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页码:183 页 ·出版日期:2001年08月 ·ISBN:7560610226 ·条形码:9787560610221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军事通信技术基础 |
 |
|
 |
军事通信技术基础 |
 |

基本信息·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页码:183 页
·出版日期:2001年08月
·ISBN:7560610226
·条形码:978756061022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21世纪高等学校通信类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军事通信技术基础》系统介绍了军事通信中的信源编码、信道编码、调制与解调、抗干扰、保密等技术及现在所用各种通信系统。特别介绍了一些新通信技术及应用。
全书共分6章。第1章绪论;第2章信息源和信息源编码;第3章信道编码;第4章调制与解调;第5章军事通信抗干扰及保密技术;第6章现代通信系统。
《军事通信技术基础》系统性强,内容编排连贯;突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常用技术的阐述;注重军事通信中用到的通信技术,注重吸收新技术和新通信系统;注意知识的归纳、总结并附有适量的练习思考题。
《军事通信技术基础》语言简练、通俗易懂,叙述深入浅出,可用作军事通信专业本科高年级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及军队干部培训教材,还可供相应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通信的概念
1.2 军事通信的地位和作用
1.3 军事通信的特点
1.3.1 军事通信的分类
1.3.2 军事通信的特点
1.4 军事通信发展趋势
1.5 军事通信系统及主要技术问题
思考题与习题
第2章 信息源和信息源编码
2.1 语音信号的特征
2.1.1 语音信号的模型
2.1.2 语音信号的统计特性
2.1.3 语音感知
2.2 语音编码
2.2.1 脉冲编码调制(PCM)
2.2.2 增量调制(AM)
2.2.3 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
2.2.4 子带编码(SBC)
2.2.5 声码器
2.2.6 语音编码的性能评估
2.3 图像信号基本知识
2.3.1 图像信号的特点
2.3.2 图像信号的冗余
2.3.3 图像质量评价
2.4 图像信号编码
2.4.1 图像信号的抽样
2.4.2 图像信号的量化
2.4.3 图像信号的压缩编码
2.5 数据信号及压缩编码
2.5.1 数据信号
2.5.2 数据通信业务
2.5.3 计算机文本数据的压缩编码
思考题与习题
第3章 信道编码
3.1 引言
3.1.1 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
3.1.2 常用检错码介绍
3.2 线性分组码
3.2.1 基本概念
3.2.2 监督矩阵日和生成矩阵G
3.2.3 伴随式(校正子)S
3.2.4 循环码
3.2.5 BCH码
3.2.6 纠正和检测突发错误的分组码
3.3 卷积码
3.3.1 基本概念
3.3.2 卷积码的译码
3.4 新的信道编码技术简介
3.4.1 网格编码调制(TCM)
3.4.2 Turbo码
思考题与习题
第4章 调制与解调
4.1 引言
4.1.1 调制的目的
4.1.2 调制的定义
4.1.3 调制的分类
4.2 各种调制系统
4.2.1 线性调制
4.2.2 非线性调制
4.3 多进制数字信号调制系统
4.3.1 多进制幅度键控(MASK)
4.3.2 多进制频移键控(MFSK)
4.3.3 多进制相移键控(MPSK及MDPSK)
4.3.4 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性能的比较
4.3.5 多进制数字调制技术的研究及发展动态
4.4 恒包络调制
4.4.1 偏移四相相移键控
4.4.2 最小频移键控(MSK)
4.4.3 其他恒包络调制
4.5 正交振幅调制(QAM)
4.6 新的调制技术
4.6.1 编码正交频分复用(COFDM)
4.6.2 多载波调制
4.6.3 可变速率调制
4.7 几种实用的通信系统调制技术简介
4.7.1 模拟电话网络中的调制技术
4.7.2 卫星通信及蜂窝移动通信中的调制技术
4.7.3 短波数字调制解调技术
4.8 调制解调器介绍
4.8.1 调制解调器硬件工作原理
4.8.2 兼容调制解调器的发展及功能
4.8.3 调制解调器的分类
4.8.4 调制解调器的选择
思考题与习题
第5章 军事通信抗干扰和安全保密技术
5.1 军事通信抗干扰技术
5.1.1 扩频通信抗干扰技术
5.1.2 自适应天线抗干扰技术
5.1.3 其他抗干扰技术
5.1.4 抗干扰技术在通信中的应用
5.2 军事通信的安全保密技术
5.2.1 密码技术的一般概念
5.2.2 密码体制
5.2.3 认证、签名技术
5.2.4 通信保密技术
5.2.5 通信网的保密技术
思考题与习题
第6章 现代通信系统
6.1数据通信
6.1.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6.1.2 数据传输原理
6.1.3 数据交换方式
6.1.4 网络通信协议
6.2 移动通信系统
6.2.1移动通信特点与分类
6.2.2 移动通信的信道特性及分集接收技术
6.2.3 移动通信信号的调制
6.2.4 移动通信的组网技术
6.3 卫星通信
6.3.1 卫星通信概述
6.3.2 通信卫星及转发器
6.3.3 地面卫星分系统——卫星通信地球站
6.3.4 卫星通信体制——多址联接方式
6.4 光纤通信
6.4.1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6.4.2 光纤、光缆的结构及分类
6.4.3 光纤通信系统中常用器件
6.4.4 光纤通信信号与调制
6.5 数字微波通信
6.5.1 微波接力通信
6.5.2 微波多路通信
6.6 现代军事通信网
6.6.1 战略通信网
6.6.2 战术(战役)通信网
6.6.3 通信网在CI系统中的地位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
