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页码:253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8月 ·ISBN:9787811172966 ·条形码:9787811172966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土壤肥料 |
 |
|
 |
土壤肥料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页码:253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8月
·ISBN:9787811172966
·条形码:978781117296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土壤肥料》是国家“十一五”高职高专规划系列教材,是按照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确定的教材结构和内容体系。《土壤肥料》共分10章,主要包括导读(内容结构和教学目标)、土壤基础物质、土壤基本性质、土壤肥力、土壤资源管理、植物营养、化学肥料、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新型肥料、肥料的科学施用等。每章都涵盖了“理论”“技能”“拓展”3个层面的内容。
《土壤肥料》是作为高职高专农林类各专业的教材编写的,也适合作为五年制高职、中职和成人教育及专业培训等方面的教材,也可供从事植物生产的相关行业技术人员参考。
编辑推荐 《土壤肥料》: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目录 导读
第一章 土壤基础物质
第一节 土壤矿物质
一、土壤矿物质的来历
二、土壤矿物质的组成与性质
三、土壤质地
第二节 土壤有机质
一、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和组成
二、土壤有机质的转化
三、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四、土壤有机质的调节
阅读材料:秸秆还田好处多
实验实训1: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实验实训2:土壤质地测定
实验实训3:土壤有机质测定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土壤基本性质
第一节 土壤孔隙性
一、土壤密度、容重和孔隙度
二、土壤孔隙类型及调节
第二节 土壤结构性
一、土壤结构类型及特征
二、土壤结构形成及团粒结构培育
第三节 土壤物理机械性与耕性
一、土壤物理机械性
二、土壤耕性
第四节 土壤酸碱性
一、土壤酸碱指标及等级
二、土壤酸性
三、土壤碱性
四、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阅读材料:A13+的缓冲作用
实验实训1:土壤容重与孔隙度测定(环刀法)
实验实训2:土壤酸碱度测定(电位法)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土壤肥力
第一节 土壤水分
一、土壤水分形态及其有效性
二、土壤水分的能量状态
三、土壤水分含量表示方法
四、土壤水分调控
第二节 土壤空气
一、土壤空气组成及肥力特点
二、土壤空气的交换与调节
第三节 土壤热量状况
一、土壤热来源和热特性
二、土壤温度对肥力和植物生长的影响
三、土壤温度的调节
第四节 土壤养分
一、土壤氮素
二、土壤磷素
三、土壤钾素
四、土壤中钙、镁、硫和微量元素
五、土壤保肥供肥性
阅读材料:养分速测技术简介
实验实训1:土壤含水量测定
实验实训2:田间持水量测定和验墒技术
实验实训3:土壤碱解氮含量测定(扩散法)
实验实训4:土壤速效磷含量测定
实验实训5:土壤速效钾含量测定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土壤资源管理
第一节 我国土壤资源分布
一、我国土壤的分布规律
二、我国主要土壤类型
第二节 农田土壤培肥与改良
一、旱田土壤培肥与改良
二、水田土壤培肥与改良
第三节 设施农业土壤培肥与改良
一、设施农业土壤的特点
二、设施农业土壤的培肥与改良
第四节 山丘果园土壤培肥与改良
一、丰产果园对土壤的要求
二、果园土壤培肥与改良
第五节 城市绿地土壤培肥与改良
一、绿地土壤肥力特点
二、绿地土壤改良与管理
阅读材料:旱作农业机械免耕覆盖播种施肥技术
实验实训1:土壤剖面观察及肥力性状调查
实验实训2:土壤改良方法调查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 植物营养
第一节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生理功能与缺素症
一、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及其生理功能
二、植物营养缺素症
第二节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一、根对养分的吸收
二、叶片对养分的吸收
三、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四、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因素
第三节 植物营养的阶段性
一、植物各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
二、植物营养的阶段性
阅读材料:对植物有害的元素
实验实训:植物营养缺素症的观察与诊断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 化学肥料
第一节 氮肥
一、氮肥的种类、性质与施用
二、氮肥的科学施用
第二节 磷肥
一、磷肥的种类、性质与施用
二、磷肥的科学施用
第三节 钾肥
一、钾肥的种类、性质与施用
二、钾肥的科学施用
第四节 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肥料
一、中量元素肥料的性质与施用
二、微量元素肥料的性质与施用
第五节 复合肥料
一、复合肥料的概念和特点
二、复合肥料的种类及施用
阅读材料:蔬菜巧施氮与食用安全
实验实训1:化学肥料定性鉴定
实验实训2:叶面肥施用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七章 有机肥料与生物肥料
第一节 有机肥料
一、有机肥概述
二、有机肥的种类、特点与施用
……
第八章 新型肥料
第九章 肥料的科学施用
参考文献
……
序言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技能性人才为目标。其教材在结构和内容体系上,应以培养高技能性人才为根本任务,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体现针对性、实用性的特点。为适应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我们紧密围绕培养懂技术、会操作人才的教育目标,编写了这本《土壤肥料》教材。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肥料是提高土壤肥力和满足植物营养需求的物质条件。了解土壤的基本性质、肥力水平和肥料的种类、性质以及植物营养特性,掌握用土、改土和施肥技术,是植物生产中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土壤肥料课是植物生产类各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在本地区教材编写中力求体现以下3个特点:
第一,以“用土、改土、肥土和净土”为核心,组建教材内容。在本教材的内容体系中,选用了与“用土、改土、肥土和净土”直接相关的知识、理论和技术,与之关系不大的内容不予选用。在用土改土上,注重了基础理论的针对性和应用性,介绍了改土的内容,并且按照土壤利用类型进行阐述,即分为旱田土壤、水田土壤、设施农业土壤、果园土壤和城市绿地土壤的培肥与改良,这样更能直观地反映出生产的实际情况,岗位特点更加突出;在肥土和净土方面,加强了对肥料种类、性质、配制和安全施用方面的介绍以及新型肥料的应用介绍,并单列为一章,且对肥料的安全施用也做了介绍。
文摘 插图:

第四章 土壤资源管理
土壤水分、空气和热量是作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和土壤养分一起,共同构戴土壤肥力的4个基本要素,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经常处在动态变化之中,使土壤表现出不同的肥力特征。尤其是土壤水分和土壤空气,二者是土壤的重要组成成分,共同占据土壤的孔隙部分,在容积上相互消长,使土壤温度和土壤养分状况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土壤水分、空气和热量状况的好坏,不仅取决于这些要素数量的多少,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各个要素之间组合状况。其中土壤水分是最为活跃的因素,土壤水分的含量、时空变化,常常引起土壤空气和热量状况的迅速改变,因此,土壤水分成为影响土壤空气和热量的主导因素。所以,在全面了解土壤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运动、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以土壤水分调控为核心的农业生产技术,达到“以水调温”、“以水调气”、“以水促肥”、“综合调控”的目的,对于改善土壤肥力状况,提高土壤生产力水平,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和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 土壤水分
一般情况下,自然土壤的孔隙随时被液相和气相组分共同占据。土壤水分(soil water)是土壤重要的液相部分,但也有固态、液态和气态3种形态,固态水(冰)只有在低温下(如我国北方冬季)才出现,而在常温下经常存在的状态是液态和气态。土壤液相部分不是纯水,而是稀薄的溶液和悬浮液,土壤中含有一些可溶性的物质能在土壤水中溶解,土壤胶体颗粒也悬浮或分散在土壤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