力量似乎在耍弄痛苦了。在这最后的几年里,尽管创作条件艰难。但他所写的音乐常常有着一种嘲讽的、傲然而欢快的蔑视的全新特点。他死前四个月,1826年11月完成的最后一段。作品第一百三十号的四重奏的新的终曲,非常之轻快。严格地说来,这种轻快不是常人的那一种。时而是莫舍勒斯说的那种嬉笑怒骂,时而又是战胜了那么多苦痛之后的动人的微笑。反正他是战胜者,他不相信死神。
但死神终于来了。1826年11月末,他着凉了,患了胸膜炎;为侄子的前程而冒着隆冬严寒四处奔波归来之后,他在维也纳病倒了。朋友们都在远方。他让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