序言 信息时代对军事通信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一方面,通信技术的最新成果:,庄往被迅速应用于军事通信;另一方面,对军事通信越来越多的特殊要求又推动着通信技术向新的领域发展。军事通信作为军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主要表现在作战活动信息化、作战指挥自动化、作战部队数字化。随着电子信息技术不断渗透到各武器系统,并广泛应用于战场的各个领域,军事通信在现代战争中全程使用,首当其冲,已经日益展示出“军队神经网络”和“战斗诸因素粘合剂”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成为敌我双方争斗的焦点。特别是现代战争作战指挥对信息能够实时、大容量、不间断、可靠传输与处理的要求,已使军事通信系统成为军队战斗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发展军事通信系统,已成为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和高技术战争制胜的关键。
:军事通信的手段主要有无线电通信、有线电通信、光通信、移动通信和简易信号通信等,各种通信手段既可以单独运用,又可以综合组织运用。现代高技术战争对通信系统的技术保障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多层次、全方位、大纵深、立体覆盖能力;多网络无缝连接能力;高速、宽带信息传输与交换能力;话音、数据、图形、图像多业务的综合能力;互联、互通、互操作能力;抗干扰、不间断通信的可靠工作能力;通信与导航、识别、定位的多功能综合能力;通信资源共享能力。
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经济的新世纪,我国的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正在飞速发展。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通信装备的不断涌现,将会有大批通信新装备新系统装备部队,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军事通信官兵就需要不断加强通信新技术的学习,提高整体素质,进一步科学规划、组织运用好各类通信装备和系统。
作者根据多年在大学从事“军事通信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结合了部队装备实际,在讲稿的基础上修改整理而编写了此书。书中吸收了一些新的通信理论和技术,其内容涵盖了语音、图像、信号的编解码方法;纠错编解码的方法;基本的以及最新的调制解调技术;抗干扰通信技术及新的通信系统等。本书的特点是紧密围绕军事通信中最基本的技术展开论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系统性强、简明易懂;突出通信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使读者了解:军事通信的新发展。
本书适用于院校通信专业学员、军队通信技术干部、军事通信爱好者作为教材或参考资料。
相信作者为之付出辛勤劳动的这一著述,会使广大读者从中受益,从而为军队通信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文摘 要夺取制信息权,打赢信息战,首先要实现部队的数字化。数字化的通信系统实时或近实时把战场情报在各单位中传递,是取得未来战争胜利的关键环节。数字化就是应用数字通信技术在整个战场收集、交换、传送和利用信息,保障指挥员、战斗员和后勤保障人员及时而准确把握战场态势,制定和实施作战计划。数字化部队就是以数字通信技术为基础,使指挥控制、情报侦察、预警探测、信息利用和信息对抗一体化,武器装备智能化的部队。数字化战场就是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和计算机技术把战场上的所有武器与战斗部队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战斗整体,指挥机构和作战部队能够迅速、准确、可靠地传递和交换信息,从而获得很强的作战能力。
战场数字化对通信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它将把陆、海、空、天各种力量连为一体,把情报信息、指挥信息、武器控制和部队行动连为一体,充分发挥综合技术的威力。所以在未来信息战、数字化战场上,一体化军用通信网是军事通信发展的趋势。
一体化军用通信网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全球(全国、或某区域)信息网,以提供各级指挥员所需的服务。有了一体化通信网,通信指挥、控制、计算机与情报(C4I)系统才能得以保障,才能统一于一体,整体效能才能发挥。一体化通信网具有以下特点:
(1)互联互通。各种各样网络的互联互通是一体化通信网的核心。分散的、自治的各军兵种、各种用途、各种形式的通信体系或网络,有不同网络拓扑、交换体制,服务业务种类也不尽相同,要对它们进行改造,引入新技术,才能重新组成一个统一管理、互联互通的一体化通信网络。网络能够互联,信息能够互通,系统设备能够互操作使用,就能为资源共享和联合作战的统一指挥、控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各系统的集成。不同系统的集成,是指通信系统与其他不同技术领域的系统,通过高层综合,集成为一个功能更强的一体化网络,如通信与计算机的集成,通信与侦收、导航定位系统等的集成。不同系统的集成,使网络共享资源,可在需要时统一地持续调度,为作战提供有力通信支持。
(3)综合利用多种通信技术。各种信息要在一体化通信网中传送,必须实现信息的数字化,就是说将语音、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与数据信号一起综合传输。将成批数字信号高速传输需要扩大带宽,形成B-ISDN(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ATM(异步转移模式)是解决“实施B-ISDN目标”的传递方式。多种通信技术的综合是一体化通信网的重要技术基础,多种技术的
……